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隔离技术在承载重要信息的网络安全保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涉密内网进行物理隔离的安全隔离系统中,提出了一种能够让受隔离系统保护的内网用户使用当前主要的IM业务软件与外网进行通信的代理方法。在对MSN Messenger进行协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能够在隔离环境下对MSN Messenger实施代理的软件。  相似文献   

2.
孙业毅  吴国凤 《福建电脑》2007,(9):153-153,151
物理隔离技术通过切断网络之间的通用协议连接,将数据包进行分解或重组为静态数据或原始数据,从而使得连接的两个网络在真正物理隔离的基础上,实现内外网之间安全、动态、准实时的数据交换.文章在分析物理隔离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决企业核心机密网络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这里所说的物理隔离是指计算机信息网络之间的物理隔离,是从网络的物理层上将网络断开,所以物理隔离也可以称之为网络隔离。网络隔离是目前最好的网络安全技术,消除了基于网络和基于协议的安全威胁,但网络隔离技术也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近来频频看到黑客利用网络窃取学校信息资料,学生和家长被犯罪分子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的新闻报道,从而引发了对学校的网络安全担忧。Internet网络应用在学校普及非常广泛,网络安全问题只采用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手段来保护。从学校网络建设现状出发,阐述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提出把学校各个网络区域隔离开来,根据安全级别,采用网络物理隔离技术,避免学校信息资料被黑客窃取,木马程序破坏,同时也防止内部网络用户的非法访问。  相似文献   

5.
网络物理隔离技术可保证网络安全,但现有的网络物理隔离体系结构存在着缺陷,对其进行改进方可实现更高的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6.
网络安全隔离技术是保护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一般通过传统网络设备,如防火墙、网闸等实现隔离,但安全规则相对固化,无法较好满足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对实际外联需求进行分析,利用云桌面技术,结合合理的网络规划,设计并实现一种能够普遍推广的网络安全隔离应用方式。通过灵活运用更多安全手段,在确保网络安全隔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内外网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7.
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是一种利用预先植入的软硬件在物理隔离网络内部与外部之间建立隐蔽信道的方式。它打破了该网络提供的隔离手段,严重威胁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网络对抗不同,物理隔离网络对抗通过自行建立的隐蔽信道与外界进行通信,而不是利用公共通信网与外界进行通信。本文从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的起源入手,简要地介绍了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的相关背景。通过与传统网络对抗技术的对比分析,介绍了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的工作原理,突出了隐蔽植入和隐蔽通信是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的两大特点。根据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的实施步骤,提出了一种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的分析模型,该分析模型分为侦察跟踪、武器构建、隐蔽植入、行为执行、隐蔽通信、命令与控制、目标达成等七个阶段,这为发现和分析新出现的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提供了借鉴作用。结合当今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调研分析,分别介绍了电磁、声、光、热等隐蔽信道在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指出隐蔽性和传输性能是隐蔽信道急需解决的问题。参考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的特点,介绍了物理隔离网络安全标准、物理隔离网络检测防护技术、供应链安全管理等当前针对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技术的防范措施。基于物理隔离网络对抗极其检测防护面临的诸多问题,介绍了两者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是实现不同安全要求网络间可靠安全隔离,同时保障信息可靠交换,从而提升内部网络安全级别的新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该文针对目前网络安全威胁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现状,提出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安全功能的设计,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与防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鑫 《网络与信息》2010,24(6):26-26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内部网络在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情况下存在的安全威胁,初步提出了一套安全体系来保护内部网络。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网络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内部网络在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情况下存在的安全威胁,提出了一套安全策略来保护内部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