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海峰  陈婧  马琳  薄洪健  徐聪  李洪伟 《软件学报》2020,31(8):2465-2491
情感识别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涉及认知科学、心理学、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是使机器理解人类情感状态,进而实现自然人机交互.首先,从心理学及认知学角度介绍了语音情感认知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情感的认知理论、维度理论、脑机制以及基于情感理论的计算模型,旨在为语音情感识别提供科学的情感理论模型;然后,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系统地总结了目前维度情感识别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包括语音维度情感数据库、特征提取、识别算法等技术要点;最后,分析了维度情感识别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思路,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MM模型的耳语情感语音识别方法.该方法在GMM的每个成员通过用矢量量化误差值取代传统GMM的输出概率值来计算模型的得分,使得建模时所需训练数据量减少,并且识别速度有所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当训练数据较少时,提出的新的识别方法的实验结果明显好于传统的GMM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更为有效的自动语音情感识别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声门信号特征参数及高斯混合模型的情感识别算法.该算法基于人类发音机理,通过逆滤波器及线性预测方法,实现声门信号的估计,提取声门信号时域特征参数表征不同情感类别.实验采用公开的BES (berlin emotion speech database)情感语料库,对愤怒、无聊、厌恶、害怕、高兴、平静、悲伤这7种情感进行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语音情感识别系统能有效的识别各类情感状态,其情感判别正确率接近于人类识别正确率,且优于传统的基音频率及共振峰参数.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语音情感变化是一个抽象的动态过程,难以使用静态信息对其情感交互进行描述,而人工智能的兴起为语音情感识别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从语音情感识别的概念和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进程入手,分别从5个方面对近些年关于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语音情感特征,归纳总结了各种语音特征参数对语音情感识别的意义。分别对语音情感数据库的分类及特点、语音情感识别算法的分类及优缺点、语音情感识别的应用以及语音情感识别现阶段所遇到的挑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立足于研究现状对语音情感识别的未来研究及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语音信号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通过对语言信号的分析来识别人的情感是当前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语音情感识别研究的关键理论与技术,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了语音情感识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学业情绪能够影响和调节学习者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情绪自动识别是智慧学习环境中情感交互和教学决策的基础.目前情绪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离散情绪的识别,其在时间轴上是非连续的,无法精准刻画学生学业情绪演变过程,为解决这个问题,基于众包方法建立真实在线学习情境中的中学生学习维度情感数据集,设计基于连续维度情感预测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一语音特征对语音情感表达不完整的问题,将具有良好量化和插值特性的LSF参数与体现人耳听觉特性的MFCC参数相融合,提出基于线谱权重的MFCC(WMFCC)新特征。同时,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来对该参数建立模型空间,进一步得到GW-MFCC模型空间参数,以获取更高维的细节信息,进一步提高情感识别性能。采用柏林情感语料库进行验证,新参数的识别率比传统的MFCC和LSF分别有5.7%和6.9%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WMFCC以及GW-MFCC参数可以有效地表现语音情感信息,提高语音情感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语音情感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首先介绍了语音情感识别系统的组成,重点对情感特征和识别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主要的语音情感特征,阐述了代表性的语音情感识别算法以及混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指出了语音情感识别技术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语音情感识别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带有情感的语音的特征,阐述了现有的几种从语音中提取情感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语音情感识别技术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语音不仅包含说话人所要表达的语义信息,也蕴含着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信息.语音情感识别是人机情感交互的关键,对语音情感的有效识别能够提升语音可懂度,使各种智能设备最大限度理解用户意图,提高机器人性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采用文献研究法从语音情感语料库、语音情感特征提取、语音情感模型的构建以及语音情感识别的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情绪变化问题是说话人识别技术面临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项式方程拟合的中性-情感模型转换算法。该算法建立了中性模型和情感模型之间的函数关系,只需要说话人的中性语音就能训练其各种情感类型的说话人模型。在普通话情感语音库上的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后识别算法的等错误率由16.06%降低到10.31%,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手背静脉识别过程中采集的图像出现干扰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维度特征的识别算法。首先,该算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自适应中值滤波去噪;其次,对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并基于混合高斯模型与梯度信息对子图像提取特征;然后,依据子图像间特征相似性,提出了判断子图像是否为干扰信息的方法;最后,融合所有真实静脉区域的特征,形成特征向量,并采用基于稀疏表示的算法对多种有效维度下的特征向量进行匹配。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识别率,即使采集的手背静脉图像存在部分遮挡,算法依然能够获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音情感识别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课题之一,特征参数的提取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识别效率,特征降维可以提取出最能区分不同情感的特征参数。提出了特征参数在语音情感识别中的重要性,介绍了语音情感识别系统的基本组成,重点对特征参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目前应用于情感识别的特征降维常用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展望了语音情感识别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张少华  秦会斌 《测控技术》2019,38(11):86-89
音高估计和发声分类可以帮助快速检索目标语音,是语音检索中十分重要且困难的研究方向之一,对语音识别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新型音高估计和发声分类方法。利用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进行频谱重构,并在对数下对重构的频谱进行压缩和过滤。通过高斯混合模型(GMM)对音高频率和滤波频率的联合密度建模来实现音高估计,实验结果在TIMIT数据库上的相对误差为6.62%。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模型也可以完成发声分类任务,经试验测试表明发声分类的准确率超过99%,为音高估计和发声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多种低速率信道环境下,语音编码对与文本无关说话人确认的影响。针对训练和测试语音匹配和不匹配的两种情况下,分别提出了两种方法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在前者中,通过分析语音编码对LPCC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失真的 LPCC 加权参数。在后者中,采用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语音编码检测器,通过判别测试语音的编码类型,选择不同的说话人确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提高了说话人确认系统在多信道条件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置信度判决是现代语音识别系统中重要的后处理模块,能够基于语音识别结果及相关信息有效地实现识别错误检测和集外词拒识等功能。本文主要针对受限命令词语音识别系统中的置信度提出两种改进方案,分别是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音素相关置信度得分规整,以及传统置信度特征和时长特征的融合。在中英文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改进方案相对于置信度基线系统的性能都能够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且在性能提升上具有可叠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语音情感识别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介绍了结合实际应用的实用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状况。主要内容包括:对情感计算研究领域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探讨了情感计算的实际应用;对语音情感识别的一般方法进行了总结,包括情感建模、情感数据库的建立、情感特征的提取,以及情感识别算法等;结合具体应用领域的需求,对实用语音情感识别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探讨;分析了实用语音情感识别中面临的困难,针对烦躁等实用情感,总结了实用情感语音语料库的建立、特征分析和实用语音情感建模的方法等。最后,对实用语音情感识别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了今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秦伟  韦岗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2):301-303
提出一种捆绑子空间分布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训练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变量相关系数将语音信号的特征向量进行子空间划分;利用k均值算法捆绑特征向量子空间的高斯分布,得到子空间高斯分布的原型,减少模型的参数。通过实验,用该方法训练的捆绑子空间隐马尔可夫模型,不仅提高了识别器的精确度和识别速度,而且节省了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