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有效组织和管理远程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分布、异构资源,基于分层建模思想,提出了一种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模型.同时,在该模型基础上,基于池化技术和异步消息通信机制,设计和实现了分布式资源之间的异步数据更新方案,解决了远程教育资源异构性、分布性和动态性给资源共享和访问带来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副本数据复制更新和访问的效率,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元数据表示的信息网格相关技术,探讨了信息网格技术在图书文献信息资源中的应用.论文从整合分布异构信息资源入手,以现有主流网格中间件Globus Toolkit为基础研究平台,基于目前图书文献信息数据库分布零散,内部实现存在异构性,难以满足跨库统一检索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网格层的异构跨库信息服务体系结构和基于元数据的资源整合技术,并从信息网格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最后并详细实现了MDS信息服务组件.  相似文献   

3.
分布环境下的应用处理与资源共享将面临不同层次的异构性(包括:数据库层,操作系统层和网络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远程协作系统,该系统是建立在数据库远程过程调用(DBRPC)的机制之上的,其特点是通过其底层的抽象通信平台(Stepgate)能实现与各种网络协议的互联。同时也能支持其上层应用系统对各种远程资源(数据资源、操作处理资源等)实现同步或异步远程访问与操作。进而支持异构分布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与分布处理。  相似文献   

4.
网格资源管理中的经济学原理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格的目标是实现对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大量异构资源进行共享。由于网格具有的异构性、分布性和动态性,传统的资源管理方法在网格环境中并不适用。此外,要吸引各类资源消费者和提供者加入网格,就必须满足他们各自的需求。将经济学原理,例如边际效用、Nash均衡等引入网格资源管理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该文简略地列举了近10年来在分布式系统上使用经济学模型进行资源分配的相关研究,并且对目前开展得比较好的几个网格经济学研究项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虚拟企业的内涵、特点和应用集成,分析了Web服务资源构架(WSRF)的规范和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WSRF的制造资源的封装机制,将制造资源封装为WS-Resource结构的制造网格资源,有效地屏蔽了资源的复杂性和异构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UDDI和WSRF的企业内部资源和异构环境下的跨企业集成框架,阐述了设计思想,并进行了详细的功能分析,该框架可以有效地实现异构分布的虚拟企业应用的共享和协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格资源共享的自治性、异构性、分布性和并行性,在考虑网格资源管理及结点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网格资源竞价博弈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资源共享的协同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资源供需变化的自适应以及使用效益意义上的资源负载平衡。  相似文献   

7.
为达到拟态通用运行环境(MCOE)对已/未知后门和漏洞主动防御、安全威胁攻击及时阻断和数据完整性有效保障等拟态防御目标,提出拟态资源调度准则,基于该准则从拟态资源管理与MCOE框架的交互设计、拟态资源管理与调度等方面论述拟态资源管理服务与调度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构造拟态运行节点软硬件资源异构特征分类器及基于三级异构度分类的节点N元组和N异构执行体元组,实现N异构执行体、服务器运行节点资源及其资源对象的随机性、动态性和异构性最大化与资源调度负载均衡,并通过拟态管理服务实例验证了云容器集群上拟态资源管理调度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电子病历在数据上的异构性阻碍了信息的共享,本文采用基于OSGA-DAI的中间件法解决异构医疗数据的集成问题。OGSA-DAI通过Web Service的方式对数据源进行服务化的封装,屏蔽了数据资源在存储管理上的异构。对于数据资源在信息表示上的异构性,则采用信息映射的方法,将原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到一张虚拟的表中,使用户不必了解原数据资源的表示信息即可查询获取数据。  相似文献   

9.
计算网格(也称元计算系统)聚集地理上分散的资源进行大型的分布式高性能计算。PVM和MPI是广泛使用的并行编程环境,它们需要作为并行计算的基本构建而集成到元计算系统中去。论文针对元计算资源的动态性、分布性、性能多变性和结点异构性等特点,实现了一个自适应的、一体化的多编程环境。论文论述了该多编程环境的体系结构,并利用代理技术实现远程编译、发现资源、屏蔽异构和优化调度。  相似文献   

10.
陆松  苏德富 《计算机工程》2005,31(6):103-105
网格的目标是实现对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大量异构资源进行共享.然而,由于网格具有的异构性、分布性和动态性,网格环境中的资源管理是个复杂的问题.将经济学原理,例如一些经济学模型和市场机制引入网格之中构建网格经济学资源管理模型,能够很好地配合网格的离散特性.该文将经济学原理引入网格环境之中,提出了一个“信用机制”,使用户能够根据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来优化选择,同时使网格更为高效和有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平面线圈型电磁驱动的MEMS微驱动器,基于分段磁路的网络方程法,针对微电磁驱动器所采用的平面线圈的结构特点,比较了考虑磁动势的分布效应和传统的集总处理两种方法所建立的平面线圈微驱动器的非线性磁路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考虑线圈绕组半径不同而产生的分布效应可以为平面线圈型微驱动器建立可靠的模型,便于定量分析微驱动器结构物理参数对于磁通分布和电磁力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优化设计该微电磁驱动器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Agent的动态层次化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IDS越来越呈现出分布性、智能性的特征。传统的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往往采取一种分布式数据采集和层次化数据分析的方法。这虽然使系统的逻辑结构简单严谨,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系统的分布性、智能性与实时响应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动态建立的层次化结构,并提出了对其运行进行支持的基本方法体系;引入了对手思维状态模型,实现了建立在多Agent合作关系上的协同检测;对传统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有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SAN中的分布式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当今关于在SAN中的互斥机制的研究,认为将互斥信息完全分布到共享设备和各个互斥节点上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存的一个分布式锁机制使用双链表组织SAN中的各节点,因此具有节点间传递消息效率低的缺点.为此提出了一种网状结构,并给出了它的相关算法和容错设计以及性能分析.通过模拟实验证实了使用网状结构来组织节点可以大大提高消息传递的效率.网状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广播消息但又信息分布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14.
基于Java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开发机制-RM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单机系统到C/S结构的盛行,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已经发展到了如今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在分布式计算中,Java的RMI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文章首先从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发展历史入手,深入探讨了RMI的相关概念以及通信结构,最后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论述了如何编写RMI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5.
数字商品非法复制和扩散的监测机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在Internet电子商务环境下,数字商品很容易被非法复制和扩散,使商家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无疑会妨碍电子商务健康而有序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数字水印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注册的数字商品非法复制和扩散的监测机制;可完成包括正文、图像、和音频等制品在内的各种数字商品的注册、重构、搜索和检测等功能。该机制不但可用于数字商品非法复制和扩散的监测,还可用于非法复制和扩散跟踪,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The virtual waiting time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a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a controller distributing work to servers of different speeds. The servers are 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a distributed system without feedback. The virtual waiting time technique is shown to minimize the average completion time for a job distributed by the controller. The virtual waiting time technique does not depend on any arrival distribution and is applicable to any service time distribu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chnique is examined for different arrival and service time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istributed algorithm for solving coupled problems with chordal sparsity or an inherent tree structure which relies on primal–dual interior-point methods. We achieve this by distributing the computations at each iteration, using message-passing. In comparison to existing distributed algorithms for solving such problems, this algorithm requires far fewer iterations to converge to a solution with high accuracy. Furthermore, it is possible to compute an upper-bound for the number of required iterations which, unlike existing methods, only depends on the coupling structure in the problem. We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our proposed method using a set of numeric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18.
在资源广域分布的环境中,数据复制和定位是提高数据访问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自适应复制定位机制(ALM),该机制基于复制定位信息分发和网络缓存思想,采用分层的分布式复制目录系统和软状态协议实现。其中,复制目录系统分布存储复制定位信息,软状态协议分发复制定位信息及其改变。因此,ALM具有很好的分布性和自适应性。ALM在复制目录的设计中引入了Web缓存的功能,使得ALM较其它机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Puder  A. 《Software, IEEE》2004,21(4):17-19
The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is a specification for creating, distributing, and managing distributed program objects across a network. Both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and X/Open have sanctioned CORBA as the standard middleware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ted objects. CORBA wa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support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s, different vendors' products, and several popular programming languages. MICO is an OSS implementation of CORBA. Inspired by the GNU project, the name "MICO" stands for "MICO Is CORBA". MICO has evolved into a mature open source project, with close to a half million lines of source code contributed by more than 150 programmers. The author discusses MICO's internal architecture and then offers a few guidelines to choose the right CORBA implementation for your purposes.  相似文献   

20.
《Computer Networks》1999,31(11-16):1215-1229
Traditional techniques for a distributed web server design rely on manipulation of central resources, such as routers or DNS services, to distribute requests designated for a single IP address to multiple web servers. The goal of the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Web server (DCWS) system development is to explore application-level techniques for distributing web content. We achieve this by dynamically manipulating the hyperlinks stored within the web documents themselves. The DCWS system effectively eliminates the bottleneck of centralized resources, while balancing the load among distributed web servers. DCWS servers may be located in different networks, or even different continents and still balance load effectively. DCWS system design is fully compatible with existing HTTP protocol semantics and existing web client software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