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基于策略函数的应用层组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IP组播存在可扩展性差、难以管理等方面的缺陷,研究人员提出了应用层组播.实时传输是应用层组播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对网络延迟有严格的限制.文中着重研究构建最小延迟应用层组播树的算法,提出一种基于策略函数构造应用层最小直径组播树的启发式算法BCT-H.该算法采用策略函数迭代的选择使生成树直径最短的路径,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网络中的转发时延和同一条链路的重复分组数量.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链路强度,减少组播树的时延.  相似文献   

2.
应用层组播转发树节点选择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层组播解决了网络层组播难于部署的问题,但是效率不及网络层组播。针对如何构建一棵高效的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最小路径延迟、基于最大链路带宽、基于最近网络拓扑三种父母节点选择策略对转发树通信效率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在约束节点度前提下,不同的网络规模中,基于最小路径延迟方法生成树的平均延迟、平均加入时间最小,更适合于延迟敏感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组播树的维护开销、改善组播树的负载平衡、提高组播树的性能,给出一种基于节点异构性的应用层组播算法。与已有的应用层组播算法相比,综合考虑了节点的异构性(动态计算节点异构性,综合考虑节点的网络转发能力和计算能力来),提出了全新的组播树构建策略并通过黄牌节点的数量来及时调整组播树。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降低了端到端的延迟和平均链路伸展长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层组播的最小延迟生成树算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曹佳  鲁士文 《软件学报》2005,16(10):1766-1773
实时传输是应用层组播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对网络延迟有严格的限制.保证低延迟组播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高效的应用层组播树,研究构建最小延迟应用层组播树的算法.首先分析影响延迟的3个因素:链路的传输时间、结点的发送/转发时间和结点度,然后把求解应用层组播树的问题抽象成对边和点都带权的有向图求解"度约束最小延迟生成树"的问题,同时证明这个问题属于NP-hard,并且提出了两类启发式近似算法:基于度的算法和基于最大延迟路径的算法.最后通过模拟实验说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层组播网络由于是构造在基础网络之上的覆盖网络,因此在应用层组播路由中产生了共享拥塞链路问题。根据共享拥塞链路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组播会话流而改变组播树拓扑结构的应用层组播树生成算法,消除组播树中的共享拥塞链路。仿真实验表明,与基于延迟或带宽的同类路由算法相比,此算法在综合考虑组播树的带宽利用率和延迟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熵多种群遗传算法的组播路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网络信息不确定性和链路负载不均匀所造成的网络拥塞,提出基于信息熵的组播路由算法。该遗传算法从最小代价树开始,在多种群中不断选择信息熵较大的种群,以求得满足延时要求且路径负载较小的组播树。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快速、有效地构造最小时延组播树,且保证网络负载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用带宽测量的应用层组播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组播分发树建立过程的特性和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可用带宽测量的应用层组播算法。该算法以组播数据作为测试源,建立输入数据率和单向时延的关系模型,融合可用带宽测量与组播分发树的建立,以降低测量开销和对网络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生成的组播树具有高吞吐量和低链路压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免疫克隆的带度约束的应用层组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层组播树构造在虚拟覆盖网络上,分析了应用层组播网络路由模型特点,针对带度约束平均延迟代价最小的应用层组播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克隆策略的路由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与基于遗传算法的组播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而且算法稳定、灵活,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P2P流媒体在网络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与应用。一个流媒体系统中的应用层组播树的构建算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及质量。提出一种新的服务于分布式覆盖网框架的应用层组播树的构建算法——CDDMA。CDDMA首先自治地构建一个探测节点结合,利用PPAF启发式综合考虑传输时延与节点出度作为加入节点加入组播树的评价函数,解决了原有的基于Mesh优先的应用层组播协议考虑网络因素单一的问题,并能解决组播树负载不均衡的问题。在SMesh的基础上,给出了CDDMA的实现,通过类似Internet网络拓扑结构的仿真,表明了这种算法降低了链路压力及路径伸展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应用层组播节点具有异构性和存在传输延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结构和节点性能的应用层组播算法。根据拓扑感知的方法对网络进行分层分簇,在构建组播树时考虑节点的异构性,使高性能的节点接近源节点,低性能的节点接近叶子节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组播树的效率,降低端到端的延迟,减小链路压力和控制开销,在大规模节点环境中有效改善组播树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可扩展应用层组播树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层组播中,为降低节点的路径延时,通常采用遗传算法和启发式算法来减小组播树直径的方法,但在组播树具有大规模节点数时,遗传算法收敛时间长,而采用启发式算法难以在有约束条件下达到全局最优.本文在具有超节点的双层应用层组播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构建出度受限最小带权路径延时生成树(MWPL-DC-ST)的生成算法GA-MWPL-DC-ST,利用该算法可在超节点上对双层组播树进行分布式构建,从而将求最优解问题的巨大计算量分担到多个超节点上.算法中的初始化、杂交和变异阶段采用启发式算法,对变异参数进行适应性调整,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双层应用层组播模型和GA-MWPL-DC-ST算法能得到比启发式算法更优的解,与采用单层模型的遗传算法相比较,显著降低了算法收敛时间,解决了遗传算法构建有大规模节点数的应用层组播树的可扩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春德  康欢  丁亚南 《计算机应用》2010,30(11):3056-3058
为了在时延约束条件下进一步优化多播树代价并降低算法的复杂度,研究了时延受限的Steiner树问题。在DCMPH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节点的搜索路径,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PH的时延约束Steiner树算法。该算法中每个目的节点通过最小代价路径加入当前多播树;若时延不满足要求,则通过合并最小时延树进而产生一个满足时延约束的最小代价多播树。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在性能、空间复杂度方面均优于DCMPH算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节点的触发重组动态组播路由算法(CRKDMR)。它在一定条件下优先选择包含关键节点的路径将新的组播节点连接到已有组播树,以此实现更多链路共享,降低组播树费用。相对于现有的触发重组算法,它提出了更为全面和合理的触发函数。随机网络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CRKDMR算法的性能好,效差和对树的改变都比较小,同时可以在代价性能和对树的改变间进行很好的权衡。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时延约束下低代价组播树的构建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节点的时延约束低代价组播路由算法.该算法对已有的动态时延优化的链路选择函数进行改进,并加入关键节点和关键次数的概念.在首次选择目的节点时,重点考虑关键节点和关键次数因素,降低了选择低代价链路的时间复杂性,再利用改进后的链路选择函数依次选择节点加入树中,进而产生满足要求的组播树.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正确构建出时延约束低代价组播树,且与其他算法相比,构成组播树所需平均时间更少.  相似文献   

15.
一种具有时延约束的组播路由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多媒体应用等实时组播业务而言,组播路由算法不仅要考虑优化代价,还要考虑时延约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支持动态组播的时延受限低代价组播路由启发式算法(delay-constrained multicast algorithm,DCMA)。该算法基于DDMC算法进行扩展,采用新的指示函数和链路选择函数,综合考虑了时延和代价,有效保证了组播树的性能,而且时间复杂度低,可用于实际的应用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In many collaborative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there is often a requirement for simultaneously supporting live streaming and shareable interaction. A major challenge in designing such an application by overlay multicast is how to simultaneously provide scalable live streaming and delay-guaranteed interactive media. Live streaming by overlay multicast incurs additional application-layer latency, which conflicts with the delay-sensitive property of interactive media. To handle this dilemma,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layered degree-constrained overlay multicast protocol, which organizes the overlay multicast tree as a layered degree-constrained core tree and an extended tree. The core tree maintains available resources in its top layers for subsequent two-way interaction, whereas the extended tree expands the core tree for one-way live streaming. Our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overlay multicast protocol can simultaneously provide delay-guaranteed interactive media as well as scalable live streaming.  相似文献   

17.
在对NICE应用层组播协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层组播方案LCcast。它采取分层分簇的结构特征,从簇中选择出能力强的领导节点用Chord环组织起来。在数据传输方面,使用Chord环中定义的指向表并结合Dijkstra算法生成最小延迟的组播树,从而减少了传输延迟。同时,为了防止数据包丢失,对每一个簇选择了一个备用领导节点集合。仿真结果表明,LCcast组播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延迟,提高了平均数据传输率,降低了控制开销和领导节点的负载。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高效的应用层多播树过程中,许多端系统需要时间处理发送和转发数据,因此求解"最小延迟生成树"的问题必须考虑节点的处理延迟.本文分析了两类应用层多播路由模型:基于优化延迟的MRDL模型和基于负载平衡的LRRB模型,并证明都是NP难问题,且提出相应的两类启发式近似算法:MRDL-H算法和LRRB-H算法.最后通过模拟实验说明了所提出算法的高效性、健壮性.  相似文献   

19.
程连贞  刘凯  张军 《计算机学报》2007,30(7):1064-1073
为了解决低轨卫星网络中现有典型源组播算法的信道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了一套单核共享树组播算法,即核心群合并共享树(CCST)和加权CCST(w-CCST)算法.CCST算法包括动态近似中心(DAC)选核方法和核心群合并组播路径构建方法.DAC方法根据组成员在网络中的分布情况自适应选择最优核;在核心群合并方法中,以核节点作为初始核心群,通过核心群和剩余组成员的最短路径方法逐步扩展直至整棵组播树构建完成,从而使得组播树的树代价最小,大大提高了网络的传输带宽利用率和传输效率.在w-CCST算法中,可以通过调整加权因子来适度增大树代价、降低端到端传播时延以满足某些端到端时延要求苛刻的实时组播业务.最后,通过仿真与其它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仿真结果说明CCST组播树的平均树代价比其它组播树显著降低,平均端到端传播时延比其它组播树稍高;w-CCST算法的平均端到端传播时延性能好于CCST算法,树代价性能稍差,说明使用加权因子可以在组播树的树代价和端到端传播时延性能之间作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