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单体系统进行微服务划分能有效缓解单体架构中系统冗余、难以维护等问题,但是现有的微服务划分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微服务架构的属性信息,导致服务划分结果的合理性不高.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划分方法.该方法通过系统服务与属性的关联信息来构建实体-属性关系图,然后结合微服务架构的特征信息与目标系统的需求信息制定服务划分规则,量化两类顶点之间的关联信息,生成实体-属性加权图,最后应用加权的GN算法自动地实现系统的微服务划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服务划分的时效性上有较大提升,并且生成的微服务划分方案在评估指标上的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GN算法的文本概念聚类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聚类是当前文本信息挖掘的基础和研究的重点。给出一种新的文本聚类方法,它将概念格和复杂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更优的聚类效果。首先计算关键词特征权值并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然后根据关键词权值大小映射到形式背景中,通过本文所给出的新的相似度公式,计算出形式背景中概念相似度的大小,从而构造GN网络并应用GN算法进行文本概念聚类。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WebJet平台工具支撑下,针对数据流约束的应用环境,对Web服务采取集中式组合,分布式运行的技术路线。在满足划分之间数据流量最小化以及分布式系统吞吐量最大化的目标约束下,运用图划分的多级算法将Web服务组合划分成分布式代码片段。在划分过程中,以极小化边割权值和为目标,多资源负载均衡为约束条件。实例分析说明该算法能自动、快速地将集中式BPEL程序划分为分布式的BPEL程序,并对BPEL程序迁移到的分布式节点之间的负载进行基于多资源约束的均衡调整,使分布式运行系统达到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图结构特征如何影响划分效果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通过顶点度分布特征来描述大图结构特征的方法。首先,基于真实的图数据产生若干顶点数和边数相同、但结构特征不同的仿真数据集,通过实验计算真实图与仿真图之间的相似度,证明该方法对描述真实大图结构特征的有效性。然后,通过Hash和点对交换划分算法,验证图结构特征与划分效果之间的关系。当点对交换划分算法执行到5万次时,划分一个有6301个顶点和20777条边的真实图其交叉边数比Hash划分算法降低了54.32%,划分仿真图数据集中结构特征差异明显的两个图时,交叉边数分别为6233和316。实验结果表明,点对交换划分算法能够减少交叉边数,图的顶点度分布差异越大,划分后交叉边数越少,划分效果越好,因此大图结构特征影响其划分效果,这为建立图的结构特征与划分效果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针对现有的产品结构模块划分方法的不足,将复杂网络理论中的社团结构发现方法应用于产品结构模块的划分,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模块划分方法.产品的结构单元作为网络的节点,有关联的结构单元对应的节点之间为网络的边,从而构建产品结构的网络图,使用复杂网路理论中的社团结构发现方法——GN算法实现结构模块的划分.论文阐述了基于GN算法的模块划分的方法与步骤,在此基础上以汽车发动机的结构模块划分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对模块划分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图划分是大规模分布式图处理的首要工作,对图应用的存储、查询、处理和挖掘起基础支撑作用.随着图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真实世界中的图表现出动态性.如何对动态图进行划分,已成为目前图划分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不同动态图划分算法的关注点和特点出发,系统性地介绍当前可用于解决动态图划分问题的各类算法,包括流式图划分算法、增量式图划分算法和图重划分算法.首先介绍图划分的3种不同的划分策略及问题定义、图的两种不同的动态性来源以及动态图划分问题;然后介绍3种不同的流式图划分算法,包括基于Hash的划分算法、基于邻居分布的划分算法以及基于流的优化划分算法;其次介绍单元素增量式划分和批量增量式划分这两种不同的增量式图划分算法;再次,分别介绍针对图结构动态的重划分算法和针对图计算动态的重划分算法;最后,在对已有方法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目前动态图划分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基于动态图像序列的人脸准确识别。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脸部会发生较大幅度的震动,造成人脸姿态特征不可避免的发现形变,造成对图像的干扰,识别误差较大。传统的识别方法多是以人脸姿态特征作为识别的基础的静态识别,一旦人体运动幅度加大,人脸姿态特征发生变化,必然造成识别的准确度下降。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Curvelet布尔核转换的动态图像序列人脸识别的算法。利用Curvelet转换算法对全部动态图像序列相关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利用布尔核转换将形变较大的人脸关键细节特点进行约束分类,建立多约束的完整动态人脸特征模型,保证姿态形变可控,最终实现了运动中的人脸识别。实验证明,利用上述算法进行运动中的人脸识别,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一种负载均衡的自适应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中的负载均衡通过任务迁移来改善系统的负载分布,提高系统的性能与效率。本文提出并详细讨论了一种负载均衡的自适应算法,该算法的突出特点是不去跟踪任务的执行,而着眼于系统整体效率与性能,处已在以太网的环境下实现,证明确定简单,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推荐网络和蚁群算法的服务发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服务分散存储在互联网上,随着互联网上Web服务数量的迅速增长,自动、准确、快速地搜索Web服务已经成为面向服务计算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文中针对在开放、动态环境下现有的服务发现研究中存在的搜索效率不高、负载不均衡和语义欠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推荐网络和蚁群算法的服务发现方法.首先,该方法构建一个自组织服务推荐网络模型,并给出了相关策略,从而适合大规模开放、动态的网络环境,为服务发现提供了搜索空间和基础.其次,在自组织服务推荐网络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服务发现方法,该方法使用推荐有效地提高了服务发现的成功率和查全率,引入蚁群算法的思想有效地解决了服务发现中的网络负载均衡问题.最后,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存储是解决大规模数据存储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而数据分割是实现分布式存储的前提。面对不断增长的RDF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双目标优化的RDF图分割算法(RDF Graph Partitioning algorithm based on Doub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RGPDOO)。RGPDOO将边割和分割平衡两项图分割指标融合到一个目标函数,并依据此目标函数,实现了RDF图的静态和动态分割。其中静态图分割通过对图进行初始划分,将图中顶点分成内核顶点、交叉顶点和自由顶点三类。然后通过计算目标函数增益对交叉和自由顶点进行分配。动态图分割部分,针对RDF元组的插入和删除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了满足图分割目标,算法每隔一段时间[T]会根据子图的平衡性和紧密性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实验选择合成和真实数据集进行测试,并分别与几种通用的静态和动态图分割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RDF图的静态和动态分割。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工程》2025,51(3)
图形处理器(GPU)异构集群中处理大规模动态图时GPU计算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并且面向GPU的图划分方法存在局限性导致出现性能瓶颈。为提高图计算系统性能, 提出一种中央处理器(CPU)/GPU分布式异构图计算系统引擎(DH-Engine), 用于提升异构处理器的计算性能。首先提出新的异构图分割算法, 该分割算法以流式图划分为核心, 通过贪心策略调整顶点位置, 进而实现计算节点之间、CPU/GPU之间的动态负载均衡。在初始图划分时基于最多邻居顶点分配图顶点, 在迭代时基于最少连接边动态调整顶点位置。其次, 设计GPU异构计算模型, 通过CPU/GPU功能并行的方式实现协同计算。CPU与GPU并行执行图算法, 提高CPU核心的利用率, 进而提升图计算效率。实验以图算法PageRank、CC(Connected Components)、SSSP(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与k-core为例, 将DH-Engine与其他图计算系统展开对比。与未考虑异构计算的图引擎相比, DH-Engine能更好地平衡各节点计算负载以及计算节点内部的异构处理器之间的负载, 通过缩短局部时延来提高整体的计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DH-Engine的CPU/GPU协同度趋于1。相较于其他图计算系统, DH-Engine异构计算的加速比达到5倍, 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异构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图分区质量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开销和负载平衡, 这对于大规模并行图计算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 随着图数据规模的越来越大, 图分区算法的执行时间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 研究如何优化图分区算法的执行效率是有必要的.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广度优先遍历加权图生成的启发式图分割方法, 该方法在实现较低的通信代价和较好负载平衡的同时, 只引入了少量的预处理时间开销. 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的划分方法减少了复制因子, 降低通信开销, 并且引入的时间开销较小. 相似文献
14.
图划分是分布式图计算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其作用是将大规模图进行划分并分配到集群中的不同机器上. 图划分的质量对分布式图计算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其目标是降低负载平衡和最小化边割. 如今, 现实中的图数据通常呈动态增长态势, 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处理动态增量图的划分方法, 在图数据动态增长的过程中确保划分的质量不受影响. 目前虽然有一些动态图划分算法被提出, 但它们不能同时专注于实时处理动态变化和获得高质量的划分结果. 提出基于顶点组重分配的动态增量图划分算法(ED-IDGP)来解决大规模动态增量图的划分问题. 在ED-IDGP算法中, 设计实时处理4种不同单元更新类型的动态处理器, 并在每次处理完单元更新后通过在分区发生动态变化的附近执行局部优化器进一步提高图划分的质量. 在ED-IDGP的局部优化器中, 利用基于改进标签传播算法的顶点组搜索策略搜索顶点组, 并利用提出的顶点组移动增益公式衡量最有益的顶点组, 将该顶点组移动到目标分区中做优化. 在真实数据集上从不同的角度和度量指标评估了ED-IDGP算法的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图数据的规模日益增大,出现大量以动态图数据为基础的分布式处理需求,划分问题在动态图数据分布式处理领域尤为重要. 对大规模动态图数据上的划分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图结构性质及动态图特点,提出并实现基于邻域的动态图分割算法. 算法分为静态切分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其中基于割边算法整合现有最优化策略提出了大规模图数据的静态切割算法. 在优化后的静态切割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图数据的动态扩张的特性提出动态分割算法. 根据迁移顶点所达到的最小负载值进行顶点迁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性能及割边控制优化操作. 最后,改进算法在各类图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验证的结果显示在平衡度和割边等指标上优化后的算法效果显著,提高了划分的合理性,并且在保证割边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了图分割的平衡度. 相似文献
16.
图划分算法是分布式图计算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将一个图划分为若干子图以便在分布式系统中运行, 并将子图上的点和边数据及子图上的计算任务分配到各分区. 异质图是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图, 它是指具有多种节点类型或边类型的图, 在针对异质图的计算过程中, 现有的图划分算法对于异质图的处理没有考虑到以下问题: 在图计算过程中, 不同类型的节点和边携带的数据量可能不同; 不同的节点和边类型, 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处理算法, 其计算时间也会不同. 针对现有图划分方法的不足, 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异质图的在线图划分算法OGP-HG算法, 并对现有的GraphX图计算引擎进行改进, 将OGP-HG算法在改进后的图计算引擎中实现. 本文提出的OGP-HG算法通过计算节点划分到不同分区上的负载均衡得分和边划分到不同分区上的数据均衡得分, 得到使异质图负载和内存占用均衡的划分结果. 实验表明, 与传统图划分算法相比, 该算法提高异质图计算效率1.05–1.4倍. 相似文献
17.
袁再龙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6):1941-1943
为了实现大规模计算机集群上的高效分布式并行计算,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图划分和量子遗传算法的异构节点并行计算模型;首先,介绍了传统图划分模型并分析了其不足,然后从图的有向性、通信开销计算和负载均衡度等方面对传统的图划分模型进行了改进,从而得到一个改进的图划分模型;最后,以最小化通信开销和优化资源负载均衡为目标,通过设计编码方案,在改进的图划分模型上提出了采用量子遗传算法获取最优任务划分方案的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方法能有效实现任务的并行计算,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较小的通信开销和较好的负载均衡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结构网格具有网格生成速度快、质量高、数据结构相对简单、较适用于流体表面应力集中的运算等优点。在大规模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并行计算中,需要将网格区域划分为多块网格,而多块网格之间的数据通信会制约并行计算能力的提高,因此对结构网格的负载平衡优化是提高并行计算能力的重点。本文提出了一个采用多层次 k-way 多约束条件图剖分算法来改进负载平衡的方案,并对 M6 翼型和 CRM 模型的多种规模进行了实际计算,结果证明多层次 k-way图剖分算法能够有效地优化负载平衡,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最优节点间的计算负载平衡和通信负载平衡,最终达到了理想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孟朝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33):38-41,44
计划路径可选的半边图划分问题是一类含有多种局部约束的复杂组合优化问题。设计了针对半边图划分问题的半边图挤出吸入算法,用此算法求解了机器可选制造单元成组设计问题。示例表明,半边图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可能解中的复杂结构和各种约束。20台机器20种零件分组实验证明,平均12.4次迭代计算即可达到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