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动态串扰噪声的识别算法.针对基于传统静态时序分析的结果过于保守的缺点,本算法引入了混合时序分析,缩小了时间窗区间,为动态串扰噪声的识别提供了准确的时序信息,与此同时,通过测试生成来验证信号间的逻辑关系,根据这些准确的时序及逻辑信息,识别出动态串扰噪声.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全面识别静态和动态串扰噪声的算法框架,在静态串扰噪声的识别中,通过静态串扰噪声的峰值以及噪声宽度信息来识别串扰目标。在动态串扰噪声的识别中,引入了混合时序分析,缩小了时间窗区间,并通过测试生成来验证信号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这些准确的时序及逻辑信息,识别出串扰目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串扰影响的混合时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产生串扰所需的耦合电容、信号翻转方向及时序信息,提出了包括串扰目标选择、串扰逻辑关系验证的混合时序分析算法。该算法在混合时序分析中引入测试生成,通过考察信号间的时序和逻辑关系来验证耦合电容处是否有串扰发生,并在串扰条件下验证电路的时序是否收敛。实验证明,该算法真实地反映了电路中串扰的分布情况,所得的延时分析结果也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在串扰噪声及互连线延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串扰延迟的本质以及串扰延迟变化曲线的计算问题;深入探讨了串扰延迟变化曲线和串扰噪声的关系,指出两者并不存在镜像关系,最大串扰延迟变化并不一定对应于串扰噪声尖峰值;研究了几个重要参数对串扰延迟变化曲线影响的灵敏度.全SPICE模拟结果说明了文中分析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中串扰分析与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中串扰的成因及其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论述了串扰分析和设计解决的一般方法,对于实际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本文最后指出了我们工作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计安装缺陷、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等原因引起短路、断线等故障.本文主要分析继电保护交直流串扰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双绞线串扰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绞线凭借较好的抗干扰特性在水下自航器中被广泛使用,而水下自航器紧凑而狭小的结构要求其内部大量的线缆成束敷设,这使得线缆串扰问题成为其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采用传输线理论,建立了双绞线电路之间的串扰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良好一致性,充分表明传输线模型可有效地完成双绞线串扰预测,可为水下自航器线缆布局的电磁兼容性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卢晓玲 《传感技术学报》2021,34(9):1211-1215
传统串扰方法计算得到的数据时域特征较弱,难以应用到不同的信号线间串扰问题分析中,为此提出基于时域特征的角位移传感器信号线间串扰方法.根据串扰基本原理,提取角位移传感器参数特性,通过相敏检波计算信号频率差异值,得到角位移传感器信号的时域特征,构建基于时域特征的串扰模型.设置单线、绞线以及屏蔽线三组不同的信号线,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和传统方法获取串扰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方法可以获得角位移传感器与单线间的串扰;当端接电阻值增大到100Ω时,本文方法能够获得角位移传感器与绞线间的串扰;当测试角位移传感器与屏蔽线间的串扰时,本文方法可以获得具有对称性质的近端与远端串扰波形.  相似文献   

9.
随着特征尺寸进入纳米尺度,相邻连线之间的电容耦合对电路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可能使得电路在运行时失效.为此提出一种面向受害线上最大串扰噪声的测试生成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串扰脉冲故障模型,能够有效地模型化故障并生成合适的向量.为了能够激活尽可能多的侵略线以造成受害线上的最大脉冲噪声,首先将测试生成问题转化为一个加权的最大可满足问题,再使用解题器求解,以得到测试向量;此外,将子通路约束加入到可满足问题的描述之中,以保证所有被激活的侵略线能够同时跳变.针对ISCAS89电路的实验结果显示,文中方法适用于较大规模电路的串扰噪声测试,并且具有可接受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互连线系统在高速信号激励下产生的串扰问题,导出高速互连线的时域分布参数系统模型,建立从激励电压到攻击线末端和受害线两端电压相应的传递函数,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串扰噪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数值方法相比更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11.
Stereoscopic displays are becoming popular in entertainment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We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noise properti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with a half‐mirror and passive polarizing glasses. The upper display images reflected off the mirror have slightly degraded sharpness and reduced high spatial‐frequency noise resulting in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s (MTFs) of 0.59 and 0.50 at the Nyquist frequency with corresponding noise power spectra (NPS) values of 4.79 × 10?6 and 5.17 × 10?6 mm2 at 10 mm?1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se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ual displays with MTF values of 0.64 and 0.53 and NPS values of 6.24 × 10?6 and 5.87 × 10?6 mm2. The polarizing glasses cause minimal reduction in sharpness and high‐frequency noise. The MTFs in the upper images observed with glasses are decreased to 0.54 and 0.47, while the NPS are decreased to 2.86 × 10?6 and 2.01 × 10?6 mm2. When both displays are turned on and using the mirror and glasses, the observed luminance for each eye is increased from the luminance of the individual displays owing to crosstalk. We find that sharpness and noise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splays at the particular geometry test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2.
Noise analysis and avoidance are an increasingly critical step in the design of deep sub-micron (DSM) integrated circuits (ICs). The crosstalk between neighboring interconnects gradually becomes the main noise sources in DSM ICs. We introduce 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noise-evaluation method for capacitively coupled nets of ICs. The method holds for a victim net with arbitrary number of aggressive nets under ramp input excitation. For common RC nets extracted by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 tools, the deviation between our method and HSPICE is under 10% .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宽带接入网速率提升,VDSL2技术成为最后一公里的主流接入方式。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使传输线路之间串扰成为制约VDSL2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线路之间串扰分为近端串扰(NEXT)和远端串扰(FEXT),VDSL2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近端串扰可以通过滤波器滤除,远端串扰却无法消除。主要研究VDSL2系统远端串扰噪声消除的方法,提出远端串扰噪声如何进行评估和计算,推导出远端串扰噪声计算公式,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每条线路受到其他线路串扰噪声的大小,然后发送信号时通过串扰噪声预抵消运算,接收到的信号就能成功消除串扰噪声的影响,提高了接收信号的SNR值,进而提升了VDSL2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14.
定性地讨论了微机械音叉特有的一些误差源。主要有机械结构的Browinan噪声,电路噪声,等。对上述误差源的认识是微结构制造和电路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箕舍线的变步长最小均方(Variable step least mean square,VSLMS)算法是一种经典的LMS算法,但其步长更新公式易受噪声干扰的影响,导致自适应滤波器权值在最优权值附近波动。为解决箕舌线变步长LMS算法步长更新公式易受噪声干扰的问题,根据高斯白噪声相关性比较差的特性,对箕舌线变步长LMS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相关特性的改进箕舌线变步长LMS算法,使算法的抗噪声干扰能力明显增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若两算法选取相同参数,则基于相关特性的改进箕舌线变步长LMS算法相对于箕舌线变步长LMS算法具有小的稳态误差;在保证算法收敛的条件下,基于相关特性的改进箕舌线变步长LMS算法相对箕舌线变步长LMS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重建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模型误差和投影数据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体系的鲁棒自适应Kalman滤波法。该方法根据药物动力学先验信息建立状态方程,结合PET测量方程组成状态空间模型。引入虚拟噪声来表示模型的系统矩阵误差之后,通过应用鲁棒自适应Kalman滤波法对未知的系统噪声以及观测噪声进行估计的同时完成PET放射性浓度的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比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和滤波反投影法更具鲁棒性,适合应用于实际PET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实现了一种滤除医学图像脉冲噪声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用均方根误差和噪声对原图像的毁坏程度两个客观评价指标对该算法及传统均值、中值滤波方法进行了比较与评价。根据设定条件检测滤波窗口中心像素是否为脉冲噪声,采取滤波窗口自适应的算法来滤除脉冲噪声,去除了传统中值滤波对所有像素均用中值代替的弊端,减少了不必要的图像细节损失。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表明,对于较大密度的脉冲噪声,该算法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同时,能较好地保护边缘和细节信息。该算法已应用于虚拟内窥镜系统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耦合电容计算、噪声模型选择以及串扰噪声的估计,接着详细分析了一种用于多层无网格区域布线的过点分配算法CPACNC(Crosspoint Assignment with Crosstalk Noise Control)。该算法首先根据障碍物信息将小方块边界分成多个区段,再分两步解CPA问题:CCPA(Coarse Crosspoint Assignment)和DCPA(Detailed Crosspoint Assignment)。针对CPACNC算法在进行边界分解时可能产生许多碎段的缺点,最后提出了一种修正算法,以处理边界分解时产生许多碎段的情况,使CPACNC方法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