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散射模型的综合改进室内参考信道模型,这种模型是由无限数量的散射体均匀分布在三维空间的一个二维水平面上组成的。推导了电磁信号到达角概率分布函数、功率延迟分布、频率相关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此外,还通过参考模型提出了一种高效的SOC信道仿真模型。结果表明,SOC信道仿真模型与频率相关函数相关,近似于参考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评估室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根据隧道几何尺寸计算出无线电波在隧道中的截止频率,利用路径损耗和多径衰落进行地铁矩形隧道中无线信道的建模,对矩形隧道损耗衰落信道进行仿真,得出存在直射路径和不存在直射路径时的接收点接收信号的电平包络,仿真结果表明AP间隔距离为400 m时,接收强度大于-70 dBm,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铁环境下的信道建模是高铁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利用沪杭高铁实测数据,在奥村模型的基础上给出高铁信道的大尺度衰落模型,在莱斯分布模型的基础上给出高铁信道的小尺度衰落模型。之后,对已构建的模型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研究多普勒频移对信号的基本统计参数、功率谱等方面的影响。最后,通过自动频率补偿技术,解决了高铁中由于高速运动导致高铁通信系统误码率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第三代移动通信信道模型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信道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们通信的质量,为了更好地评估无线信道的性能,首先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信道模型建立了仿真平台;针对频率选择性多径衰落的仿真方法运算量大的问题,在一种新的移动信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抽样延迟的仿真方法,运算量小且容易实现,并根据IMT-2000标准所提供的参数,分别得到了室内移动、室外步行以及车辆移动三种条件下的信号包络,仿真结果表明方法能很好的仿真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从而使得对于3G无线信道性能的评估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6.
根据信道脉冲响应波形,文章对井下UHF宽带无线电波多径信道进行了频域自回归(AR)建模与仿真,证明了频域AR模型在井下多径信道应用的可行性,这为井下宽带乃至超宽带无线通信的信道模型计算机仿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仿真结果表明,频域AR模型只需要很少的模型参数就可给出一个比较精确的信道描述,是信道建模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李翠然  张闻博  吕安琪 《计算机工程》2020,46(5):224-229,239
高铁列车经过山地场景时由于散射体分布不均匀使得无线信号呈现明显的衰落特性。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列车与基站之间的车地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在列车相对基站的不同位置区间内,采用马尔科夫链模拟平均接收信噪比的状态变化,根据高铁山地场景中的路径损耗模型计算得到平均接收信噪比阈值、量化值及信道状态转移矩阵,从而建立有限状态马尔科夫链(FSMC)信道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通过均匀与非均匀划分列车位置范围建立的信道模型相比,FSMC模型均方误差最小,可有效评估列车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临近空间通信平台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构建了一种在Ka波段的信道模型。在Ka波段信道传输中,两类衰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一类是多径衰减,一类是降雨衰减,通过统计分析的理论分别为这两类衰减建立了统计模型,多径衰落采用莱斯分布的统计建模,而采用传输信号的统计乘性干扰模型表征雨衰。通过MATLAB仿结果分析,证明建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从而为临近空间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较为完备的理论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准确地刻画多径信道,提出了任何采样率下的OFDM信道的分数维布朗模型。模型利用OFDM中具有导频符号的特点,考虑多径衰落具有服从Rice或Rayleigh分布的先验条件,从分形学角度出发分析无线信道的分形特性,建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比统计模型更准确地刻画多径信道。  相似文献   

10.
Nakagami信道通过不同的衰落因子m可以仿真不同的信道衰落环境,仿真数据与实际测量值吻合度较高,在信道仿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针对Nakagami信道模型的可信性研究较少,缺少科学的比对验证方法。根据典型Nakagami信道的一阶包络序列服从Nakagami分布这一信道统计特性,提出一种基于Cramer-von Mises (CvM)算法的拟合优度检验方法。使用“高斯+瑞利+直流”组合法建立Nakagami衰落信道模型,得到信道输出序列并从中提取包络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双样本CvM检验算法对包络序列的理论分布和实际分布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实现对Nakagami信道模型的可信性评估。半实物仿真结果表明,与K-S检验、卡方检验和Z检验+卡方检验融合检验算法相比,CvM针对不同m下的Nakagami衰落信道均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同时在可靠性和复杂度方面也具有优势,其对虚警概率为0.01以下的Nakagami衰落信道识别准确率达到92.6%,对样本长度为300 000以上的Nakagami衰落信道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6.4%,而当待检验信道为其他信道时,不存在误识别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道仿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华  袁晓兵  付耀先  刘海涛 《计算机仿真》2006,23(11):129-133,144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恶劣环境和军事领域中。针对无线传感器刚络的仿真也随之而来,大部分仿真重点在路由层和MAC层,研究传感器网络的连通性和网络生存周期,而忽略了物理信道的特征。该文主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殊性分析和介绍了基于OPNET的无线信道模型,给出了必要的数学计箅。通过基于信道接入的分簇算法的网络仿真,验证了无线链路的关键参数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的影响,给出了系统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实际的无线信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色散现象,提出了一种具有抛物线相位特性的无线信道模型,并分析了此种信道模型的频域和时域特征。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信道模型的特征,仿真结果表明了对于信道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实际的无线信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色散现象,提出了一种具有抛物线相位特性的无线信道模型。并分析了此种信道模型的频域和时域特征。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信道模型的特征.仿真结果表明了对于信道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3G系统支持多业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状态马尔可夫模型(Markov)的无线信道容量规划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建立话音业务和其他各类数据业务准确的业务模型,并将每类业务的服务需求映射成对无线信道的实际需求。对呼损率、业务呼叫到达率以及无线信道配置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无线信道容量与业务呼叫到达率的关系,给出了系统扩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封3G系统支持多业务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状态马尔可夫模型(Markov)的无才信道容量规划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建立话音业务和其它各类数据业务准确的业务模型,并将每类业务的服务需求映射成封无才信道的实际需求。本文对呼损率、业务呼叫到达率以及无才信道配置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无线信道容量与业务呼叫到达率的关系,给出了系统扩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强  杨霄鹏  杨栋 《计算机工程》2012,38(9):69-71,75
分析低空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多普勒效应等传输特性,利用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模型,根据信道在停场、航行、近场、过顶 4种不同场景下的特性,分别建立相应的信道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法对模型的可信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信道模型能真实地反映低空无线信道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一个无线网络中信道分配的最大化问题.对该问题的离线版本给出了一个O(n2)时间的算法.对在线问题的一般情况,证明了k-look-ahead算法的下界至少为(k 2)*/(k 1);还给出了一个竞争比为2的1-look-ahead算法.  相似文献   

18.
现有ARQ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解决有线网络(如以太网)上的数据传输问题,但是对于无线网络并没有一个很理想的解决方案,其最大的难点主要在于无线链路上传输数据比有线网络上的具有更大的时延和更高误比特率。本文针对无线信道的特点,对现有ARQ确认方式进行改进,以满足适应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需求。最后,建立了一个仿真平台对协议算法进行了验证。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改进很好的适应了无线链路大时延,高误比特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空时发送分集(STTD)是基于空时分组码(STBC)的一种发送分集技术.本文分析了无线衰落信道的特性,介绍了分集技术,及发送分集的基本思想,阐述了空时码概念,给出了空时码编码设计思想和准则.最后给出仿真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20.
GPRS/GSM网络中的无线信道分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GPRS/GSM移动接入网的广泛应用,有效的信道分配算法在保证网络服务质量中的重要性开始凸现。该文描述了GPRS/GSM移动接入网的信道分配过程,对固定信道分配算法和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用自行开发的GPRS/GSM网络仿真软件模拟语音业务与分组数据业务动态共享信道资源的过程,从而比较了不同的信道分配算法对接入网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在增加系统运算量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支持网络通信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