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大网站的访问量大量增加,致使一些网站的服务能力跟不上,从而影响了网站自身业务的发展。负载均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概述了负载均衡的发展过程,同时在比较三种负载均衡技术的基础上,对负载均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大网站的访问量大量增加,致使一些网站的服务能力跟不上,从而影响了网站自身业务的发展。负载均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概述了负载均衡的发展过程,同时在比较三种负载均衡技术的基础上,对负载均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由于访问量的增加,当一个网站被配以多个服务器时,人们就必然要寻求最佳的访问点。本文主要在DNS范围和HTTP范围内,利用负载均衡机制,结合一定的策略到达这一目标,并且讨论了不同实现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DNS的负载均衡算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随着网站访问量的增加,一些网站往往有多个地理上分布的提供相同服务内容的服务器群组,因此需要进行负载均衡处理。文章概括分析了现有的几种负载均衡算法,并提出了两种基于DNS的负载均衡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域名解析,根据每个服务器的可用性、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距离,以及地理范围匹配值,按照从优到劣的顺序返回网站的多个服务器的IP地址。  相似文献   

5.
Web网站安全问题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b网站安全是网站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问题,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文章主要介绍了在网站安全应用中的入侵检测、防火墙、数据加密、用户身份认证和负载均衡等几个重要技术,同时结合目前的技术手段,阐述了构建Web网站应该采取的一些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并发高负载网站系统架构是涉及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多方面知识综合的研究课题,本文论述了高并发高负载网站系统架构发展现状、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并重点介绍了数据库集群技术和WEB缓存技术,最后论述了网络负载均衡技术以及高并发高负载网站系统架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使用多链路负载均衡技术对网站系统进行上述改造后,不但解决了几大ISP间互访的瓶颈问题,还为网站访问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和性能。  相似文献   

8.
网络远程教育的特点是在每天的业务高峰时段对WEB服务器的访问量非常大,为了保证系统资源的合理分配,要求实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本文重点介绍了远程教育系统的网络结构以及负载均衡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Internet分布式网站负载均衡的基本概念及一种基于负载均衡设备的分布式网站负载均衡方法与组网实例。  相似文献   

10.
对于高访问量网站,Web服务器端经常面临大并发量和海量数据流请求的问题,导致用户访问延时,利用负载均衡和内存缓存相结合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服务器端采用集群下的负载均衡策略,将工作任务相对均衡地分配到各个节点上执行;采用内存缓存机制,通过优先读取内存中的缓存数据以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次数,进而减轻数据库负载。性能测试结果和用户体验反馈信息显示,该方法在大并发量访问时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1.
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技术研究及算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负载均衡技术的分类及其发展,重点介绍了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技术及应用.并对评价负载均衡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负载均衡算法的种类做了详细介绍及优缺点比较.对近年来一些新的负载均衡算法做了介绍.最后,对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12.
分层负载平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布式系统的广泛应用,提高系统性能的负载平衡策略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文章在分析负载平衡调度问题现有研究成果、提出基于规则的分层负载平衡调度模型[10]的基础之上,设计、实现了一个分层负载平衡调度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动态调度与静态调度相比,分层负载平衡调度系统具有较好的问题求解效率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分布式系统中采用动态负载平衡算法分配系统中的工作负载,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在简述目前常用的几种动态负栽平衡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负载的动态负载平衡策略,并给出了其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分布式系统的负载分配问题,通过对生态捕食模型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生态差分方程数学模型、分布式控制的网络负载平衡算法。该算法将两节点对应到生态系统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将各节点的负载信息对应到种群规模,利用两种群生态差分方程数学模型动态调整节点负载信息,达到网络负载平衡。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计费系统在各电信运营商经营活动中占核心地位,而负载平衡模块设计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整个计费系统性能是否可靠.现有计费系统大多采用简单的轮询式负载平衡算法,导致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均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发展需要.通过优化负载平衡模块设计的方式来提高计费系统的处理性能和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负载均衡问题,研究了多种负载均衡算法,分析各种算法的优缺点.综合了静态权重轮询算法和动态负载均衡算法两类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自适应的综合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它实现简单、降低了获取反馈信息的开销且不失实时性.经过试验比较,该算法能有效地降低平均响应时间和提高吞吐量,负载的分配更为均衡.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实现分布式系统中的负载平衡,结合自主设计的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系统DDSS(distributed database server system),抽象出分布式冗余系统的3层管理框架,从对负载索引的客观描述与定义着眼,引入服务请求消化率、阈值负载贴近度等概念及主动负载平衡的思想,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负载平衡模型MMA,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负载平衡模型MMA具有代价小、智能性好、效率高及具有对负载索引的刻画客观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中间件负载均衡的模型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梅 《微机发展》2003,13(6):19-21
由于客户机访问服务器的随机性,中间件服务器负载不均衡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负载均衡是提高三层系统效率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了中间件负载均衡的原理,提出了两种中间件负载均衡的实现模型,并且评价了这两种模型的性能,指出了各自的优越点与适用范围,最后给出了基于COM 的的实现方法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负载均衡是建立在网络结构之上的一种调度策略,能有效的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增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根据实际层次不同,对负载均衡技术进行了分类,从应用范围、运行原理等角度分析并比较了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和算法,展望了负载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load balancing for distributed systems is to minimize the job execution time while maximizing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Load balancing on decentralized systems need effective information exchange policy so that with minimum amount of communication the nodes have up to date information about other nodes in the system. Periodic, event‐based and on‐dem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are some important policies used for the same. All these approaches involve a lot of overhead and even sometime leading toward obsolete data with the nodes if there is a delay in the updation. This work presents an adaptive threshold‐based hybrid load balancing scheme with sender and receiver initiated approach (HLBWSR) using random information exchange (RIE). RIE ensures that the information is exchanged in such a way that each node in the system has up‐to‐date state of the other nodes with much reduced communication overhead. Further, the adaptive threshold ensures that almost an average numbers of jobs are executed by all the nodes in the system.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 use of RIE on sender initiated, receiver initiated and hybrid of sender and receiver initiated load balancing approach establishes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HLBWSR among its RIE‐based peer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LBWSR, with periodic information exchange strategy, modified estimated load information scheduling algorithm and load balancing on arrival reveals its effectiveness under various test condition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