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列车站前折返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瑞华  石俊刚 《系统仿真技术》2011,7(4):273-278,287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列车站前折返过程准确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2种典型站前折返模式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即站前单渡线折返仿真模型和站前双渡线折返仿真模型。为准确模拟列车的折返过程,模型设定了列车在不同轨道部分的元胞更新规则,在此基础上还添加了线路标识、方向标识和信号标识等来实现列车的换道、转向和防止进路冲突等问题。采用计算机编程,运用已建立的模型来模拟列车的运行过程,对列车运行过程的速度一位置图和时间一位置图的分析发现,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列车的折返过程完全相同,同时采用仿真方法计算的折返站折返能力与传统图解法计算的结果误差仅为2.4%,由此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实际列车的站前折返过程,可以应用于对列车的折返仿真。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运地铁线路行车能力不足的现象,分析了行车能力的计算模型.线路行车能力的薄弱环节在于折返站的行车能力.研究折返站的行车能力重点在于研究行车间隔.车站的配线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折返方式.而不同折返方式可分解为不同的折返流程.所有流程中,行车间隔最大的环节决定了折返站的行车能力.详细分析了各种折返流程的行车间隔.结合广州地...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车仿真和作图解析的城轨折返能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线路折返能力的公式解析法和图解法目前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1种借助单车仿真及作图解析法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折返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化线路布置图和简化的列车运行时间一距离示意图的方法使列车相互之间限制条件的分析变得简单直观,为复杂的折返方式提供了1种通用、简洁、直观的分析途径;该方法对关键点的计算确定以及列车的仿真不仅参照ERTMS/ETCS等国际标准充分考虑了列车模型相关参数,还考虑了同类信号系统的控车模型以及信号系统工作设计流程。应用该方法对北京亦庄线宋家庄站进行折返能力分析,通过与实际列车运行数据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数码摄影》2007,(5):30-30
此次我们试用的这支型号为SAL500F80的索尼500mm F8 Reflex折反镜头是索尼旗下焦距最长的一支镜头,它如同索尼旗下一系列自有品牌镜头,有着柯尼卡美能达的血统。而经过索尼的改良后,这支镜头的表现又如何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基于混沌细胞模型理论,提出适用于单核单涡旋混沌系统的定平面折返控制法.让混沌系统的运动轨线在确定的平面折返,并用一线性系统取代混沌系统作折返运动,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随机性.适当选择折返平面,可控制混沌系统稳定运行于某些周期轨道上.用该控制方法对多个典型混沌系统进行数字仿真实验,获得了稳定的周期1、周期2和周期4轨道.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轨道交通站前接轨站和站后折返站为例分析了列车在车站的详细作业过程,提出了车站的抽象模型.基于车站模型设计了列车进路搜索算法,开发了车站列车运行过程仿真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行仿真建模,仿真列车在车站的作业过程,并进行车站通过能力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7.
该文讨论了花园幽径现象(GPP)的数据结构。GPP数据结构呈现理解折返的认知树形结构,不同于语法前状态的词集合结构、句子理解的语法线性结构和语义匹配多对多的歧义图状结构。GPP结构的显著性特征如下:(1)GPP理解初期,数据结构呈线性特征;(2)GPP理解中期,语义触发点迫使原解码模式被推翻,数据结构表现为词集合结构;(3)GPP理解末期,行进式错位导致回溯形成,解码结构最终呈现树形结构;(4)GPP动态解码融合了除歧义图状结构之外的两种结构特征,语义触发语的激活产生额外认知负担。GPP树形结构与歧义图状结构的不同从数据结构角度证实了两种语法现象的迥异,从而为计算语言学解读GPP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与传统的单一单数的分类方法截然不同的多参数,多层次的分类方法,与单一参数的分类方法比较而言,多参数、多层次的分类方法能很好地适应单音节因上下文而产生的变化,具有鲁棒性好、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很好地对自然语音流单音节这种变化性很强的对象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9.
传统铺画城市轨道交通共线交路运行图中考虑的因素较简单,针对其不能满足不断壮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问题,先运用顺序推点法计算出列车在各站的到发时刻,然后分析为满足一条线路上的客流特征组织列车开行两种或两种以上交路的必要性,并根据折返站的容车能力以及折返时间等现场因素,提出适合于实际问题的模型与算法。实例铺图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车底交路勾画模型与算法,该模型与算法可明显减少车底在各折返站的总停留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车底的运用数量。  相似文献   

10.
从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一种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确定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ATP子系统的开发目标和功能划分,给出系统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使用沈阳地铁1号线的线路数据在仿真平台上进行测试,运行结果表明,该ATP系统能够满足设计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