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君青  陈鸣  胡超  张国敏 《软件学报》2016,27(S2):35-42
当前WiFi园区网络存在移动通信范围有限、主机地址配置受限等问题.软定义移动组网的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实现无线接入点的可编程性,其在实际部署中需要使用专用的接入点设施.以单跳有设施网络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园区WiFi网下软定义移动通信方案,为移动主机访问本地资源提供免配置接入和移动通信支持.其中,网络设施选择OpenFlow网络,普通接入点直接连接OpenFlow交换机.控制器负责分发包含接入位置的流表项,为移动主机提供基于名称的路由转发,并主动调整通信流的返回路径.目前已经完成系统原型开发,进行了移动通信实验,测量和分析了不同配置下的网络可用带宽和切换时延.实验结果表明,该组网模式可以实现主机的移动通信,主机网络配置和OpenFlow交换机性能对切换时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基于快速切换的代理移动IPv6路由优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代理移动IPv6移动节点(MN)切换后重建优化路径时延较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切换的路由优化方案。新方案通过在MN快速切换过程中由旧移动接入网关提前发起路由优化,实现了优化路径的快速重建。性能分析表明,新域内路由优化方案比局部移动锚点发起的路由优化方案减少了21.7%的路由优化平均费用和45.4%的路由优化状态建立时延;新域间路由优化方案比现有域间切换及路由优化方案减少了72.2%的路由优化状态建立时延。  相似文献   

3.
移动且不需要改变IP地址是移动IPv6的关键所在,而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就在移动过程中的切换。如何降低切换延时是衡量移动IPv6切换性能的标准。为此,针对移动主机在外地网络内的频繁切换已提出层次移动IPv6,用以降低时延,针对二层网络触发的切换预期已提出移动IPv6快速切换。本文提出一种以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FHMIPv6)为基础的改进方案,首先针对快速切换的链路层时延引入缓存机制,然后主要针对域间切换MAP无法减少注册时延的问题,引入功能路由概念,提出最优功能路由算法,以减少切换时延和丢包率。实验分析表明,相比层次型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法,该方法有很大程度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移动IP技术使移动节点可以用一个永久的IP地址连接到任何链路上,但是也带来了三角路由的问题.路由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仍未能很好地解决.介绍了移动IP的工作原理、"三角路由"的成因,对移动IP技术中的几种路由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并引入了安全机制.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三角路由和移动节点频繁切换所带来的延时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代理移动IPv6(PMIPv6)中域内切换时延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MA的域内切换路由优化方法。在新方法中,当移动节点链接到的新的移动接入网关向LMA发送代理绑定更新(PBU)消息后,LMA向相关的移动接入网关回发通信绑定更新(CBU)消息。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实现了切换后由先前的优化路径平滑且快速地过渡到新的优化路径,从而新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切换时延同时降低了切换路由优化过程中包传递发生乱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移动IPv6标准比移动IPv4在移动性、安全性、扩展性和路由效率等很多方面有了明显改进,成为解决移动IP潜在的最优方案之一。而切换是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之一,透明、平滑、快速的网络切换是保证移动节点在移动过程中保持不间断网络连接的基础。该文基于Linux系统建立了移动IPv6实验床,对其MAC层、IP层切换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根据对比实验研究,得出无线网络ESSID和频道等因素对切换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各主要切换步骤的时延分布,提出了改进切换性能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代理移动IPv6移动节点发生域内切换时,存在着重建路由优化路径时延长、切换开销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路由优化方案.在移动节点即将发生域内切换时,由新接入的移动网关发起切换,减少了切换过程中本地移动锚点的参与,在移动节点接入新网络之前完成优化路径的建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案在切换时延和切换开销方面的性能优于原有的代理移动IPv6域内路由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载自组织网络在城市道路车流量大的情况,车辆在不同的路边基站之间频繁地进行上下文切换,从而导致IPv6的移动性支持协议切换时延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移动路由的快速切换方案。采用代理移动路由在3G/WiMAX通信域的切换触发其它802.11p通信域内的车辆发生切换的方法,来达到宏切换与微切换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实现批量式快速切换。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较现有方案提高了切换效率,减小了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9.
卫星移动通信网络切换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网络在实现全球移动通信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切换方案对于控制低轨卫星网络通信时延,提高卫星网络服务质量和链路带宽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星地链路切换和重计算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轨移动通信卫星链路切换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卫星链路切换算法有较小的端到端时延、较好的稳定性和可定制性.  相似文献   

10.
三角路由和路由优化都应用于移动IP,而在MIPv6中默认采用路由优化方式;三角路由控制开销少,但是没有优化路径,路由优化尽管优化了路径,但是也引入了很多额外的开销.本文在分析两者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影响路由开销的几个重要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提出以网络切换控制开销与数据传输开销的比值为参考,选择较好路由策略的方案.理论分析和模拟表明该方案能显著减少控制开销和提高路由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移动IPv6网中,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产生切换,由此产生的延时和丢包问题限制了移动IPv5的应用。可见,移动IPv5切换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概述了移动Ipv5切换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几种基本的改进切换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三种针对时延改进的切换技术进行时延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三种改进的切换技术确实能有效减少切换时延,从而提高切换性能。其中,层次型快速切换是最能减少切换时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晓  戎璐  王平  张健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1):4240-4243
为了减少时延、增加数据传输率,根据业务自适应特征,引入两种触发切换需求,分别从测量控制、切换判决和切换执行三方面对3GPP规范的LTE切换过程加以改进。根据基站邻居列表缩小测量范围,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多参数切换判决,在终端与源基站保持连接时进行与目标基站的同步接入。仿真表明此优化机制减少了切换延时,增加了数据传输速率,并有效地提高了切换效率和全网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作为移动IPv6的一项关键技术,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技术对保证其通信过程中的通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特别是其信令流程,以及各种快速切换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PMIPv6域间切换出现时延较大的问题,基于PMIPv6域内切换和域间切换以及介质独立切换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IEEE 802.21MIH标准的增强型PMIPv6域间切换方法。方法通过L2的方法提前告知移动节点切换目标网络的方法代替L3的网络扫描将切换决策和执行时间点提前,增强网络的无缝切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增强技术能够减少整个网络时延和丢包率,改善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由于快速分层切换技术FHMIPv6将FMIPv6和HMIPv6切换技术结合起来,因此,在层次移动管理模型中部署快速切换时具有两种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可使切换延时进一步减少。文中通过对FHMIPv6的研究发现,其切换过程中DAD重复地址检测过程严重影响了切换性能,因此提出了基于IPv6组播的M-FHMIPv6切换技术。理论分析证明,M-FHMIPv6能有效减少DAD检测过程和各种信息交互的延迟。通过NS2实验仿真进一步说明:改进的M-FHMIPv6方案能减少切换延迟,平滑切换过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线网络的异构化趋势,对WLAN和UMTS形成的异构网络进行扩展,使其包含WLAN, WiMAX和UMTS 3种网络。基于介质独立切换对扩展后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进行仿真建模。评估切换时延、切换期间的丢包数目和网络使用效率,结果表明,链路即将断开(LGD)方式的切换时延小于链路断开(LD)方式,且丢包数较少,网络使用效率随着功率强度门限系数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线网络的异构化趋势,对WLAN和UMTS形成的异构网络进行扩展,使其包含WLAN, WiMAX和UMTS 3种网络。基于介质独立切换对扩展后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进行仿真建模。评估切换时延、切换期间的丢包数目和网络使用效率,结果表明,链路即将断开(LGD)方式的切换时延小于链路断开(LD)方式,且丢包数较少,网络使用效率随着功率强度门限系数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 mo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called the Proactive and Adaptive Handover (PAHO) system. PAHO is an application-level approach that uses SIP to manage client-initiated connection handoff across heterogeneous networks based on the IEEE 802.21 framework with designated user/configuration policy. Unlike conventional systems which make sub-optimal decision when managing connection handoff due to limited awareness of the relevant context for the application/service being delivered, PAHO defines proper interface to inte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as to determine when and to where the handoff and/or codec switching should take place in the event of network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the PAHO approach on an audio/video conferencing session helps reducing the overall handover delay from 10.766 s (on non-PAHO system) down to at least 288 ms, and slowing down the degradation of MOS value throughout the entire experiment in the event of signal degradation as well as network congestion. It is also shown that load balancing among the access points (AP) could be achieved with an improved Information Server (IS).  相似文献   

19.
如何快速查找网内天线接反小区,一直是优化工作的难点.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探讨利用切换量虚拟小区方位角来定性判断小区天线接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