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居民出行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建立了以居民的出行行为分析为基础的公交线路调度模型。该模型运用生存分析理论对居民出行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科学划分城市居民出行时段区间,进而针对该地区高峰时段的公交发车间隔构造非线性规划模型函数。模型函数综合考虑乘客时间成本和公交公司运营成本,加入权重系数并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从而得到最佳发车间隔时间。结合杭州某地区市民出行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优化后的调度时刻表,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陈坚  杨飞  晏启鹏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0):3693-3696
为解决目前交通分配模型仅限于某种方式内,并缺少考虑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相互影响的问题,描述了多方式复合城市交通网络。网络中涵盖了公交车和小汽车两个子系统,出行总量满足弹性需求,并根据两个子系统效用函数进行随机用户平衡分配,同时子系统内各路径流量分配也满足随机用户平衡,从而建立了两层次三随机用户平衡的多方式复合城市交通网络弹性需求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证明了模型解的等价性及唯一性;提出了综合对角化算法和MSA算法的组合求解算法。最后,设计了一个算例以验证模型有效性,计算结果为:公交车出行量为814.1人次/h,占总出行量3997.8人次/h的20.36%,小汽车出行量占79.64%。表明该模型在计算网络中各路段流量的同时,也可得出各交通方式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针对出租车自身的特殊性, 研究了实施拥挤收费政策过程中出租车是否也应进行拥挤收费。在收费费率已知条件下, 采用组合网络均衡模型描述了出租车拥挤收费前后对出行产生、模式划分、流量分配以及出行分布的影响, 构建了与之等价的最优化模型, 设计了求解模型的启发式算法, 比较了对出租车征收拥挤费前后的社会福利变化。算例表明, 收费前的社会福利总是明显大于收费后的, 并且二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出行者时间价值(VOT)的增加而减小, 随着弹性灵敏参数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研究有助于为拥挤收费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祝进城  帅斌  孙朝苑  丁冬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8):2288-2291,2322
针对出租车自身的特殊性,研究了实施拥挤收费政策过程中出租车是否也应进行拥挤收费。在收费费率已知条件下,采用组合网络均衡模型描述了出租车拥挤收费前后对出行产生、模式划分、流量分配以及出行分布的影响,构建了与之等价的最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模型的启发式算法,比较了对出租车征收拥挤费前后的社会福利变化。算例表明,收费前的社会福利总是明显大于收费后的,并且二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出行者时间价值(VOT)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弹性灵敏参数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研究有助于为拥挤收费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随机路网中出行者规避风险的择路行为,提出一种同时考虑行程时间可靠性和不可靠性的次优拥挤收费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最大化路网社会福利为目标,下层模型为弹性需求期望-超额交通平衡模型。鉴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复杂性,设计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使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是可行的,运行50代后,算法可收敛至目标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交叉路口信号控制面临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建立以延误时间、停车次数和通行能力作为性能指标的交叉路口信号配时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种群的改进蚁群算法,对信号配时方案进行优化。改进的算法以交叉路口的平峰状态和高峰状态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对模型求解的结果优于传统方法,能降低交叉口的总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提高了通行能力。且该算法稳定性好,求解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高铁票价单一、客运收益率低、区段客流不均衡等问题,提出基于客流分配的高铁票价调整策略。首先,分析影响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相关因素,构建包含经济性、快速性、便捷性和舒适性四项指标的广义出行费用函数;然后,建立兼顾高铁客运管理部门收益最大化和旅客出行费用最小化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规划通过制定票价调整策略实现高铁客运收益最大化,下层规划以旅客广义出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利用区段不同车次间的竞合关系构建随机用户均衡(SUE)分配模型,同时采用基于改进Logit分配模型的相继平均法(MSA)进行求解;最后,结合案例验证了所提票价调整策略能够有效地平衡区段客流,降低旅客出行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客运收益。结果分析表明该票价调整策略能够为铁路客运管理部门优化票价体系、制定票价调整方案提供决策支持与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分析特大城市交通客运走廊内高峰时段通勤者的出行选择特征,以及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施行时不同时段、不同方式之间的客流流向规律,研究了走廊内高峰时段通勤者基于出行方式与出发时刻的二维联合选择问题,建立了方式选择枝位于上层而时刻选择枝位于下层的联合选择Nested-Logit模型。其后通过以成都市中心城南北向交通客运走廊为例的通勤者样本数据的分析,采用上述联合选择NL模型进行了高峰时段交通管控措施影响效果的模拟预测,以探究实现客运走廊不同方式、时段内交通流量均衡分布的有效策略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联合选择NL模型相比一般MNL模型更加合理且具有更优的统计特性,且能够真实反映特大城市交通客运走廊内高峰时段通勤客流的分布情况,模拟施行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对通勤者的出行选择的影响,为交通客运走廊内各交通方式结构以及运输组织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城市道路建设时序决策的鲁棒性,提出了城市道路建设时序决策优化的双 层规划模型。模型假定出行需求在一定范围内扰动,上层规划是在有限资金的约束下寻求各建设阶段的系统总出行时间与系统总出行时间对出行需求的灵敏度之间的综合最小值,下层规划为各建设阶段的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文中推导出了系统总出行时间对出行需求灵敏度的计算式,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以一个测试路网为例,对基于系统总出行时间、基于灵敏度、基于系统总出行时间与灵敏度综合出行时间的决策优化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3种决策优化模型均可寻求到各自目标最优的城市道路建设时序,但在需求不确定的情景下基于灵敏度、基于系统总出行时间与灵敏度综合出行时间的决策优化结果更具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大城市市民出行成本,缓解公交企业运力压力,提出一种智能交通出行OD(Origin Destination,出行地和目的地)的公交调度优化算法,以公交出行OD客流预测和计划排班发车时间间隔为出发点,运用公交出行OD客流推导理论,构建智能交通出行OD的公交调度优化模型。通过获取个人OD数据,利用单条线路公交OD方法,实现全市公交OD矩阵推算。根据全市公交出行OD推算结果,求解公交调度模型,解决智能交通调度多目标规划和公交线网优化问题。通过仿真模拟试验,分析智能公交排班计划评价指标,计算车辆营运效率占比:自动排班仿真数据为79%,实际运营数据为73%;统计车辆高峰时段与全天营运车次占比:自动排班仿真数据为36.75%,实际运营数据为37.37%,满足智能公交计划排班评价指标的要求,实例证明模型和算法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城市雕塑往往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对于促进城市环境的和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城市雕塑受到广大民众自由参与欣赏和审美。因此,城市雕塑必须与环境和谐统一。忽视了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就会破坏城市环境的和谐,甚至会给城市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所以,把握好城市雕塑与环境元素的和谐统一,按照艺术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雕塑设计,是每一位从事环境艺术的研究者所不容小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城市仿真技术,探讨城市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系统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定义出流动性色彩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流动性色彩与城市色彩的关系。根据经典案例总结了城市中流动性色彩控制与引导的方法。并对中国城市如何运用这些方法给出了建议。本人认为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城市的城市街道景观中的流动性色彩色谱。  相似文献   

14.
"城市家具"指的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满足人们进行户外活动需要为目的的用具。作为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整体化元素,"城市家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文介绍了"城市家具"在城市空间的地位和角色,试图从"城市家具"形态设计和城市空间整合的角度,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巴塞罗那的现代城市雕塑在提升城市艺术形象、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场所性、历史性、民族性、公众性、公共环境设施雕塑化等五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巴塞罗那城市雕塑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对提高我国城市雕塑的创作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世界教科文组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明确定义之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也被纳入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上海这座大都市来探究,其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下历史文化的流失也比较严重,而对于既存的一些以其独特形式的文化遗产也勾起人们的回忆,本文主要以上海为城市背景,探讨城市声音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职能体系日趋复杂的今天,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着交通拥堵、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分离、城市功能支离破碎、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率低下等严重妨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城市形态整合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关于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方法,力求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运用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多向度穿插、层叠、渗透等手法来整合城市环境,实现分合得体、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建立新的富有活力的立体交通系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3d-Gis for Urban Purposes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New developments in urban planning, especially in environmentally oriented analysis including noise, air pollution, urban climate etc., call for new demands on authorities and planners. Due to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s systems and of 3D-data, planners and municipalities emphasize modeling the urban space in three dimensions. While the visualization aspect is often and detailed considered, only a few investigations about interactive aspects on urban planning are available.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a 3D-urban-GIS. This includes conceptual aspects and a first outline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pplication prototype. For this representation, new scopes have to be considered from data acquisition to modeling and to storage. First, the urban object space is classified in an hierarchical 3D object structure. In accordance to different planning levels (i.e., levels-of-detail), several data acquisition methods are fused to obtain 3D datas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ontext specific methodology has to be defined. This includes planning aspects that are traditionally not available in GIS. Based on test sites in Rostock and Stuttgart, a 3D-urban-GIS prototype is in development, joining aspects of a 3D-visualization interface and a database for 3D objects.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提供给市民和游人休闲交流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园环境设施作为承载人户外活动的物化形式之一,是连接人与环境的重要纽带,同时它又是城市形象的载体和城市文化的传播媒介。本文以城市公园环境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了城市公园环境设施设计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对不断发展的城市公园环境设施的理论与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仿真的城市规划信息平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根据实际课题开发经验,提出了建立基于仿真的城市规划信息平台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结构、技术路线,并给出了一些关键技术的解决思路。结合实际开发,阐明了几个创新点:城市实时三维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与多层次交互式操作;规划设计的三维辅助审批和建库;多数据源的快速建模方法;规划方案审批及公众参与;规划影响的实时分析。文中提供了城市规划管理所需的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城市规划的高效的管理、科学的决策和顺畅的沟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