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强  吴增光  周颖 《计算机仿真》2012,(8):167-170,174
对负载的温度控制是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最重要的控制环节,由于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系统模型的复杂性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负载端引入的干扰因素等,使得传统的模糊控制算法难以达到对系统温度控制的精确性以及抗干扰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利用三次均匀B样条拟合模糊控制器输出的方法,应用在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温度控制,可以克服传统模糊控制算法精度低,抗干扰性差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模糊控制算法比较,证明改进后的插值模糊控制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而且能有效消除系统稳态误差,提高模糊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
矿用圆环链的热处理是决定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 但由于控制方法和稳定性等原因,目前国内矿用圆环链热处理中所使用的中频感应加热系统往往达不到工艺要求. 本设计在对淬火工艺进行深入分析后确定了高质量圆环链淬火前最合理的温度. 通过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传感器对圆环链的淬火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结合积分分离PID算法,以PLC为控制核心,利用D/A模块对中频电源控制模块进行控制,A/D模块对系统反馈量进行采集,并通过触摸屏对系统参数进行设置. 最终实现对淬火过程的高精度闭环控制. 针对工业现场的复杂环境进行了系统控制温度的稳定性分析,从实际投入使用结果来看该系统对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温度控制精度较高且操作简单方便,人机界面友好,长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可用于绝缘油介损测量系统的油杯恒温控制系统,以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取代传统电阻炉加热方式,采用分段控制的积分分离式PID算法,结合高精度的测温电路,升温速度快,控温偏差小。详细介绍了它的测量原理、系统组成以及数据处理的有关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感应加热电源具有非线性、时变性、难以建立准确数学模型的特点,本文提出将神经网络与模糊PID相结合,并引入补偿运算,构成一种新的具有可学习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模糊控制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引入神经网络不仅能够适当地调整输入、输出模糊隶属函数,而且能够借助于补偿逻辑算法动态地优化模糊推理,从而优化整个控制系统。通过对本文提出的算法、传统模糊PID算法以及模糊神经网络算法的仿真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该算法较之传统模糊PID控制算法以及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具有鲁棒性更强、控制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利用C8051f系列单片机和电流控制型PWM控制器SG3525.设计并研制的一种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线路.分析采用C8051f330单片机控制SG3525实现高压脉冲加热启停和频率测量,加热时间设定以及设计主回路过温过压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基于DSP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石油管道感应加热电源的功率调节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阐述了负载连接方式、系统功率和加热温度的控制方法。在分析脉冲密度调功方法的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脉冲密度调功方式。建立了PID温度控制系统模型,依据改进的密度调功方法编写了逆变器驱动程序。为石油传输管道感应加热电源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付焕森  吴雷  许胜 《信息与控制》2016,45(4):426-431
为实现不规则金属工件的梯度加热和功率控制,设计了一种三段式感应器的感应加热电源,可以控制3个感应线圈的分段和联合加热.以铝合金为例,对频率、功率和加热时间等关键参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辨识方法;通过建立和分析三段式感应加热电源的等效电路,针对彼此间存在的耦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三段以及多段感应器的输出电流同相是功率解耦的关键.根据此理论建立了仿真模型和研制了一台样机,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递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算法能够获得理想的辨识模型,加热的频率和功率分别在递推300次和1 000次后达到了允许的误差;样机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各段感应线圈的功率耦合,能够精确地实现不规则金属的梯度加热和功率控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频电源用于煤矿截齿锻造中的感应加热及与传统加热相比的优越性 ,并结合使用实例 ,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感应加热电源频率跟踪设计中传统锁相环电路设计复杂、跟踪速度慢、锁相频带窄、单独模块设计修改繁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自动变模控制感应加热电源全数字锁相环,即拓展锁相环中心频率频带和采用变模控制实现快速频率跟踪.应用SOC技术完成系统设计,并进行典型频带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该设计具有宽范围的锁相能力及快速精确的频率跟踪性能,满足感应加热电源对负载频率变化的快速跟踪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张锐 《自动化应用》2014,(12):113-114
对国网宁夏电力检修公司宁安运维站近2年来一次设备喷涂PRTV用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各类一次设备按照标准要求喷涂PRTV时的用量估算值,并针对现存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性能良好的新型浮球式煤浆液位传感装置。该装置利用浮球随着煤浆液位的变化而带动连杆作上下运动,通过机械装置将液位的变化转变成角位移传感器的轴的角度变化,分析角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可得到煤泥液位信息。经测试该传感装置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该新型煤泥浮选机液位传感装置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可以在选煤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家烟草管理的现状,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推行“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工程”,利用条码等自动识别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全国的生产经营信息。但某卷烟厂此前的物流环节已经是“件烟成垛”运输,如何在尽可能保持原有企业管理体系的前提下,达到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要求,解决成垛卷烟的物流和信息流的交互与统一问题成为技改的核心。该项目成功的将条码识别与射频识别有机结合起来,为烟草行业信息化提供了生动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5.
机车空调逆变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是机车空调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该电源系统主要是由DC/DC的BOOST升压部分和DC/AC三相逆变部分两部分组成。DC/DC部分所得直流电压通过DC/AC部分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供给空调机组工作。同时,为使电源系统能更可靠的运行,也设计了相应的故障检测、保护等辅助电路。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介绍了发热量测定仪的结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功能,阐述了应用铂电阻进行高精度温度测量的方法,系统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处理和控制芯片,该发热量测定仪性能符合水泥企业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由于风速的随机性、不稳定性及气动效应的影响,使得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参数时变性、强耦合等特点,难于实现高精度控制,导致风电机组输出电能质量较差。为了改善系统在恒功率输出运行区域内的动态性能,分析了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现状,建立了整个风电机组模型,提出了优化的变桨距控制策略,并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变桨距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的控制效果比统一变桨距好,实现了风力机各叶片的优化独立变桨距控制,优化了风力发电系统在超过额定风速时的恒功率控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学校德育领域 ,德育相对论正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对德育相对论作一般肯定还是一般否定 ,而在于如何看待它价值的标准。争论的问题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德育价值的标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二是德育价值的标准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这两个问题在高等学校学术界肯定还会长期争论下去 ,而且 ,争论得出不同结论,必定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等学校的德育。  相似文献   

20.
This note deals with the constant control problem for homogeneous cooperative and irreducible systems. These systems serve as models for positive systems.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the zero solution of this class of systems is known. Adding a constant control allows to shift the equilibrium point from zero to a point in the first orthant. We prove that for every nontrivial nonnegative control vector a unique nontrivial equilibrium point is achieved which is globally asymptotically stable if the zero solution of the uncontrolled system is globally asymptotically stable. In addition a converse result is provided. Finally a stability result for a particular class of Kolmogorov systems is established. We compare our main results to those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