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俊义 《计算机工程》2010,36(15):12-14
对基于网络编码方案的分组网络(即编码分组网络)的效用最大化问题进行研究。利用网络编码和网络流的对应关系以及组播树分解方法提出单通话编码分组网络效用最大化模型。基于对偶分解理论推导出解决单通话编码分组网络效用最大化问题的分布式次梯度投影算法,找到一个有效的Lipschiz常数从而得到算法收敛的充分条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很少创新是一进入市场就被立刻采用的。当具备采纳创新技术所需的财务条件时,企业主要考虑何时及如何配置各资源比例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这是一个多阶段有限理性的决策过程。本文提出运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定量计算,解决了企业在创新技术决策采纳过程中资源权重配置的问题,通过虚拟企业实证为企业决策优
优化采纳提供了可行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的分布式最优覆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最大化目标覆盖的生命期,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自组织的特点,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分布式最优覆盖算法,引入关键目标的概念,设计基于目标覆盖能量的能量效用函数,在关键目标优先和能效优先的原则的基础上设置节点等待时间,建立节点等待时间自适应调整的机制.实验表明该算法网络生命期延长20%左右.算法复杂度低,效率高,可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能量受限的无线传感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相关链路容量约束的源节点速率效用与链路能耗联合优化模型。针对传统对偶次梯度算法在分布式求解时存在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多步加权加速梯度方法,利用过去迭代计算历史信息来加快拉格朗日乘子的更新速率,从而快速取得速率效用与链路能耗的联合优化解。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加速梯度方法取得了比对偶次梯度算法更快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县域各煤矿运销管理为范围,研究了现代化的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具体分析基于IP分布式煤炭运销监控平台的原理、、设计原则及实现的开发路线,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高可靠性及性价比高的特点,符合我县煤炭运销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现有基于效用的无线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大多未考虑网络整体效用最优的问题,只关注基站内的资源分配最优化,没有将基站选择问题与基站内资源分配问题相结合。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效用的多基站协作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将无线网络资源分配划分为2个阶段,即基于拥塞度选择基站与基于边际效用实现基站内的资源分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268次基站选择中,该方法与效用最优的基线方法有218次相同,占81.3%,但其平均用时只有0.066 s,远低于基线方法的0.926 s,从而验证了该基站选择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基站内资源分配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效分布式算法设计是保证无线传感网络性能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容量约束的无线传感网络效用最大化问题模型。针对传统一阶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步长选择敏感等缺点,文章设计了具有二阶收敛速度的快速分布式牛顿算法。研究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与传统一阶算法交互几乎相同信息的情况下具有二次收敛速度,算法迭代次数和运行时间改进了近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网络应用广泛, 其性能与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密切相关. 致力于拥塞控制与多径路由的跨层优化, 以实现在链路容量受限和节点能量受限情况下的无线传感网络效用最大化. 针对对偶次梯度算法具有收敛速度慢与信息交互量大等缺陷, 设计了具有二阶收敛性能的分布式牛顿算法来实现网络效用最大化. 通过矩阵分裂技术, 实现了只需单跳信息交互的牛顿对偶方向的分布式求解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 分布式牛顿算法的收敛性能显著优于对偶次梯度算法.  相似文献   

9.
对医疗费用的异常检测做出一个分析方案。通过SQL Server 2008挖掘平台,利用期望最大化数据挖掘算法,结合小概率事件原理对医疗费用是否异常做检测分析,并把结果通过报表展示出来。该方案能够对医疗费用数据从总体上进行挖掘,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并且为医疗异常费用的稽查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智能电网效用比例公平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智能电网中不同用户需求下的效用不公平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所有用户需求的效用比例公平优化模型,采用对偶-梯度投影算法求解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此优化模型能够使所有用户效用得到比例公平优化.  相似文献   

11.
TCP Reno can be regarded as a distributed algorithm over the Internet to maximize aggregate utility subject to capacity.The equilibrium reach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many competing TCPs,each implemented only on th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computers,is effectively maximizing an objective function for the entire network.In this paper,a new utility function is derived for TCP Reno under the precise end-to-end drop probability.The results show theoretically that the TCP Reno model proposed by Kelly [1] is reasonable.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2.
TCP Reno与TCP Vegas竞争性分析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对TCP Reno与TCP Vegas的竞争进行分析的嵌入式马尔科夫模型。该模型不但能对Reno和Vegas的慢启动阶段、拥塞避免阶段和快速重传/快速恢复阶段进行精确的描述,还能对在一个窗口内发生多次丢包对性能的影响进行区分。此外,该模型还能方便地扩展到延迟确认和NewReno的情况,以及多个流并存的情况。对于网络中流的规模较大时,提出了一种Monta-Carlo模拟算法。用NS-2仿真软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文的数学模型的平均误差不超过6%,使用Monta-Carlo模拟的平均误差不超过8%。  相似文献   

13.
Its more refined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s, also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round trip delays, allow TCP Vegas to outperform the more widespread TCP Reno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ly on the packet loss detection, in a number of network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se mechanisms make TCP Vegas less aggressive with respect to TCP Reno; thereby TCP Vegas sources show high weakness in taking the available bandwidth when competing with other TCP Reno sources. This is a major reason that hinders the spread of TCP Vegas among Internet users. In this work, after a preliminary analytic study about the limits of TCP Vegas in mixed network environments, we describe a new adaptive mechanism for TCP Vegas, called TCP NewVegas, designed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eve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scenarios. The large number of simulation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show that TCP NewVegas guarantees good performance even in mixed network environments, without canceling the desirable features (e.g. fairness) that TCP Vegas exhibits in homogeneous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4.
TCPreno采用aimd窗口调节策略,在Internet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它存在了诸多不足,其中md就使得带宽资源利用率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本文提出了一个TCPreno的改进算法,使得在拥塞避免阶段保持一个良好的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TCP reno采用aimd窗口调节策略,在Internet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它存在了诸多不足,其中md就使得带宽资源利用率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本文提出了一个TCP reno的改进算法,使得在拥塞避免阶段保持一个良好的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郑岩  熊齐邦 《计算机应用》2004,24(11):13-15
TCP吞吐量方法测量端到端可用带宽不但适用范围广,而且可以做到测量结果的高效、准确。但也可能引起网络路径上流量占用和网络抖动问题。文中以一种测量效率和网络性能兼顾的思路对TCP吞吐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通过实际网络路径上的测量,证明方法准确,并有效提高测量时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Ke  Cheng Peng   《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7,30(18):3778-3786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s of TCP Veno with the queue management of RED (Random Early Detection). We develop a fluid-flow model to describe the behaviors of TCP Veno in wired/wireless networks. This model is further linearized to study TCP Veno’s stability issue through the linear feedback control theory. The analysis points out how the RED queue oscillates under different network parameters such as link capacity, round-trip time.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to validate our theoretical analysi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we are able to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uning RED parameters to stabilize the router queue, and improve the co-existence between TCP Veno and TFRC (TCP-friendly Rate Control) flows.  相似文献   

18.
张峰  郑林华  王娟 《微处理机》2007,28(1):70-71,74
简要分析了TCP协议的拥塞控制机制,指出在网络中存在较大反向业务流时会对TCP业务产生严重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对TCP拥塞控制机制的3种拥塞控制算法:Reno算法,SACK算法和Vegas算法在存在大量反向业务流情况下的表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性能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改进设想,为解决TCP拥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TCP拥塞控制解决方法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探讨了网络拥塞出现的原因及其一般解决方法,并主要对TCP的塞控制策略做了较深入的研究,阐述了在TCP网络中处理拥塞的几种算法。通过对原理的分析和性能的比较,指出了在目前网络实现中可以优先采用的拥塞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功能强大的网络仿真软件Opnet,分析了其仿真特点和功能,重点讨论了如何使用Opnet进行网络建模。结合TCP拥塞控制的实例,介绍了基于Opnet的TCP拥塞控制仿真的建模方法、业务应用配置以及各种网络参数的配置,并分析了各种网络环境参数对网络性能和仿真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