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疲劳驾驶行为的研究和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伤害是一种致命的灾难,每年在全球无情地夺去大约120万人的生命,而疲劳驾驶在道路交通伤害的原因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对交通安全的危害日益严重。本文针对疲劳驾驶的特点,从驾驶人驾驶行为表现的角度进行建模分析,以区别出疲劳状态下的驾驶,并对以后该课题的发展方向作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众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疲劳驾驶的研究.介绍了疲劳驾驶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对各种基于传感器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分析了目前疲劳驾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通过对当前车载系统分析和汽车驾驶员疲劳驾驶状态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多特征疲劳驾驶检测方案。方案采用高性能嵌入式系统平台与云计算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嵌入式系统采集驾驶员面部图像;然后,将数据传输到Face+ 云计算平台,分析当前驾驶人员身份、年龄与微笑程度;最后,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驾驶员头部位移以及统计眼睛眨动规律,综合三种指标预测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实时监测驾驶员驾驶全过程。当检测到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则通过语音的方式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谨慎驾驶。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检测精度高、实时性强,并且易于和车载系统整合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针对驾驶疲劳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全方位视觉传感器的驾驶疲劳视频检测装置;首先使用全方位视觉传感器采集到驾驶员脸部、方向盘和道路环境的视频信息,接着采用图像识别手段检测各种能反应驾驶员疲劳的因素,如驾驶员的感知疲劳、判断疲劳和动作疲劳,最后根据以上所检测到的信息综合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驾驶疲劳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能有效地减少驾驶疲劳的漏判率和误判率。 相似文献
6.
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可对驾乘者给予一定程度的智能安全保障,避免事故发生。本文所述疲劳检测算法基于人体视觉特征的融合,提出根据嘴巴区域特征点坐标信息来计算嘴部张闭程度的MAR(Mouth Aspect Ratio)算法,并将其与眼睛纵横比EAR表示的眼部疲劳特征进行融合,最后得到MAR/EAR的比值用来度量驾驶员主观疲劳程度,系统实时测得的比值与设定的疲劳度阈值进行比较即可判定是否疲劳驾驶。系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数据的查询资料,我们发现国内外交通事故很大原因是疲劳驾驶。因此需要对疲劳驾驶进行检测,目前一般采用对驾驶员的行为分析或者对驾驶员脸部与眼睛特征进行图像分析,两种方式都不能准确地监测驾驶员的劳累状态。因此本文提出基于脑电波控制疲劳驾驶检测,该方法通过疲劳检测和疲劳消除两个方面对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的疲劳状态进行监控和干预。我们按照文中所阐述的方法进行了实际调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驾驶员所处的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报警系统采用基于TMS230DM642的第二代高性能多媒体处理器,实现了非接触的、实时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系统通过基于肤色信息的方法从获取的视频图像中检测人脸的位置,然后采用基于灰度值的方法精确定位人眼,提取眼睛闭合度,采用PERCLOS的PM80标准,实现对驾驶员疲劳与否的判定。 相似文献
9.
10.
司机疲劳驾驶容易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疲劳状态检测系统的研究成为计算机应用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满足疲劳状态检测系统实时性要求,选择实时性较好的Adaboost算法来识别人眼,采用单位时间内眼睛闭合时间所占的百分率来判断疲劳状态,应用该算法后进行疲劳驾驶训练和识别研究.选择DSP移植方案并将疲劳状态检测算法移植到DSP中.经过实时检测实现的系统基本能满足实时检测疲劳驾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态方程和Hamilton-Jacobi原理,从硬件到软件,设计了机器人机械手臂的关节驱动控制系统。主要任务是使该系统的能耗最小化。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计以温差发电为基础,汽车热源(如发动机,排气管)为载体,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款车载手机充电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温差发电片、LM2577升压稳压电路、AT89C52、MAXl898充电电路和DS2438检测电路等模块组成。该装置通过温差模块直接将汽车余热转换成电能,通过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充电模块对手机电池进行充电。 相似文献
14.
一种主动式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基于被动式防御的网络安全模型及其相关产品如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的应用现状,提出一种全新的防护隔离、扫描诱捕、学习适应和策略更新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克服了传统网络安全模型被动式防御的缺陷,构建集成了专用安全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安全增强平台、扫描诱捕服务器、自适应防火墙和安全部件协调器等最新网络安全理论和技术部件.本文给出了主动式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疲劳或酒后驾驶、压实线突然变道,已成为当今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因此,设计了一种以FPGA为硬件支撑,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的行车安全辅助系统。它能检测及识别交通道路标线,记录并分析行车轨迹,可快速地判断出肇事发生的可能性并做出相应的语音报警提示等操作。通过系统测试,证实本系统的实现将有效抑制肇事于萌芽状态,具有较大社会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