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访问控制策略是自动信任协商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介绍了可以运用到自动信任协商中的访问控制模型,并从模型所采用的访问控制策略语言入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在自动信任协商中运用基于语义Web技术的访问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自动信任协商中,访问控制策略规范了用户访问资源的行为从而保护敏感信息与资源,当策略本身就包含敏感信息时,则策略的暴露会泄露隐私信息;而对策略的敏感信息再次进行保护时,则增加了协商复杂性。针对策略保护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RBAM。对策略进行分解,将非敏感策略与域约束归为一类,并使用Agent技术来协商双方的交互,从而达到降低协商复杂度、提高协商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DataLog逻辑描述语言的Herbrand模型为基础定义策略语言,实现访问控制与授权控制逻辑,提出了积极协商策略,以解决信任协商中的多方协商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动信任协商是跨多安全域的实体间建立信任关系的一种新方法,协商策略规定了协商过程中信任凭证和访问控制策略的披露方式。针对目前的研究中没有区分凭证的敏感度的问题,引入凭证权重的概念,设计了一种基于带权重的树的协商策略,采取局部取优的思想,每次在访问控制策略可选的情况下选取最小权重的凭证进行披露,直至协商成功或失败。经证明,该策略安全、完备且高效。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自动信任协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慧  高承实  戴青  张徐 《计算机应用》2008,28(4):892-895
动态规划是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数学方法,可将其运用到自动信任协商中。针对目前有关协商策略的研究中没有区分信任凭证的敏感度和格式的问题,引入披露开销的概念,设计了一种新的协商策略。该策略采用动态规划的思想,基于与/或图建模,分解协商过程,自底向上求解最小开销的凭证披露序列。经证明,该策略是可采纳且高效的,能保障协商的安全性和提高协商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标签树的自动信任协商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冬梅  曾国荪  陈波  鲍宇 《计算机科学》2009,36(12):154-157
网络实体间的信任建立是彼此进行安全交互的前提,自动信任协商为分布式环境下陌生实体的信任建立提供了方法.但现有的信任协商默认协商中访问控制策略正确,而策略本身很可能存在某些问题,导致协商失败.重点分析协商策略的性质,首先针对可能存在的冲突策略、平凡策略等策略不一致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标签树的逻辑证明方法,进行策略一致性的检测,并证明了此证明方法的可靠性、完备性;其次,通过对策略树进行化简以求得最小证书集,并对其进行一次性披露和匹配,尽快达成成功协商,从而避免策略环问题,提高协商效率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安全日志的信任协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协商是一种暴露数字证书与访问控制策略以达到协商双方信任关系的方法.在开放分布的环境中,信任协商为用户提供便捷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存在协商易于失效、用户行为难以跟踪等不足.安全日志提供了一种分析系统过去与现在所处状态的手段.结合安全日志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安全日志的信任协商模型.在该模型中,提出了协商状态的概念.在协商失败时,通过安全日志记录协商过程中的各协商状态,可有效查找协商失败的原因,避免类似的协商失效,同时也有利于对恶意用户行为的跟踪.分析表明,该信任协商模型具有需求低、效率高、易于实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动态开放的系统中.由于Agent间交互存在着不确定性,安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现有的自动信任协商的基础上.考虑主观信任的作用.提出基于信任度评估模型的自动信任协商框架.详细介绍框架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着重讨论基于信任度评估模型的访问控制,以及在信任度评估模型基础上的两种协商对策:基于信任度评估模型的积极对策和基于信任度评估模型的谨慎对策。分别详细介绍采取上述两种对策的协商过程.并结合一应用实例说明基于信任度评估模型的积极对策的协商过程。  相似文献   

9.
马小信  曾国荪 《计算机科学》2015,42(12):220-223, 239
自动信任协商是一种在开放网络环境下陌生实体之间通过披露属性证书建立双方信任关系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信任协商中协商规则描述较为严格、协商成功率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自动信任协商方案,它通过将模糊逻辑引入信任协商,对信任协商规则进行模糊化处理,可以更简单而灵活地描述协商规则,并由此优化协商路径选择。分析表明,这种协商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协商成功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隐藏证书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信任协商是一种通过逐步暴露证书和访问控制策略以确立协商双方信任关系的安全方法。隐藏证书采用椭圆曲线加密的原理,具有极好的安全保密性与数据完整性。本文将隐藏证书引入到自动信任协商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隐藏证书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简称为HCBATN)。该模型使用隐藏证书来携带并传递双方交换的证书、访问控制策略、资源等信息,充分保护了证书、策略的敏感信息以及用户个人隐私;同时具有单轮回证书交换、较小的网络开销、较低的证书保存、较高安全保密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自动信任协商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振松  金海  李赤松  邹德清 《软件学报》2006,17(9):1933-1948
属性证书交换是一种在不同安全域里共享资源或进行商业事务交易的陌生人之间建立双方信任关系的重要手段.自动信任协商则通过使用访问控制策略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规范敏感证书的交换,从而保护了用户的敏感证书信息、敏感访问控制策略与个人隐私,以及提高协商效率和协商成功率.对自动信任协商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调研,对该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归类及介绍.在认真分析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自动信任协商的不足,并指出了自动信任协商继续发展应遵守的原则以及自动信任协商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现有的信任管理技术和自动信任协商技术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一种支持信任管理的协商策略和一种最优化的信任协商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适应信任协商协议。该协议可以实现多协议协商,同时融合了信任管理和自动信任协商系统的优点,能够实现安全域内和跨安全域的信任协商功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13.
自动信任协商是通过逐渐请求和披露数字证书在两个陌生实体间建立相互信任的方法。当前对自动信任协商协商策略的研究,往往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因子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该模型采用MCD策略,通过分析各信任证书的期望因子,当可能的协商存在时,它能披露和请求最小的信任证找到一条成功的协商路径,当协商不可能成功时,尽快的发现并终止它。它能保证在协商的过程中没有不相关的信任证被披露并且不需要暴露双方的访问控制策略,同时通过实验证了明MCD策略是完备的。  相似文献   

14.
汪应龙  胡金柱 《计算机应用》2008,28(7):1795-1797
自动信任协商(ATN)是指通过暴露信任凭证与访问控制策略进行匹配以达到建立信任关系的目的。在开放的分布式环境中,策略一致性管理便于网络用户发现资源,并及时了解访问资源所需具备的条件。当前,自动信任协商中的策略一致性管理由资源方进行维护,这不利于资源被发现,限制了资源的共享,浪费了资源方宝贵的计算资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策略一致性管理方法。该方法设立可信第三方,使用LDAP协议集中管理资源方的访问控制策略,使用通用语言XML对策略进行描述,可有效检测与避免策略更新、删除等所带来的策略不一致问题。  相似文献   

15.
Autonomic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new paradigm for dynamic service integr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in today's ambient networks. Devices and systems need to dynamically collaborate and federate with little known or even unknown parties in order to perform everyday tasks. Those devices and systems act as independent nodes that autonomously manage and enforce their own security policies. Thus in autonomic pervasive communications clients may not know a priori what access rights they need in order to execute a service nor service providers know a priori what credentials and privacy requirements clients have so that they can take appropriate access decisio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propose a negotiation scheme that protects security and privacy interests with respect to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hile still providing effective access control to services. The scheme proposes a negotiation protocol that allows entities in a network to mutually establish sufficient access rights needed to grant a serv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