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王开军  张军英  李丹  张新娜  郭涛 《自动化学报》2007,33(12):1242-1246
适合处理大类数的仿射传播聚类有两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一是很难确定偏向参数取何值能够使算法产生最优的聚类结果; 另一个是当震荡发生后算法不能自动消除震荡并收敛.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 提出了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方法, 具体技术包括: 自适应扫描偏向参数空间来搜索聚类个数空间以寻找最优聚类结果、自适应调整阻尼因子来消除震荡以及当调整阻尼因子方法失效时的自适应逃离震荡技术. 与原算法相比, 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方法性能更优, 能够自动消除震荡和寻找最优聚类结果. 对模拟和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 自适应仿射传播聚类方法十分有效, 其聚类质量优于或不低于原算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邻传播聚类(AP)中偏向参数和阻尼因子设定导致聚类效果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教与学优化算法(TLBO)的近邻传播聚类.首先确定偏向参数p的搜索空间,然后使用教与学优化算法在搜索空间中寻找最优参数值,同时在聚类过程中自适应调整阻尼因子防止发生震荡,从而提高AP算法的聚类质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的解决偏向参数和阻尼因子对聚类结果造成的局限性,提高了聚类的轮廓系数,并降低了聚类错误率.  相似文献   

3.
对于手写字符识别过程中相似字符较多且相同字符存在大量不规则书写变形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加入手写字符识别过程中。该算法基于原始仿射传播(AP)聚类算法,将其与聚类评判函数Silhouette结合,通过AP算法迭代过程自适应地改变偏向参数以调整类别数,并且结合每次聚类质量得到最优聚类结果。基于手写汉字识别的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了原始AP算法的识别率比传统识别过程得到的识别率总体提高1.52%,而加入改进AP算法的识别率又比加入原始AP算法的识别率总体提高了1.28%。该实验结果验证了加入聚类算法于手写字符识别过程的有效性,而改进AP算法相比原始AP算法在收敛性和聚类质量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Affinity propagation(AP)算法将所有数据点视为潜在的类代表点,通过样本数据之间的信息传递,迭代计算出最佳的类代表点。在对该算法仿真研究过程中发现,样本数据点作为类代表点的初始偏向度取值,与算法最终聚类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深入研究两者之间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初始偏向度多重单目标优化模型,限定算法花费时长在可设定的范围内,确定初始偏向度最优取值,使得算法聚类准确率取得最优,同时花费时长相对较小,从而有效提高算法的聚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三种经典的标准数据集4k2-far、Wine和Iris,优化后的AP算法与优化前相比,在降低花费时长的同时提高了聚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邻传播(AP)算法中偏向参数与收敛系数对AP算法的聚类效果的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近邻传播算法(Pso—AP算法).通过将AP算法中的偏向参数与收敛系数作为粒子,然后使用粒子群算法来对其进行智能地调整,进而提高AP算法的聚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解决偏向参数与收敛系数对AP算法的聚类效果局限性,提高了聚类效果与收敛精度.  相似文献   

6.
李书玲  刘蓉  刘红 《计算机科学》2015,42(4):316-320
针对已有的RBF神经网络多标签算法未充分考虑多个样本标签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导致泛化性能受到一定影响的问题,研究分析了一种改进型RBF神经网络的多标签算法.该算法首先优化隐含层RBF神经网络基函数中心求取算法——k-均值聚类.采用AP聚类自动寻找k值以获得隐含层节点数目,并构造Huff man树来选取初始聚类中心以防k-均值聚类结果陷入局部最优.然后构造体现标签类之间信息的标签计数向量C,并将其与由优化k-均值聚类得到的聚类中心进行线性叠乘,进而改进RBF神经网络基函数中心,建立RBF神经网络.在公共多标签数据集emotion上的实验表明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进行多标签分类.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AP算法的数据集分类准确度和收敛速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P算法的迭代加权更新的带加速算子的半监督AP聚类算法(AP-SSM)。该算法采用带约束的标签映射的方法对样本所属子簇进行分类,在采用传统AP聚类算法上引入了迭代加权更新方法来吸引度参数和适选度参数,并在算法聚类过程中引入了加速因子,考虑到了子簇自身数据中心和权重值的加速因子可以提高聚类精度和算法收敛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P-SSM算法相比AP、AP-VSM、SAP算法,在数据集分类准确度和算法运行速度上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仿射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是将所有待聚类对象作为潜在的聚类中心,通过对象之间传递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信息找到合适的聚类中心,从而计算出相应的聚类结果,但不适用子空间聚类。将粒度计算引入到仿射传播聚类算法中,提出属性与样本同步粒化的AP熵加权软子空间聚类算法(Entropy weighting AP algorithm for subspace clustering based on asynchronous granulation of attributes and samples,EWAP)。EWAP首先去除冗余属性,然后在每次聚类的迭代过程中修改属性的权重值。在满足一定条件迭代终止时,就会得到构成各兴趣度子空间的属性权重值,从而得到属性集的粒化结果以及相应的子空间聚类结果 。理论与实验证明EWAP算法既保留了AP算法的优点,又克服了该聚类算法不能进行子空间聚类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AP算法在图像聚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采用分块加权颜色直方图作为图像特征,将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应用到图像聚类中,并将该算法加以实现,进行算法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P聚类算法应用于图像聚类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1):4097-4100
分析网络群落划分的GN聚类和模式识别中AP聚类两种算法的设计思想和特点;以图书借阅记录为例构建了顾客聚类的数据集,进行了两种算法的聚类比较。研究表明,两种算法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顾客群体的结构特征,GN聚类结果与顾客的宏观特征分类相接近,而AP算法结果反映出顾客需求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算法设计原则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这些工作可为聚类算法的设计改进和顾客行为的数据挖掘等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