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自我控制与辨识身份能力的移动代理编程技术,不但能够在网路上移动,也能够与其他代理人编程沟通及执行任务。由于移动代理人常常运作于异质的网路或作业系统(operating system)环境,因此,一个具有整体逻辑性操作界面来存取实体结构的管理系统就显得越重要,提出了一个能够追踪和维持移动代理人的管理系统,并且应用于远程教学(distance learning)。此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移动代理人通用的存取环境。为了能使此系统完全运作,论述了移动代理人通信网路模组、移动代理人演化阶段来支援管理代理人与用户端代理人。另外,也将移动代理人所使用的工具编程整合成为角色扮演(role-settng)物件;此角色扮演物件是符合所谓应用编程驱使元件(application-driven component)的,因此,此系统也能够符合专业化利益的使用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软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同时应用移动设备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现场数据,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介绍了一款基于移动设备的风险控制评估系统,重点阐述了在移动客户端应用风险控制矩阵理论的设计过程.此系统通过建立安全、生产、维修、环境四个风险控制矩阵模型和评估数据,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评估大中型设备存在的风险.该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辅助设备管理人员制定维修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通信广泛应用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成熟壮大,移动商务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条件,电子商务逐渐向移动商务迁移,但移动商务服务领域仍很薄弱.本文针对移动商务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 ME和Java EE的移动商务系统架构,并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采用Eclipse、WTK等开发工具编程实现,经过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移动商务处理,该架构和开发技术可以应用于移动商务服务系统以及其他移动应用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互联网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在分析移动互联网工作原理和移动协议的基础上,扩充设计了能够反映出各种移动协议工作状态的管理信息库,并提出了实现该网络管理系统的具体方法和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IPv6网络的移动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移动IP是一个解决在现有因特网中提供漫游功能的通讯协议,但这个架构下有着传统的三角路由问题,造成传送距离太过冗长而导致效能不彰的问题。虽然一些路由优化的方法通过更改网络中现有的主机或服务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未来的IPv6因特网环境上,使用者不太可能记住128位地址,因此本文考虑在未来的IPv6环境中利用移动管理系统(MMS)与DNS系统相互结合来解决三角绕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对用户资源的整合来为客户提供快速周到的服务,能有效地管理客户关系,降低企业成本。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成为很多企业信息化的首要选择。随着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能随时随地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成为企业的新需求。该文介绍了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组网结构、系统框架、功能模块,并给出了系统技术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代理人”——软件中的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福泉 《软件世界》1996,(10):14-22,13
在信息处理领域,“代理人”(Agent)软件以及这种系统模式逐渐受到业界重视并开始流行起来。代理人与过去等待人的命令而动作的软件不同,它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自发地动作。这一点使软件本身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实际上在UNIX的网络管理软件的域名服务里已经组合进这种软件。代理人使分布式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提高,通信成本降低,提高了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效率。 代理人是超越面向对象、客户/服务器系统的最新信息系统模式,它将开创信息系统发展的新纪元。最近在中国出版的比尔·盖茨先生的新著《未来之路》也谈到在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中,代理人软件的巨大作用,称它是软件中的软件。本文对代理人软件、代理人机器接口与分散处理有关的最新技术,代理人的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移动设备(手机、PDA等)、电脑与无线网络,基于J2ME和J2EE开发出一套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的移动网络学习系统.由于移动设备便携性高,因此开发此系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科技及其他专业知识的兴趣与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增强学习的在线交流与交互环境.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的移动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祝承武  谢强 《计算机应用》2006,26(2):385-0387
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设计了一个移动对象的数据模型,查询语言和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此系统结合GIS数据库系统能够表述移动物体和支持对运动物体的查询,从而实现基于位置的服务。本系统支持不确定性和复杂可扩展的空间结构,最后描述了这个系统的执行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罗琼  张立臣 《计算机科学》2008,35(10):134-137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移动环境下实时事务处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造成事务重启和阻塞的有限带宽和频繁断开是移动环境下实时系统特有的属性,因此过去针对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控制研究并不能够直接应用在移动分布式实时数据库上.把相似概念和谨慎等待方案与高优先级2阶段锁定(DHP-2PL)结合起来,形成基于相似和谨慎等待的移动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并发控制算法,以增加系统并发性,减少重启和阻塞事务的数量,并通过判断事务是否断开而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降低了断开问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IETF的移动IP协议存在代理的部署少、三角路由增加网络开销以及操作系统的支持有限等问题,未得到广泛应用。该文针对移动IP协议的不足,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嵌入式移动性支持方案。该方案引入嵌入式移动代理和地址索引服务器来实现移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移动管理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依赖,为单个或成组移动设备提供了透明的移动服务。仿真实验表明,该移动性方案开销小、效率高,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Mobile agents are a new paradigm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that is especially well suited for mobile computing over global wireless network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roach taken in the ACTS On TheMove project to integrate a mobile agent system into the Mobile Application Support Environment (MASE), a middleware for mobile computing. In this project, an existing mobile agent system was adapted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mobile computing. We present the changes that had to be made to the agent system to adapt it to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e also present some of the application areas where a mobile agent system is suitabl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We describe an agent based pre-fetcher application where an agent operaes disconnected from the user on the fixed network and prepares web pages for the anticipated next connection of the user using the Quality-of-Service trading functions available in MASE.  相似文献   

14.
一个基于CORBA和移动智能体的分布式网箱集成框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中分析了当前主流网管系统在体系结构上的缺陷,阐述了分布对象技术(CORBA)与移动智能体技术各自在网管领域的应用方法与优势。结合这些优势,给出了一个基于CORBA和移动智能体的分布式网管集成框架,并进一步通过实验模拟证实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移动agent结构化迁移机制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陶先平  吕建  张冠群  李新  董桓 《软件学报》2000,11(7):918-923
移动agent计算模式将成为未来网络计算的主流模式.移动agent的迁移机制是其技术核心之一.该文分析了现有移动agent系统中采用的几种代表性迁移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化迁移机制.该机制的主要特点如下:(1) agent的旅行计划和功能体完全分离;(2) 旅行计划本身也具有严格定义的结构;(3) 提供了3种灵活有力的迁移模式.因此,它能有效地控制移动agent的复杂度,有利于agent的复用.在该机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移动agent系统Mogent1.0.  相似文献   

16.
移动Agent框架的设计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移动Agent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移动Agent系统?该文设计了一个移动Agent框架,并详细给出实现:(1)异步迁移与移动用户支持;(2)迁移策略与并行处理;(3)通信管理与同步机制三个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于玉海  纪阳  张平 《计算机工程》2004,30(1):28-29,188
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个人移动性实现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平台的结构MAPM(Mobile Agent Based Personal Mobility),有效地实现了移动网络中的个人服务环境的迁移,保证了用户在跨网络漫游时正在使用的服务不间断。  相似文献   

18.
移动Agent间的通信机制是开发移动Agent系统的基础,但目前的通信机制均无法适用于规模庞大的Internet环境。把整个系统按域划分,将移动Agent名字解析机制与改进的邮箱消息传递机制相结合,提出一种高效可靠的移动Agent通信模型,并较好地支持了移动Agent的离线运行能力。经模拟验证表明,该模型在节点数目和消息条数众多的情况下,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CORBA事件服务在移动Agent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动Agent和CORBA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分布式对象应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自主研制的移动Agent原型系统(Roamer1.0)和CORBA事件服务,然后详细阐述了CORBA事件服务是如何用于Roamer系统中实体间通信的。  相似文献   

20.
Mobile agents have emerged as a new paradigm for computing and are proving to be more flexible and dynamic than the average client in the client-server model. In the mobile agent model the program is sent to, and runs on, the remote machine, thereby operating closer to and more interactively with the remote document resource. While for the most part industry is currently cautious, research laboratories have embraced the concept and effective prototypes have emerged. AgentSys is one such mobile agent system developed by the Agent Group at th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Research Laboratory [26]. This prototype implements the protocols (AgenTask, AgenTransact, AgenTransfer) necessary to allow agents to autonomously roam around a network of digital resources, collect information intermittently, and return to the user with results. While both network bandwidth and user search time can be reduced using the mobile agent paradigm, such a system requires protocols at the agent language, ontology, transfer, and application levels. This paper proposes: (i) an agent-stack to enable a mobile agent system, (ii) the agent protocols necessary for agent-digital document interaction, (iii) a profound new way of thinking of documents within the mobile agent paradigm, and (iv) solutions to critical issues in mobile agent transfer and task specification as they relate to autonomous digital document collection. This includes both the transfer of multimedia mobile agent cargo and novel techniques for the specification of agent behavior within the document task. A brie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Web surfing paradigm versus the mobile agent paradigm is included to justify claims of network traffic savings using ag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