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基本工作模式OFB具有流密码的特点,它允许明文的分组单位长度小于分组密码的长度,从而可适应用户数据格式的需要。但当分组单位长度远远小于分组密码的长度时,此模式使用分组密码的效率不高。因为不管加密多短的明文块,每加密一块都要使用一次分组密码。为了提高其效率,引进了计数器和缓冲器,使分组密码的输出得到全部使用。同时为了增强安全性,改进了OFB模式的反馈输入方式,使得在P. Rogaway等人给出的强安全性定义(priv)下是可证明安全的,并用M.Bellare和V.Shoup的玩游戏的方法给出了一个自然、通俗易懂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使用安全的分组密码作为基本组件,并搭配合适的链接结构是一种常用的杂凑函数设计方法.当使用安全性较强的分组密码,如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等作为基本组件时,这类杂凑函数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链接结构的安全性.基于三重分组链接的杂凑函数(triple-block-chaining-based hash function,HTBC),利用安全分组密码作为基本元件,采用一种特殊的三重链接结构,证明了HTBC杂凑算法的这种链接结构是不安全的.基于该链接结构的弱点,利用相关运算的特殊性质,直接构造出HTBC算法的碰撞,构造碰撞的时间复杂度为1.对于长度满足特定要求的消息,可以构造该消息的第二原像.当使用AES-256作为底层的分组密码时,攻击的最大时间复杂度为2112,低于穷举攻击所需要的时间复杂度2128;对于某些满足特定性质的弱消息,攻击的时间复杂度仅为1;如果消息的取值足够随机,攻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246.56.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通信中,消息鉴别码广泛应用于数据的完整性保护和起源认证.文中提出一个基于分组密码的消息鉴别码算法CBCR,它在认证任意长度的消息时都具备可证明安全的保障.CBCR在密码分组链接模式的末端采用循环移位操作,并且对所有消息都加入一个定长的前缀,后者使得它在现实应用中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比如说,这些定长的前缀可以是一些安...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分组密码的hash函数的安全性分析及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已有的分组密码构造hash函数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构造方法.早在1993 年Preneel 等人就对使用分组密码构造的64种hash 函数进行了安全分类,这些hash函数统称为PGV体制,它们都是单倍分组长度的,即输出长度和分组长度相同.2002 年Black在他的论文中对这64 种hash函数的安全性进行了严格的证明,证明其中的20种是安全的,其他是不安全的.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人们感到单倍分组长度的hash函数的安全性不足,于是一些双倍分组长度的基于分组密码的hash函数被提了出来.但是其中的很多是不安全的.在AsiaCrypt2006上,一种使用了5个分组密码的双倍分组长度的hash函数被提了出来.作者声明这种构造方式是安全的,但没有给出安全性证明.本文对该体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安全性并不理想,并针对本文的攻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组密码的hash函数,同时和SHA-256等hash函数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MD5消息摘要算法实现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D5消息摘要算法通过时一个任意长度的消息进行处理产生一个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可利用该"消息摘要"进行数字签名和密码加密.本文在传统算法流程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提高了该算法的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Hash函数的HMAC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息认证码,但最近的研究指出HMAC不仅易受到相关密钥攻击,在多用户环境下也易受到攻击.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对HMAC进行了改进,基于Hash函数和分组密码设计了一种新的消息认证码HBMAC.在分组密码是伪随机置换和Hash函数所使用的压缩函数是伪随机函数的基本假设下,使用共享随机函数模型证明了HBMAC的安全性.同时,还提出了HBMAC和HMAC的算法实现,并基于典型数据对两种算法的性质和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HMAC相比,HBMAC在安全性和效率上取得了更好的折衷.  相似文献   

7.
该文提出了基于分组密码算法Rijindael的安全Hash函数。此Hash函数基于分组长度和密钥长度均为256比特的分组密码算法Rijindael-(256,256),其输出长度为256比特。并且该文证明了此Hash算法抵抗碰撞及作为单向函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新的分组长度与密钥长度均可变化的分组密码,并给出了攻击的复杂性.它的结构是混乱与扩散结构,满足严格雪崩效应,从而保证算法对差分密码分析和线性密码分析的安全性.算法只用了一些简单的运算,加密解密过程只有执行的顺序不同,其他方面完全相同,便于软硬件实现.算法所需代码少、计算量小,能够嵌入到移动电话等移动数字设备中.算法特别适合汉语等非字母信息对称加密.  相似文献   

9.
PEAK分组密码     
提出了一个对称分组密码算法——PEA K。其分组长度为128bit,密钥长度为128bit到512bit可变,但要64bit对齐。该算法整体结构为变种的非平衡Feistel网络,具有天然的加解密相似性。同时在设计中采用了宽轨迹策略,确保算法对差分密码分析和线性密码分析的安全性。该文的目的是寻求公众对PEAK分组密码的测试、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
一种针对Camellia的改进差分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找S盒是分组密码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也是防御传统线性和差分分析的有效手段,但是当考虑到密码实现泄露的物理效应信息时,其却成为了密码系统最脆弱的一部分.文中对使用S盒的分组密码故障攻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针对Camellia的改进差分故障分析方法.首先,将针对使用S盒的分组密码差分故障分析归结为求解S盒输入和输出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