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提出面向任务集成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体系结构,组成一个由分布式黑板协调和组织的多智能体系统,具有自组织、自适应的特点.应用离散事件系统的监控理论,建立单个智能体的DES模型,给出其满足一定运行指标的监控器,并证明整个系统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自主移动机器人集成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异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机器人集成环境——Robix,它提供用户简单的通讯模式,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进程间通讯,同时提供对实时系统十分重要的分布式中断,Robix已在一个室外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ATB1的集成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以往自主移动机器人体系结构在实时处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混合式体系结构,统一规划了机器人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在该体系结构中设计并实现了协调Agent和推理Agent两种智能体,针对紧急事件进行了更实时的Agent实现,有效的提高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在突发事件时的实时性,提出了使用多样化的信息组织形式,增强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易扩展性。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紧急状态下,系统的反应时间有效缩短,增加了系统的智能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秦志斌  钱徽  朱淼良 《机器人》2006,28(5):478-482
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优化了基于MAS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在紧急状态下的性能.传统的基于MAS的体系结构在处理紧急事件时系统导航延迟时间较长.该方法将传统的基于MAS的体系结构修改为混合式体系结构,定义了紧急事件集合和紧急状态集合,改进了离散事件状态模型,实现了定序器Agent.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缩短了系统导航延迟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自主移动机器人体系结构状况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自主移动机器人体系结构的意义,并对分层式体系结构和包容式体系结构这两种典型体系结构详细比较分析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两者优点的混合型体系结构。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主微小型移动机器人的协作学习研究是多智能体机器人系统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因为单个微小型移动机器人能力有限,所以机器人之间的协作在某些重要的基础工业和生物医学领域方面显得非常重要。该文介绍了几种用于协作学习的方法并且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点和缺点。最后,简要介绍了一些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系统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张友军  吴春明 《机器人》1997,19(5):378-383
本文在分析已有的几中多智能体协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多智能体协调模型(离散)事件状态模型,用于组织协调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系统中的传感器、规划、控制等智能体协调工作,确保自主式移动机器人在复杂、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自主行驶,并在自主式移动机器人项目中较好地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的无线控制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华东  周健  蒋平 《测控技术》2001,20(11):45-47
如何提高自主式移动机器人对各种传感器信息的处理能力是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在机器人自身有限负重能力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借助外部计算机和工站处理传感器信息成为一种可行方案。以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作为控制平台,成功地实现了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的无线控制。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多智能体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黑板结构和产生式规则的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主控制系统。根据多AGV系统运行特点,进行了单车Agent建模和多车协作系统的结构设计。系统阐述了在协作背景下任务管理、交通控制等模块的特性并构建相应的全局黑板结构。现场物流输送试验表明,提出的体系结构可以有效完成预定任务。  相似文献   

10.
视频监控系统从最初的单机模拟式CCTV系统发展到如今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综合视频信息处理系统,在体系结构上日趋复杂。系统包括众多布控于现场的视觉传感器(摄像机)、传输链路、智能前端设备以及高级监控管理中心。本篇文章,就来介绍一下多层递阶式的场景视觉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1.
莫松峰  王占林 《机器人》1992,14(4):25-28
本文描述了一种四足步行机器人的递阶、分布式实时计算机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及实现方案,讨论了关节位置的开关控制问题及步行机器人的总体控制问题.最后论述了步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冯建农  柳明 《机器人》1997,19(6):468-473
本文对当前在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研究中已被采用并取得的研究方法进行了1,并根据已取得的成果预测了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视觉导航和传感器融合将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智能体协作完成特定任务时难以在全自主控制的前提下协作形成任意队形和队形向量不易确定的问题 ,通过由各智能体自主简单的确定自己的队形向量 ,从理论上扩展基于队形向量的队形控制原理以生成任意队形 ,改进机器人的运动方式以提高收敛速度 ,提出一种快速收敛的机器人部队任意队形分布式控制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以形成任意队形 ,比现有控制算法的收敛速度快 ,队形收敛所需的时间仅为现有算法的 10 %左右  相似文献   

14.
文中重点讨论了系统实现过程中,任务分解与行走命令下达,时序分配与同步,路标定位与行走误差修正.动态障碍感知,测定与响应和特别情况紧急处理等难题的解决策略及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朱焱良  何志均 《机器人》1989,3(5):49-52,55
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基于知识视觉的系统.它能从图象中找出道路作为可移动机器人的指南.这种模式处理意外情况是有效的.下一步将求精领域知识,使系统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行走空间的复杂性决定了导航监控系统不仅为机器人提供行走路线,还要依据预先得到的先验数据与知识告诉机器人不同行走段的障碍分布、环境边界走向及约束程度,按照载体的几何形状,运动特性选择合适的速度、加速度,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最快完成行走.本文讨论了提取影响机器人当前行走的障碍、环境边界算法和不同行走速度段的划分与关键点抽取方法,讨论了各种速度段的分离、合并、高速行走段的插补和过短行走段的平滑滤除等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一类带有未知惯性参数、动静态摩擦及外界干扰的非完整动力学系统的控制问题.基于变结构控制的思想,给出了该系统的镇定方法,使得Pomet[3]关于非完整运动学系统的时变光滑镇定律可推广到相应的带有参数不确定和干扰的动力学系统上.最后,将所得结果应用于一类移动机器人的镇定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移动机器人的动态路径规划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小平  何克忠 《机器人》1990,12(6):10-17
本文阐述了两类机器人的导航方法:第一类方法是,先生成整个路径,然后进行路径跟踪控制;第二类方法是所谓的势场方法,即利用人工势场直接进行运动控制.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用于移动机器人系统导航的动态路径规划-控制方法.系统根据环境信息对路径进行动态的生成与控制,从而与实际环境实现了闭环,增加了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杰信  严学高 《机器人》1994,16(3):144-149
本文从多处理机系统组织结构入手,根据多关节机器人控制特点,提出了组成机器人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三种结构。依据分布式系统理论,应用马尔可夫过程,对此三种体系结构的工作效率,建立了数学模型,给出了效率曲线,并从不同角度对三种结构的处理能力进行了分析。为设计机器人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