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Internet协议(IP)技术应用灵活,构网相关的软硬件资源丰富,基于IP技术的网络逐步成为各类公众通信网络、专用通信网络的主体。同时IP技术的开放性也使该种网络的安全威胁更严峻。通过分析安全威胁,介绍网络协议安全(IPSec)的安全作用机制,可知IPSec可在多种网络威胁环境下保护数据分组;进而分析IPSec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给出IPSec构造安全虚拟网(VPN)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RFID系统的认证协议都是在事先设置好的共享密钥值基础上的,敌手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获取密钥而对后续的认证造成安全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EPC编码标签的RFID系统密钥无线生成协议。将部分EPC加密进行通信,防止秘密信息泄露;引入标签与阅读器的安全模型,提高通信的安全性;阅读器随机数保持通信过程的新鲜性;仅采用异或运算降低标签成本与计算量。通过GNY逻辑对协议进行形式化证明,安全分析和性能分析表明,该协议符合安全模型并能够抵抗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具有安全性高、低成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传输的FMIPv6安全快速切换机制。使用上下文传输协议传送移动节点MN的身份认证信息,是新接入网络在家乡网络不参与的情况下快速认证MN。并采用签名证书和对称密钥机制实现上下文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通过安全性分析,说明此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能量、通信和存储等资源受限的情况,以及网络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基于椭圆曲线双线性对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节点认证协议。节点私钥由自己生成,基站签名节点公钥,保证了协议的私钥泄露和密钥托管安全。仅一次的交互次数为传感器节点大大节省了通信能量。安全的认证协议可有效抵制无线传感器网络所面临的节点复制攻击、Wormhole攻击、Sinkhole攻击和女巫攻击。  相似文献   

5.
僵尸网络(BOTNET)监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僵尸网络(BOTNET)是互联网网络的重大安全威胁之一,本文对僵尸网络的蔓延、通信和攻击模式进行了介绍,对僵尸网络发现、监测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目前最主要的基于IRC协议僵尸网络,设计并实现一个自动识别系统,可以有效的帮助网络安全事件处理人员对僵尸网络进行分析和处置.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Cybertwin的网络架构中通信双方存在信道安全以及隐私保护的问题,提出新的格上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使用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实现Cytertwin服务下的用户实名制登录和强身份认证需求,保证Cybertwin服务对用户网络行为的审计和追踪。通过引入通信方身份信息构造格上抗碰撞哈希函数,使身份信息在公共信道传输过程中能够应对量子威胁,同时满足用户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最后基于RLWE问题设计了新的和解机制,通过两轮交互共享安全会话密钥。协议在BPR模型下满足理论可证明安全,具有抗量子攻击、抗临时秘密值泄露攻击、抗生物特征猜测攻击等安全特性。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计算和通信开销适用于Cybertwin服务下数量庞大的终端互连需求。  相似文献   

7.
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防护通常采用防火墙技术和多种复杂的应用层协议协同完成,但是未涉及应用层协议的深入分析。为了更好地保障工控网络数据访问的安全,结合工控网络报文定制性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基于应用层协议解析的安全防护策略。该方案在工业防火墙的基础上,通过对工控网络通信协议的报文深入解析,直接在报文层面解析过滤,从而拦截与功能实现无关的报文,并发现隐藏较深的威胁。以OPC协议为例,搭建了基于应用层协议深度解析的工控网络安全仿真测试平台,并利用石化企业现场设备的通信数据对该平台进行了验证。所提出的安防策略为工控网络安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种基于应用层协议解析的方案,具备较高级别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SPIN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协议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超  常亮  古天龙 《计算机科学》2009,36(10):132-136
模型检验方法在有线网安全协议的分析和设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安全协议同样具有严格的要求;与有线网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通信环境和网络节点等方面都更为脆弱,为相应的安全协议的分析和设计提出了挑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协议形式化建模分析方法。它充分借鉴了传统有线网络安全协议的建模方法,在其基础上充分考察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环境以及网络节点,建立起一个全面并且直观的安全协议运行模型。以A.Perrig等人提出的SPINS安全协议为例,应用模型检验工具SPIN对其认证性和机密性等安全需求进行了分析验证,发现了该协议存在的漏洞。实例分析证实了模型检验方法在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协议时的有效性,从而推进了其在安全协议分析方面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网络访问控制技术能有效防止不安全终端对网络的威胁。作为一种可信网络连接协议,802.1x本身就具有安全性问题。首先建立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的随机模型,然后针对认证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威胁进行安全量化分析,最后推算出具体的安全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威胁局域网安全的ARP欺骗攻击,从其协议及工作原理入手,分析了ARP协议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常见的欺骗形式,并结合网络管理的实际工作,给出了基于ARP网络欺骗的安全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