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层组播作为IP组播的替代方案,具有简单灵活、容易部署的优点,在分布式多媒体通信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组播树稳定性的问题,发展受到了限制.该文提出一种双路径组播树方案,采用两个组播树传输和转发不同内容的数据,在节点加入或者退出组播组时,不需要重新构建组播树,其它节点仍然可以接收到可接受的多媒体数据,从而减少故障恢复的时间,提高应用层组播的稳定性,改善应用层组播的性能.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案在节点加入和退出时减少了故障恢复时间,维护了组播树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性能改善和显著的优点,适合多媒体业务传输.  相似文献   

2.
组播技术从IP组播向应用层组播的发展,解决了IP组播部署难的问题.应用层组播依靠终端主机进行组播数据的转发,需要解决应用层组播的稳定性.最小延迟组播树的生成等问题.首先分析了影响应用层组播稳定和延时的3个因素:节点稳定概率、节点出度约束和节点间的通信延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抽象出基于稳定概率的度约束边带权应用层组播树生成T-SDE模型,给出稳定度在T-SDE下的表达形式,并证明T-SDE问题属于NP-hard;其次通过分析节点对组播树稳定和延时的贡献,给出3种基于节点稳定概率和链路贡献度的T-SDE问题的近似解决算法;实验表明,该类算法生成的组播树在平均延时、最大延时和稳定度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应用层组播树存在的稳定性的问题,在双路径组播方案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节点度和节点在线时间对组播树构建的权重影响,定义节点稳定度,提出一种节点稳定度的双路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算法.在构建双路径组播树时,使节点稳定度高的叶子节点在第二棵组播树中距离源节点较近,并根据节点稳定度的改变动态调整双路径应用层组播树中节点的位置,使得节点退出或加入组播组时,不需要重新构建组播树也可以接收到传输的多媒体数据,从而降低组播树的中断次数,提高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改善应用层组播的性能.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改进算法在组播节点动态改变时提高了组播树的稳定性,改善了性能,适合多媒体组播业务传输.  相似文献   

4.
多源交互式应用层组播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组播无需扩充底层基础网络就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组播通信,已成为倍受瞩目的组播实现机制.但相对于传统的IP组播,应用层组播的网络延迟大,节点稳定性差,使得采用应用层组播来实现多源交互式组播应用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Thunder协议将组播结构分为核心网和外围树两部分:核心网通过Mesh-Tree结构追求快速转发以优化交互式过程;外围树允许更多的成员接收组播数据,却不会对交互过程产生影响,可提高协议的扩展性.实验表明,Thunder协议能够减小交互式应用层组播的网络延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容忍延迟变化特性,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网络.  相似文献   

5.
由于应用层组播技术依靠终端主机转发组播数据,任意中间节点的退出都将造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应用层组播技术对延时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提高应用层组播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效率,根据影响应用层组播稳定性和延时的因素,抽象出基于节点稳定概率的度约束的最小延时应用层组播生成树问题模型SDMD (Spanning tree based on stability probability,degree-constrained,and minimum diameter for ALM),并且证明了该问题属于NP-hard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给出了基于节点时间增益因子的TG-S近似算法。仿真实验表明,TG-S算法生成的组播树在平均延时、最大延时和累积中断次数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组播树的维护开销、改善组播树的负载平衡、提高组播树的性能,给出一种基于节点异构性的应用层组播算法。与已有的应用层组播算法相比,综合考虑了节点的异构性(动态计算节点异构性,综合考虑节点的网络转发能力和计算能力来),提出了全新的组播树构建策略并通过黄牌节点的数量来及时调整组播树。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降低了端到端的延迟和平均链路伸展长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层组播的时延受限高稳定性生成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继军  苏金树 《软件学报》2010,21(12):3151-3164
应用层组播树会因为单个成员节点的退出或失效而被迫调整其他多个成员节点在组播树中的位置,从而导致多个节点的组播连接被迫中断.该问题被称为应用层组播树的稳定性问题,它严重影响用户接收组播数据的连续性.首先分析了应用层组播树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瞬态稳定度模型(instantaneous stability degree model,简称ISDM).通过利用组播用户动态行为的统计学特性,提出了一种评估该模型中节点相对离开概率的实用方法.其次,由于实时传输是应用层组播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进而基于ISDM模型提出了延迟受限最大瞬态稳定度组播生成树问题——DDSD(the degree-and delay-bounded maximum instantaneous stability degree ALM tree),并且证明了该问题属于NP-Hard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DDSD-H近似算法,该算法共衍生出3种启发式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比较了所提算法在各种启发式策略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层组播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组播技术是一种针对多点传输和多方协作应用的组通信模型,有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是下一代Internet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早期的组播技术研究试图在IP层提供组播通信功能,但IP组播的实施涉及到对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调整,因此,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近两年来,随着Peer-to-Peer(P2P)研究的兴起,基于应用层的组播技术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应用层组播协议将组成员节点自组织成覆盖网络,在主机节点实现组播功能,为数据多点并发传输提供服务。将组播功能从路由器迁移到主机上能有效解决许多与IP组播有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应用层组播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特点,描述了协议设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总结了现有工作及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9.
应用层组播树性能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用层组播中构建组播树的三种不同算法对组播树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各节点的吞吐量和组播树的稳定性,在PlanetLab分布式实验床上进行了实际的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带宽组播树算法构建的组播树有最好的吞吐量和稳定性;最短路径树算法也有很高的稳定性,其吞吐量比随机组播树算法有所提高,但差于最大带宽组播树算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层组播转发树节点选择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层组播解决了网络层组播难于部署的问题,但是效率不及网络层组播。针对如何构建一棵高效的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最小路径延迟、基于最大链路带宽、基于最近网络拓扑三种父母节点选择策略对转发树通信效率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在约束节点度前提下,不同的网络规模中,基于最小路径延迟方法生成树的平均延迟、平均加入时间最小,更适合于延迟敏感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IP多点广播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IP多点广播是一种新兴技术,它以传统的TCP/IP网络为载体,具有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数据交付能力,为网络实时多嫖体和批量数据传输提供了解决手段,该6文简要介绍了IP多点广播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重点分析了它的工作机制,包括多点广播的地址构造,Internet组管理协议和路由技术。  相似文献   

12.
校园网的组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组播能够向多点传送信息流,它能够更好地节约网络带宽,提高网络效率。本文阐述IP组播技术原理、校园网组播部署和组播管理、以及校园网组播应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IP组播和INTERNET上的视频广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中介绍了IP组播的概念,D类IP地址以及IP组播的加入,退出,阐述了IP组播的路由两种路由表的构成以及各自的特点,讨论了IP组播的范围,对IP组播安全机制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介绍了IP组播密钥管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Internet在全球的普及,使用IP组播的网络需求日益增多。但是由于目前的IP组播主要是基于IPv4的,所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IPv6组播的工作机制,再针对IP视频组播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介绍了一种在以太网中IPv6组播技术的解决方法及视频服务器对IPv6组播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IP组播(Multicast)桌面视频会议系统有效地利用了IP网络资源,通过音/视频流单一拷贝的组播,大大减少了对带宽的消耗,也减轻了发送端的负担,同时使终端能够方便地加入和退出会议.采用Microsoft公司的TAPI3.0开发包,实现了一个IP组播桑面视频会议系统.本文介绍了IP组播会议模型,TAPI3.0的体系结构,特别介绍了TAPI3.0的IP组播会议结构,同时给出了核心功能的实现方法,并讨论了会议系统的实际部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开始制作这个卷帘效果的动画之前,先让大家看看这个动画的两个“截图”,以便心中有点印象,不至于在制作和练习的过程中那么茫然。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multicast delivery mechanism for bandwidth-demanding applications in IP networks. Our mechanism, referred to as multiple-destination overlay multicast (MOM),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IP multicast and overlay multicast. We formulate the MOM routing problem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We then design an algorithm based on Lagrangian relaxation on our formulation and propose a distributed protocol based on the algorithm. For network operators, MOM consumes less network bandwidth than both IP multicast and overlay multicast. For users, MOM uses less interface bandwidth than overlay multicast.  相似文献   

18.
以移动IP作为网络层路由支持向移动主机提供多播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研究在目前的移动IP方案中如何有效提供多播技术的支持,分析了在现有的IP网络中集成多播和移动性几种可能的机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IP的移动主机多播技术支持方案,并与其他方案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汇聚组播: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勇  胡松华 《软件学报》2010,21(4):827-837
为支持新兴网络应用,IP组播(multicast)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分别从不同方向扩展了当前的IP路由和交换模式.MPLS和IP组播的结合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MPLS网络中的服务质量组播面临着标签资源匮乏、组播路由状态的可扩展性以及具体实现上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汇聚方法的新型MPLS服务质量组播体系结构,提出在现有的路由控制平面上叠加一层面向IP组播服务的控制平面,取代组播路由协议并支持组播聚集,形成2层控制平面结构.定义了两平面之间的协作和交互方式,并通过扩展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P2MP(point to multi-point)协议,在新的体系结构中融合了服务质量控制能力.另外,还探讨了汇聚组播中基于距离约束选择汇聚路由器的算法,实现了基于Linux的MPLS组播路由器和IP组播服务控制系统,并组建了实验平台.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汇聚组播的双平面网络控制结构能够适应组播用户和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能够有效节省MPLS标签资源,平衡网络中组播流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姚烨  蔡皖东  李宏良 《计算机工程》2007,33(13):133-134,137
阐述了IP组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应用层组播发展现状和ScatterCast应用层组播网络,在对ScatterCast扩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支持大规模应用模式的应用层组播网络体系结构,以解决应用层组播通信的可扩展性及与IP组播的兼容性等问题。介绍了应用层组播网络的性能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