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分析了相控式消弧线圈与偏磁式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消弧线圈补偿电流的特性,阐述了电网正常运行和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这两种消弧线圈的工作特性,从而得出结论:带滤波电路的相控式消弧线圈有一定的滤波作用,但由于存在滤波电路而使相控式消弧线圈的补偿效果较差;偏磁式消弧线圈既能有效滤波,又能起到很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涛  王建南 《控制工程》2002,9(5):79-81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设计了一套单相接地补偿及选线的微机保护装置,本装置采用三相五柱式消弧线圈,由PWM脉宽电路供电,可实现在线实时调节补偿电流,并有效减小谐波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采用零离电流有功分量及有功功率作为判所。计算简明可靠。该装置通过多次试验,动作迅速灵敏,选线准确,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设计了一套单相接地补偿及选线的微机保护装置。本装置采用三相五柱式消弧线圈。由PWM脉宽电路供电,可实现在线实时调节补偿电流,并有效减小谐波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采用零序电流有功分量及有功功率作为判据。计算简便明了且可靠,该装置通过多次动模试验,动作迅速灵敏,选线准确,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三相五柱式消弧线圈的补偿原理。该消弧线圈在结构上突破了传统消弧线圈的模式 ,将传统的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通过可控硅调节副边电感电流的方法 ,实现对电网对地电容电流的自动跟踪补偿  相似文献   

5.
文章比较了良庄煤矿6 kV系统应用的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2种不同类型的单相接地选线装置的实用效果;分析了6 kV系统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和不同补偿状态下,单相接地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新型GJWJ-IV型选线装置的“时序鉴别”选线原理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6.
分析偏磁式消弧线圈补偿装置的作用及工作原理,介绍偏磁式消弧线圈补偿装置在安钢某220kV变电站10kV系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10kV配电网架空线传输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这种方式利用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因为电容电流参数随配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探讨自动跟踪消弧装置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XBSG-6/50型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由单片机控制,不仅能在电网正常运行时自动跟踪电网的电容电流、而且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也能自动跟踪电网的电容电流.使单相接地电流最小。  相似文献   

9.
概述XBSG-6(10)/40-70型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用途、特点、结构原理,并总结XBSG-6(10)/40-70型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此种产品特色。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配电网中,馈出线分支增多和电力电缆的广泛使用,系统中产生的容性无功对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很大的威胁性,因此对配电网电容电流的大小进行补偿极为重要。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测量对地电容电流难度很大,因此,通过与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对比,比较出有源测量的方法实时测量电容电流具有优势。消弧线圈采用双绕组变压器原理,利用有源逆变技术对变压器二次侧的电流大小精准调节,达到了一次侧电感大小可以线性调整的目的,以便于对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调谐。当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产生时,为了使得接地点残余电流达到最小,采用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调谐的方法,达到了动态补偿的效果。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加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方法的可行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包标记算法是IPv4下追踪DDOS攻击源最多的一种方法,但IPv6下实施困难.由此对IPv6下包标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为有效和安全的部署和实施数据包标记算法,利用IPv6新的特点,并结合标记流标签等字段,提出两种基于IPv6的改进方案AMS-v6和APPM-v6.在IPv4和IPv6协议下设计模型分别对两种算法进行实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IPv6下数据包标记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有效减少重构时间和所需数据包数量,提高重构攻击路径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吕崇耀 《机器人》2000,22(2):148-153
在获得了6-66自由度Stewart 并行机构位姿正解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6-66自由度Stewart 并行机构位姿正解单解存在的条件.数字 模拟结果显示了该条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系统中,对于目标节点的准确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已有的基于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s,DHT)技术的结构化P2P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文件的精确定位.但是这些结构化P2P系统都没有考虑现实网络中节点的异构性,无一例外的都认为每个P2P节点的资源1是等同的,这一点和现实网络相违背.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结合IPv6地址聚类性,同时考虑各个节点资源差异的一种改进寻路效率的P2P系统模型RCchord6(Resource-Considered Chord in IPv6),该模型能够贴合现实网络的布局.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减小P2P系统的寻路延时,提高寻路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专题特写6     
《个人电脑》2005,11(7):183-202
  相似文献   

15.
Volume 6     
  相似文献   

16.
QuarkXPress 6     
《个人电脑》2004,10(3):54-56
  相似文献   

17.
18.
FTCS-6     
《Computer》1976,9(4):16-17
  相似文献   

19.
Volume 6     
Higher-Order and Symbolic Computation -  相似文献   

20.
乔红麟  马跃 《计算机工程》2007,33(18):119-121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提出了接入互联网的需求。移动IPv6的切换性能是保证移动互联网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描述了MIPv6及FMIPv6的切换流程,分析了MIPv6及FMIPv6的切换性能及其切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和归纳了一些优化思想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