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MANET环境下的缓冲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组间协作缓冲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数据的访问频率,数据缓冲节点到数据源节点的距离、数据的大小和数据的一致性。从缓冲数据的使用角度出发,实现了组间的协作缓冲,使缓冲的数据更合理化,提高了缓冲的命中率。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能显著地减少查询执行的能量消耗,改善查询的平均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
超立方体上基于缓冲机制的无死锁路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强  姚学军  谢立 《软件学报》1995,6(4):240-247
本文研究了超立方体上基于单缓冲和双缓冲技术的无死锁受限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无死锁路径算法.性能分析表明,路径算法的效率和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及算法的复杂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李迅  窦文华 《计算机学报》2003,26(10):1404-1408
DiffServ模型是当前实现IP QoS的体系结构之一,在其实现中,缓冲管理技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DiffServ模型实现的需要,在分析现有缓冲管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QPRED多级主动缓冲管理算法,这种算法在分组分类的粒度上提供了分级的缓冲管理能力,并将每一类分组的缓冲状态引入到了分组丢弃概率的计算中,同时结合优先级因子实现了类和类之间在优先级意义上的公平性.通过分析和仿真,证明了QPRED算法的性能.与现有的缓冲管理算法相比,QPRED多级主动缓冲管理算法更适合于DiffServ模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DiffServ模型中的多级主动缓冲管理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DiffServ模型实现的需要,在分析现有缓冲管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QPRED和VPRED多级主动缓冲管理算法,这两种算法在分组分类的粒度上提供了分级的缓冲管理能力,并将每一类分组的缓冲状态(缓冲字节数或缓冲平均队列长度)引入到了分组丢弃概率的计算中,同时结合优先级因子实现了类和类之间在优先级意义上的公平性,与现有的缓冲管理算法相比,QPRED和VPRED多级主动缓冲管理算法更适合于DiffServ模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由于嵌套循环连接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高速缓存缺失,严重影响了连接查询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冲的高速缓存参数无关的嵌套循环并行连接算法.通过高速缓存参数无关和缓冲技术,提高了连接算法的空间局部性和时间局部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高速缓存优化后的串行连接算法的性能是原来的2倍,其并行算法效果近似线性加速比.  相似文献   

6.
张文辉 《计算机应用》2007,27(6):1472-1474
阴影对提升图形的真实感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平面阴影生成算法,针对平面阴影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利用OpenGL的模板缓冲技术实现阴影裁剪,利用基于截锥体的裁剪矩阵消除假影和反影现象,并利用OpenGL累积缓冲技术实现软阴影。较好解决了平面阴影算法的缺点,程序计算量小、效率高,图形的真实感和场景的可视化效果得以提升,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飞  李冰  张磊磊 《计算机科学》2013,40(Z6):108-111
研究了一种低复杂度、高性能的交换机调度算法——轮转(Round Robin)调度算法及其硬件实现,它是基于缓冲交叉开关交换结构的。缓冲交叉开关交换结构相比于无缓冲的交叉开关交换结构,仅需要简单的调度算法对输入VOQ队列和交叉点缓存输出分别进行调度,这大大简化了调度算法硬件实现的复杂程度,减小了系统延迟。因此,结合轮转算法和缓冲交叉开关交换结构各自的优点,可以设计出高性能的交换机。  相似文献   

8.
缓冲区技术是减少系统对外存访问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分析了Ubase数据库系统缓冲管理器的基本功能,对常用页面替换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最终选择Love/Hate算法代替LRU算法实现了Ubase数据库系统的缓冲管理,降低了系统的开销,提高了Ubase数据库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空间数据通过Intranet或Internet从服务器传送给客户端,由于涉及到大量的空间数据,繁重的网络传输可能成为系统的瓶颈。客户端高速缓存技术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论文提出了客户端缓冲技术应用在分布式空间数据系统中的体系结构;研究了基于重叠区域的客户端缓冲技术在分布式空间数据库中具体应用。并给出适合空间数据特点的缓冲置换算法;同时讨论了高速缓存技术相关高速缓冲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移动Agent系统中的迁移策略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移动Agent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重点阐述了队列管理机制、缓冲管理机制、Java的动态迁移机制和迁移路径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