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格环境中一种有效的Web服务资源组织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Web服务资源的有效组织与获取是网格计算中的关键性问题.基于OGSA(open grid service architecture)框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网格Web服务资源组织体系模型,它将Web服务资源的逻辑结构与物理资源组织分开,以层次结构的Web服务解析系统(Web services name system,WSNS)来进行Web服务资源查找与定位,以区域自治系统(area autonomy system,AAS)来进行Web服务资源的维护.详细描述了该模型的实现机制、组织协议与数据结构.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对原型系统的模拟表明该模型是合理而有效的:它可以在较小开销下获得较满意的资源组织与定位性能,能适应网格Web服务资源的异构、复杂与动态性、多级的负载平衡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在分布式结构环境中,Web CIS在互联网上的负载变得日益拥挤,且这种现象是动态发生的.要使Web空间数据挖掘能正常工作,首先要解决负栽平衡.结合智能Agent在分布式领域的应用的有利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智能Agen的Web空间数据挖掘中有效负载均衡模型模型.实践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提高查询速度和保持全局网络负载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3.
一种有效负载均衡的分布式WebGIS体系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分布式WebGIS现有的几种计算模型的特点,从负载均衡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Agent的混合式计算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空间信息处理任务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均衡问题,对空间信息处理功能进行合理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及保持全局网络负载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4.
体育信息化系统具有时间性和突发性等特点,访问负载难以达到均衡,因此对系统性能和服务质量等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针对体育信息化系统的以上需求,提出了基于网格服务自动迁移的负载均衡解决模型-STLBM,可以有效提高体育信息化系统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该模型首先将服务迁移技术引入到体育信息化当中,提出了这类系统的负载衡量标准,并进一步给出了基于负载阀值的迁移策略,通过网格服务的迁移和复制,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从而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使用.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明显均衡体育信息化网格各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内容的Web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Internet的普及为人们的工作带来许多方便,人们通过它获取信息或者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一个成功的Web站点面临不断增长的访问量和日益复杂的内容处理的挑战。这一切似乎都集中到如何扩充Web站点的处理能力上。早期依靠更高处理性能的服务器系统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显得笨拙而昂贵。人们开始寻找更加灵活而廉价的技术手段。一些站点采用镜象(mirroring)的方式,在多个服务器上复制相同信息,以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Web GIS的瓶颈问题,引入了基于请求分配器的服务器集群和代理技术,提出了访问Web GIS服务的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的方法,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消除了Web GIS网络瓶颈,提高了Web GIS的数据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7.
Web服务是一个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型,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文中分析了当前Web服务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OWL-S的Web服务体系结构,并给出在新型Web服务体系结构下的服务发现和调用机制,实现了Internet环境下的动态查找、合成和动态绑定,有效地支持Web服务的动态组合和协调。  相似文献   

8.
分析Web服务器集群技术,研究负载均衡算法,提出基于临界加速递减的一致性哈希负载均衡算法CHMDC(Consistent hash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Multiplicative Decrease in Critical area)。一方面,该算法采用了加权一致性哈希算法,引入了虚拟化的设计思路,采用虚拟节点进行真实服务器节点分配;另一方面,该算法提出了基于请求反馈时间计算机服务器节点负载率的方法,引入了临界因子的概念,采用了临界因子加速递减来防止服务器过载。通过实验测试证明,该算法应用于Web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9.
党伟超  白尚旺 《微机发展》2007,17(5):195-198
Web服务是一个新的分布式计算模型,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文中分析了当前Web服务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OWL-S的Web服务体系结构,并给出在新型Web服务体系结构下的服务发现和调用机制,实现了Internet环境下的动态查找、合成和动态绑定,有效地支持Web服务的动态组合和协调。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服务器负载均衡算法多只针对选择一台服务器提供所有服务,不能满足服务组合需要选择一组服务副本的情况。针对整个集群系统拥有多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具有多个服务副本的服务查找与组合的路径选择和负载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负载变化的分布式负载均衡路径算法LCNA(Load Changes of Notes-considered Algorithm)。LCNA算法以基于DHT的路由算法来建立集群系统的服务列表和路由转发列表,以服务器节点的动态负载变化作为测度进行服务节点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LCNA算法能有效提高多服务副本环境下应用的整体性能,具有良好的负载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种可扩展的Web Service QoS 管理框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Web Service是目前研究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的技术之一.随着Web Service的广泛应用,研究者们普遍认识到,服务的非功能属性,即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是面向服务的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者们尝试从多个角度对QoS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然而,现有工作普遍关注基于QoS的动态服务选择和组装等上层应用技术,而对于如何获取、存储、度量QoS等基础支持技术研究较少,而这些基础性工作对QoS相关的研究工作具有显著的重要性.此外,不同应用领域对Web Service QoS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有一套灵活的机制支持在QoS模型定义、QoS度量方法、QoS信息采集等方面体现出的领域特性.针对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可扩展的Web Service QoS信息管理框架,详细分析了该框架涉及到的重要方法与核心技术,并给出了该框架在北京大学软件构件库系统中的设计决策和方案.最后,介绍了文中框架在一个863计划项目中的应用实例,该实例展示了用户根据其应用的领域需求对本框架进行扩展并进行Web Service QoS管理的方法,从而验证了本管理框架的可扩展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Web Service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它是利用通用的数据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来实现服务的访问.本文基于Internet和Web应用的最新发展,研究Web Service体系结构框架,并介绍其主流协议和应用开发环境,旨在为新型Web应用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周娟  李蜀瑜 《微机发展》2011,(2):127-130,135
在Web服务发现过程中,不同的用户希望根据自己的情况或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服务选择,如何提供满足用户服务质量(QoS)需求的服务是语义Web服务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OWL规范定义了一个QoS元模型——OWL-QoS,并将其应用于Web服务描述当中。根据提出的QoS元模型给出了一个基于QoS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并从基本描述、IOPE、QoS三个层次实现了服务匹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服务匹配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种面向服务网格的通用框架及服务访问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格资源的表示、组织、部署、发现、创建、使用和撤销是网格计算的重要研究问题,随着Webservices技术和服务网格理念的逐步成熟,以“服务”的方式来包装网格资源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并得到了网格界的一致认同。由于网格资源的“充足性”及“共享性”,采用池的方式来组织网格资源,以及把网格资源包装成服务,是一种很合理的方式。用户对网格的一次访问过程包括访问场景的创建,访问的实施,以及实施完成后的撤销,具有生命期的特征,而这正是虚拟组织所具有的功能,基于虚拟组织来设计服务访问模型是很合理的。基于物理资源池、服务池以及虚拟组织的思想,文章提出了面向服务网格的通用框架模型及服务访问模型VSP,VSP模型被用于指导HowU信息处理平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Web services registries are a cornerstone for the emerging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and constitute a critical resource for Web services. We systematically illustrate and evaluate current registries and compare different approaches regarding their architectures and data models in the context of two views: the human and Web service based views. We use these views to show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and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t abstractions when comparing Web service registries. The human view on Web service registry architectures is illustrated with the help of a case study. The Web service view on Web services registry architectures is illustrated from a software-service point of view. The data model of Web service registries is described in detail from a machine based view. The corresponding human view is described from an abstract level. Web service publishing and discovery are compared from a human and a Web service based view. Finally, we present a working example that uses our methodology to compare different Web service registries and to explain the different view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Recommended by: Dimitrios Georgakopoulos  相似文献   

16.
基于Pi演算的Web服务组合过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Web服务的编排、验证、部署角度提出了基于Pi演算的Web服务组合过程框架,说明了这个框架中每一步骤涉及的理论和工具应用。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框架中人工参与较多形式化验证环节提出了其向自动化、可视化方向发展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Internet的发展,Web服务得到广泛应用,如何选择满足用户非功能性需求的Web服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WSDL的Web服务QoS管理框架,引入多维QoS对Web服务的QoS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定义Web服务的多维QoS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基于WSDL实现了Web服务的QoS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网格服务器的性能,研究和设计了基于分配器的网格服务器性能优化系统,并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集群式网格服务器.该原型系统能够集成多个网格处理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提供一个单一映象的网格服务.在这些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平衡,并通过分配器统一对外提供网格服务.测试并分析了CGSS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分配器的性能优化能够显著的提高网格服务器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应用负载平衡技术增强Web服务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洪波  郑纪蛟 《计算机工程》2000,26(10):186-184,187
该文简要分析了影响Web服务性能的因素,对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中Web服务器负荷过载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采用负载平衡器,并给出了一个负载平衡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