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五轴数控侧铣加工主要依靠刀轴矢量姿态变化来完成的特点,对侧铣加工中的刀具半径补偿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补偿方法.该方法应用在工件坐标系下,与具体的机床类型无关,充分考虑刀轴矢量可变的各种加工情形.算法包括一个加工块内的半径补偿、拐角类型的判别公式、内拐角和外拐角处的过渡处理方法.文中对补偿方法进行了误差理论分析,并结合加工实例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补偿算法能够满足系统加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非可展直纹面五轴侧铣加工的问题,分析了非可展直纹面几何特点,根据等距映射下的极差不变性,提出了一种计算非可展直纹面叶片五轴侧铣刀位数据的新方法。以刀具包络面与设计曲面之间的整体误差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圆柱铣刀侧铣非可展直纹面的刀位计算方法,运用四点偏置法确定初始刀位,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初始刀位进行优化,建立刀轴矢量偏转模型进一步修正刀位以减小过切误差。通过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加工误差。  相似文献   

3.
在对粗糙集模型中的基于容差关系的ROUSTIDA算法和基于量化容差关系的VTRIDA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量化容差关系和限制容差关系的数据填充方法 VLTA(Valued and Limited Tolerance Algorithm)。VLTA算法克服了ROUSTIDA算法在无差别对象属性值发生冲突情况下无法对相同属性进行补齐的缺陷,改进了VTRIDA算法对容差关系不合理的量化定义。实验表明,VLTA算法填充结果准确率更高,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
5.
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的集对粗糙集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富春 《计算机科学》2005,32(6):124-128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软计算工具,在人工智能及认知科学等众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目前也有了多种扩充方法,如基于容差关系、基于相似关系和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等的扩充。但是,这些扩充也都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用集对分析的方法,定义了一个集对α相似限制容差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的集对粗糙集模型。这种模型是限制容差关系的扩充粗糙集模型的推广和改进,既保留了原有扩充模型的优点,又可以通过对相似程度α的调节和控制,在保证这种容差类划分的准确性的同时,增加了其灵活性,更适于大型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侧铣加工中铣刀的形状确定和运动路径的规划问题.利用旋转曲面铣刀和设计曲面呈相切关系的事实,将一个铣刀的刚体运动描述为一个带约束的优化问题并给出求解方法.该方法以用户交互给出的一个线段作为铣刀轴的初始位置,通过计算铣刀的最优刚体运动生成一个轴线段的运动序列,并再通过对旋转曲面的经线做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一个旋转曲面铣刀.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得到的刀具的运动生成的加工曲面与设计曲面具有较小的逼近误差,从而提供了一种铣刀运动路径优化算法的初始化方法,对提高已有路径优化算法的效率和结果的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可以首先进行完备化处理,然后再对所得到的完备信息系统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进行约简。但是,这种处理往往会改变原始系统的相关信息。为此有必要直接对不完备信息系统进行处理。论文在分析不完备信息系统已经存在的容差关系、非对称相似关系及限制容差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相似度的概念,对限制容差关系进行改进,从而得到基于相似度的限制容差关系模型,能够更灵活地处理不完备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曲率线在微分几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曲面分析中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可展曲面是曲面造型中最简单也最常用的一类曲面,目前大部分工作都是研究在给定曲面上寻找或者计算曲率线,而其反问题研究工作较少,为此,提出一种插值曲率线的可展曲面构造方法,并进一步将它应用到曲面造型中。方法 利用Frenet标架表示直纹面的母线,根据曲线为曲面曲率线以及曲面可展的充要条件,得到直纹面的母线需要满足的关系式。并引入控制函数控制曲面的形状。结果 给出了以给定曲线为曲率线的直纹面可展的具体表达式,根据可展曲面分类分析了设计曲面为柱面、锥面和空间曲线切线面的充要条件,并给出了两个代表性的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一般参数曲线,对分段参数曲线也是有效的。结论 利用构造性的方法给出了插值曲率线的可展曲面的具体表达形式,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汽轮机叶片五轴数控加工的一种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汽轮机叶片五轴数控加工的实用方法 ,对于叶背和叶盆采用中凹盘形铣刀 ,基于密切曲率法给出优化刀位轨迹的计算方法 ;而对于进、排汽边圆弧采用无干涉侧铣加工方法 ,根据误差估算自动进行刀位排布 .通过这两种加工方法的有机结合 ,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 ,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对于汽轮机叶片多轴数控加工具有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1.
高进伟  张立强  周波 《软件》2020,(4):203-206
针对圆锥刀侧铣非可展直纹面,采用传统两点偏置法误差分布不均,加工质量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使两点偏置法中的一点固定在设计曲面一直母线一端,另一点在直母线上滑动,计算对比每个位置处的误差,得到最优误差下的第二点的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加工误差由单一的过切误差或者欠切误差转变为过切误差与欠切误差相间分布,显然这样可以提高设计曲面的加工质量,并且该方法更加适用于分片侧铣中。  相似文献   

12.
型腔高速铣削刀轨生成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常规的环切刀轨生成算法基础上,设计了型腔高速铣削加工刀轨生成算法.对刀轨的拐角进行了平滑处理,实现了相邻刀轨环之间的光滑曲线过渡,避免了刀具运动方向的急剧变化,可使切削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Five-axis NC cylindrical milling of sculptured surfaces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In theory, the five-axis numerical control (NC) machining of sculptured surfac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acing milling and cylindrical milling (or side milling). In general, the first one, using flat-end cutter, is suitable for the machining of large sculptured surfaces, e.g. the blade of hydraulic turbine, whose binding relations with drive surface (DS) and check surface (CS) are simple, and the second one, using cylindrical cutter, has wide applications for the milling of small and middle dimensional surfaces whose binding relations with DS and CS are more complex, such as the milling of integral turbine wheels. In practice, the second one suffers more difficulties than the first one, which are mostly related to gouge avoida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and tool strength.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 and analytical geometry, describes research on algorithms for the toolpath generation of five-axis cylindrical milling of sculptured surfaces with cylindrical cutter. The approach includes (a) single point offset (SPO) algorithm, and (b) double point offset (DPO) algorithm for the cutter location data (CLDATA) calculation of five-axis cylindrical milling.  相似文献   

14.
组合曲面参数线五坐标加工刀具轨迹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组合曲面间拓扑关系的建立方法.通过对曲面相邻边界及相邻角点拓扑信息查询,完成刀具路径的合理组织;针对目前在给定加工精度时确定参数增量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等参数线的走刀步长追踪法,并对曲率半径趋于无穷大的情况及直纹面加工的情况进行单独处理,保证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组合曲面加工中刀触点、刀位点的计算以及刀具轨迹的合理化组织。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个无跳刀的轮廓平移刀路轨迹优化算法.根据刀路环之间父环和子环关系,提出“刀路环树”的概念,将加工刀路的一次环切定义为一个“刀路环向量”,并将刀路环的各个属性定义为刀路环向量的分量.根据无跳刀轨迹的要求,针对刀路环树的各个刀路环向量进行遍历,以获得了一个无跳刀的轮廓平移刀路轨迹算法,并通过与其他算法比较,证明该算法无跳刀、无重复切削,并且可以自动执行.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绘制曲面型房屋建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提出了一个主要解决房屋建筑中直纹曲面的计算机造型方法,为此,对这些曲面的几何性质作了分析,并结合流行的三种绘图软件进行试验;然后介绍每一种软件的造型方法,并作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rategy to generate interference-free tool paths for machining sculptured surfaces. The strategy proposed here is first to determine the tool path topology. The values of the step length and the path interval are then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achining tolerance requirements. After detecting and eliminating the tool interference, the interference-free tool path is gene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actual cutting tests.  相似文献   

18.
测量点数据等残留高度刀具路径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计算几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刀具路径算法.首先分别以刀具半径值和残留高度值为等距距离,通过等距计算求出等距点集和残留高度点集;然后以前一行刀具路径为中心构建刀具包络面,并求出刀具包络面与残留高度点集的交点,即过渡点集;最后通过求以过渡点集为中心的刀具包络面与等距点集的交点,得出相邻行刀具轨迹,依次递推,求出所有的刀具路径行.针对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欠切问题,给出了应用密切圆追踪的边界处理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等间距刀具路径生成方法进行比较表明,应用文中算法解决针对测量点数据的数控加工刀具路径生成问题,可缩短刀具路径长度,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9.
考虑几何约束的AUV回收路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3次B样条的曲率连续特性和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特性,提出了一种适合欠驱动AUV(自治水下机器人)的回收路径规划方法.算法给出连接始末位置的光滑3维路径,适用于AUV回收的归航阶段,能够保证AUV以合适的姿态进行后续的导引对接.首先,分析了AUV的欠驱动特性带来的几何约束问题,包括任务终端约束和运动约束.其次,根据B样条曲线的特性确定通过选取控制点序列来给出3维路径曲线的思路.第一步采用样板的方式确定一部分控制点使曲线满足终端约束条件,第二步将AUV的回转和升沉运动约束写入遗传算法,通过对解空间的启发式自适应搜索确定中间控制点,两部分控制点所决定的曲线满足所有的几何约束条件.最后,针对路径的生成和跟踪,设计了半物理动力学仿真试验,从几何的角度对比AUV航迹和路径.结果显示,路径与AUV的运动能力具有很好的匹配特性,能够保证跟踪结束时AUV的位置和姿态满足导引对接阶段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