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一个电子器件已经焊接好的PCB,在原理正确的情况下能否正常工作,主要取决于板上元件是否完好及焊接是否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对PCB上焊接好的元件进行在线测试就成了电子产品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序,在线测试(In Circuit Test,ICT)也因此成为了一种行业规范术语。本文即是基于此背景产生,通过研究焊接好的电子元件的隔离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的控制系统,通过本系统完成了ICT测试仪各个模块的控制及与上位机的通信。实际的产品表明,本文的ICT控制系统不仅功能正确,而且效率及灵活性都相当高,能够适应多种PCB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2.
PCB板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制造而成。表面可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覆盖在整个PCB板上而在制造过程中部分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分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为导线或布线并用来提供PCB板上零件的电路连接。通常PCB板的颜色都是绿色或是棕色,这是阻焊漆的颜色。是绝缘的防护层,能保护铜线.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确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David Daoud使用Vista时碰到了麻烦,他列举了Vista上短路的软件程序:用于支票簿管理的Quicken,连接他家庭和办公室的Lotus Notes电邮与网络程序。他的索尼数码摄像机也无法正确与PC进行通讯。  相似文献   

4.
PCB喷墨打印技术是PCB生产的主流技术之一,采用喷墨打印机直接在基板上形成导电线路和图形的PCB板线路喷墨打印技术避免了传统的图形转移等一系列的设备和工艺过程,明显提高了位置精确度。本文通过对PCB板线路喷墨打印技术的专利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国内外PCB板线路喷墨打印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的区域分布、分类号和主要申请人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前,Novell网络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其中相当一部分采用了简单的10Base-2、10Base-5、10Base-T或组合布线,这类网络中通信故障是比较常见的,其中80%以上都与电缆和其他网络连接设备有关。掌握以下规则有利于对这类故障的迅速定位。 1.最常用的电缆线是同轴线(包括粗缆和细缆)和双绞线,常出现的故障有短路、开路、连接松散、弯曲过度、电气指标不合格等。 对于10Base-2、10Base-5结构,如果有专业测试工具如LANTrouble Shooter、Time Domain Relectometer等,可以直接用来测量同轴电缆短路、开路、连接松散等故障的大概位置。也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档判断,其方法是测量某一T型头,其电阻  相似文献   

6.
80%的网络通信故障都与电缆和其它网络连接设备有关。掌握以下规则有利于这类故障的迅速定位。 一、最常用的电缆线是同轴线和双绞线,常出现的故障有短路、开路、连接松散、弯曲过度、电气指标不合格等。 对于10base-2、10base-5结构,如果有专业测试工具如LAN Trouble Shooter、Time DomainRelectometer等,可以直接用来测量同轴电缆短路、开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的接触式电路板故障检测方法难以应用到大规模集成电路故障检测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实时、非接触式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电路板故障诊断算法。建立PCB板缺陷检测和元器件识别图像数据集,并采用数据增强技术,对数据进行数据增强来提高训练的数据量,以提升模型检测精度和鲁棒性;基于Darknet框架和YOLO4算法训练得到元器件检测模型,并通过采用k-means聚类算法设计合理的Anchors,使得模型具备多尺度缺陷检测的功能;使用图像配准算法在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上实现配准和融合。根据PCB板设计时划分的功能区域,利用测温热像仪连续采集5个该区域的平均温度,通过判断5个平均温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短路或者短路状态。经过试验测试,使用预先设置好故障的电路板作为实验对象,通过采集实验对象运行过程中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数据,基于设计的故障检测模型,不仅能够实时且有效的识别出元器件位置,并能够直观的标识出现短路、短路故障元器件。经过实际应用,能够满足设备运行时的实时电路板故障检测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是提供电子零件安装与插接的基板,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气互连,是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部分。过孔是PCB的重要组成部分,在PCB生产线上由于钻孔和电镀等工艺技术的限制,造成孔内缺陷,影响元器件的电气连接及焊接质量。因此为了保证过孔的可靠性必须进行缺陷检测。基于AOI(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自动光学检测)原理,用计算机对PCB孔透光过程进行光学衍射建模仿真。将缺陷孔和无缺陷孔的仿真衍射图样进行比较,可判断出PCB孔是否存在缺陷。结果证明,这种缺陷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包晓敏  陆晓 《测控技术》2020,39(11):63-67
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PCB板上电子元器件密度越来越高,元器件的放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电路板的生产质量,其中极性电子元件的正负极反接会对电路板造成极大的伤害。插针型二极管作为PCB板上一个重要的具有极性的元器件,起到检波、整流、稳压、限制电流的流动方向等作用。针对在线实时检测PCB板上插针型二极管极性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基于目标外形特征的几何匹配算法与颜色提取算法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基于目标外形特征的几何匹配算法对于光照的影响不是很敏感,可以有效地处理遮挡问题,对于非刚性变形也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针对插针型二极管金属管脚反射明显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图像增强方法和颜色提取算法相结合的极性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0.
PCB板的检测是电子设备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产品性能及质量达标的重要保障。本文研制了一套车载DVDPCB板自动检测系统,成功实现了PCB板按键短路状况检测、按键开路状况检测、LED指示灯工作状况检测、供电电源耗电流检测和Encoder功能检测。该系统在LabVIEW软件平台下构建而成。文中对使用LabVIEW构建检测系统的一些经验和技巧也做了描述。本系统已在企业中投入使用,运行良好,为企业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王栋  马纯永  陈戈 《计算机科学》2016,43(Z6):152-155
PCB图像配准是进行自动光学检测的关键步骤。PCB中往往存在许多相似图形和区域,一般特征点提取和匹配方法效率低,且容易产生误匹配。提出一种以PCB图像中特定几何图形的中心作为特征点,基于相似三角形约束的快速配准算法。提取实测图和标准图中圆形和方形的中心点集进行DT剖分,找出两幅图三角网中的相似三角形集,再对相似三角形的中心点集进行二次剖分和比对,以增强匹配的可靠性。实验证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匹配正确率高,且能得到均匀分布的正确匹配点。  相似文献   

12.
彭刚    熊超    夏成林  林斌 《智能系统学报》2018,13(5):728-733
针对工业生产中PCB点胶机器人的视觉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rk点辅助的视觉定位算法。分析了传统模板匹配、Sift、Surf等算法在Mark点识别与定位中的不足,同时考虑到Mark点所具有的规则几何特征以及算法对于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Mark点几何特征的改进型模板匹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Mark点几何特征的改进型模板匹配算法具有良好的平移、缩放、旋转不变性,能够准确识别并定位Mark点,从而实现对PCB上相关点胶目标点的定位,并满足工程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通信领域的多核处理器芯片CN6645,给出了该处理器的最小系统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关键硬件设计电路、设计要点、U-Boot代码基本运用实现,并制作电路板进行调试和验证,结果表明以该芯片为核心的设计电路具有可行性和正确性.CN6645支持Linux开发,可以使用现有的多种协议栈API和软件工具集,使得产品能够快速上市.  相似文献   

14.
A novel approach to rule refinement based upon connectionism is presented. This approach is capable of performing rule deletion, rule addition, changing rule quality, and modification of rule strengths. The fundamental algorithm is referred to as the Consistent-Shift algorithm. Its basis for identify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s that incorrect connections will often undergo larger inconsistent weight shift that correct ones during training with correct samples. By properly adjusting the detection threshold, incorrect connections would be uncovered, which can then be deleted or modified. Deletion of incorrect connections and addition of correct connections then translate into various forms of rule refinement just mentioned. The viability of this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empirically.  相似文献   

15.
双层印制电路板(PCB)通常空间结构及布线线形复杂、约束规则众多,而常用PCB空间结构简单、布线线形单一,不能有效利用PCB的空间关系及拓扑信息引导布线规划。为弥补以前工作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的空间剖分算法,首先利用空间距离与几何要素拓扑关系进行分组预处理,然后引入矢栅一体化模型构建复杂空间及属性约束下的网络模型,基于该网络模型提取区域基准线并利用空间缓冲区技术得到空间剖分结果,从而引导布线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满足所有设计规则的情况下实现100%的布线连通率,同时有效利用布线空间资源;提出的算法布线线形接近人工布线,对于实现复杂场景与多约束下的双层PCB自动化布线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一种基于带权模糊Petri网的模糊推理算法,这种算法可以适用于一类基于规则的系统,即可以对该类系统的带权模糊Petri网模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对系统建立了知识表示的带权模糊Petri网模型,使用该算法可以确定用户给定的库所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即相应的命题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可以计算出命题的模糊真值。对具体的算例进行了分析并与已有的算法进行了比较,得出该算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矩方法和模板匹配方法在PCB标志检测中长期被使用,但是这两种方法存在低速和匹配率低下等问题。由于图像的形状特征对各种干扰具有很好的稳健性,本文提出一种利用Freeman链码描述图像轮廓,然后利用顶点检测算法简化图像的顶点以减少计算量,最后利用这一图像轮廓生成成对几何直方图,利用其旋转不变性对图像进行基于轮廓的检测与匹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成对几何直方图方法进行的PCB标志检测与匹配的综合正确检测率高达96%。  相似文献   

18.
丁如江  李国强 《软件学报》2019,30(7):1939-1952
近年来,基于Petri网可覆盖性的验证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并发程序的验证与分析中.然而,由于Petri网的可覆盖性问题复杂度太高,这类技术在应用时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于输入规模较大的问题常常会出现超时的情况.而Petri网的一个子系统——非交互式Petri网,其可覆盖性和可达性复杂性均是NP完备的,同时表达力又可以作为某类并发程序的验证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可以高效验证非交互式Petri网可覆盖性的工具CFPCV.采用基于约束的方法,从模型中提取约束,并使用Z3 SMT求解器对约束进行求解,同时,通过子网可标记方法对候选解进行验证,从而保证每组解都是正确解.通过实验分析了该工具的成功率、迭代次数以及运行效率,发现该算法不仅验证成功率高,而且性能非常优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了印制电路板(PCB)网络点集合分割算法,提出了网络集加激励产生响应的测试算法,给出了基于该算法的测试逻辑电路和控制流程图。实践表明,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网络点数与测试速度的矛盾,是快速检测PCB短路故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is note analyzes the unsupervised fuzzy neural network (FNNU) of the original paper by Kwan and Cai (ibid., vol.2, p.185-93, 1994) and finds the following: the FNNU is a clustering net, not a classifier net, and the number of clusters the network settles to may be less or more than the actual number of pattern classes (sometimes it could even be equal to the number of training data points); the huge number of connections in the FNNU can be drastically reduced without degrading its performance; and the algorithm does not have any learning capability for its parameters. Computational experience shows that usually the performance of a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even a supervised version of FNN (trained by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in terms of recognition scores, but an MLP has a much faster convergence than the supervised version of FN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