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IMS呈现的社交网络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网的标准架构,在IP多媒体应业务的开发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IMS呈现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IMS呈现的社交网络管理系统(Social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IMS Presence),它丰富了传统电信IMS呈现的业务能力,将手机地址本扩展为社交网络,丰富了好友间互操作,扩展了群组聊天。本文从业务角度出发,分析了IMS呈现的可扩展性,设计了基于IMS呈现的社交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实体,详细阐述了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点,并实现了系统与媒体的接口,最后以单个用户操作、一对一好友操作和群组操作为例,具体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IMS是一个处在标准化过程中的一个全新事物,它为移动通信构建了提供IP多媒体业务的统一的体系架构和基础设施,尤其是基于SIP的功能丰富的业务控制过程,将IP灵活的业务能力植根于移动通信系统之中,极大地丰富了移动业务的生成能力。本文主要从IMS的框架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并展望了IMS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严学强 《信息网络》2005,(9):16-18,31
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本质是业务提供与接入技术和终端设备相独立。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3GPP在Release 5版本提出的与接入技术无关的支持IP多媒体的子系统。基于IMS的固定与移动融合将是网络演进的方向。在网络完全升级到IMS之前,运营商的应对策略是首先应用/业务层和业务传送层进行融合,借助统一的用户数据和统一、开放、标准的业务平台开展固定移动融合业务,为下一步演进到IMS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在通讯领域由电路交换系统向分组包交换系统过渡的历程中,阶段性的出现了很多种技术,而IMS(IP多媒体子系统)技术是目前通讯界公认的下一代通讯网络的主要标准。IMS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将传统通讯系统中的业务、控制和接入部分完全分离开,各自成为一个体系.各体系间用统一标准的接口进行连接,这样的结构可以简化网络结构。节省投资,易于管理。  相似文献   

5.
李会朋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6):136-138
本文在对NGN网络中引入PSTN/ISDN仿真子系统PES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讨论了PES子系统为连接到NGN中的传统固网终端提供PSTN/ISDN仿真业务的基本功能,并就目前存在的两种PES子系统的实现方式:即基于固网软交换的PES和基于IMS的PES的功能、特点、体系结构及两者间的优劣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结论认为.现阶段基于固网软交换的PES要比基于IMS的PES相对更加成熟,但基于IMS的PES却比基于固网软交换的PES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何儒宁 《软件》2013,(12):83-86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WebRTC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架构,在电信运营商原有的IMS视频会议系统上增加对WebRTC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的支持。除传统终端外,系统可使用浏览器(无需安装任何插件)进行实时语音/视频通信,增强了易用性和实用性,为同类视频业务的开发提供了借鉴。文中最后提出了该系统有待优化的地方,并展望了WebRTC技术在推动运营商IMS视频业务发展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IP多媒体子系统(IMS)在带来网络融合以及业务提供能力增强的同时,也给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因而其脆弱性的研究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借鉴了通用脆弱性评分系统(CVSS)的思想提取IMS脆弱性评估的指标,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了IMS脆弱性等级评价模型。构建了灰色理论的评价架构,列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评分矩阵、三角权函数、灰色评价系数、权重矩阵、评价向量矩阵和评价结论值,为IMS脆弱性等级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中所使用的音频和视频编码;针对IMS系统设计实现了一种应用于移动通讯系统的IP媒体流仿真器,此种仿真器实现了IMS系兢中音频的AMR编码和视频的H.263编码,使用RTP协议产生模拟的实时媒体流。它可对IMS系统的媒体承载节点进行测试,配合其他的会话控制协议仿真器,可对IMS系统进行综合测试。给出了此种仿真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此媒体仿真器作为IMS协议仿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业务运营已经成为全球电信业的发展趋势,IMS是全业务网络的建设重点,目前业界已把RCS(富通信套件)作为移动终端的基本业务能力来全面推进IMS的应用.通过分析可运营的富通信系统的核心功能,提出了一种可运营的富通信系统框架,主要包括EAB、PS、IM、XDM等模块.重点阐述了框架中各模块的技术实现细节,并明确了富通信系统在跨运营商互通时的机制和技术要求.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富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作为3GPP下一代网络构架核心,基于IP网络实现,可以帮助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结合,不断推出创新和改进的业务,实现由传统电信运营商转型。本文从业务实现方案的角度出发,结合业内相关研究成果,就移动IMS系统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实现WEBUA给出了实用性建议,希望能对IMS与互联网结合运营起到帮助作用,并可供其他现代电信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基于位置服务(LBS)仅限于单一用户本人位置,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交网络需求,同时移动互联网、社交关系网络和地理位置服务三大热门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LBS系统、Android平台、XMPP即时通信协议、定位技术以及电子地图技术为基础,设计了基于XMPP协议的融合导航定位服务与通信服务的移动导航定位应用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下的即时通信应用现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作为其开发基础的即时通信协议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已有的即时通信协议都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移动互联网网络环境不稳定,低带宽高延迟,设备计算能力差等特点. MQTT协议作为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型的轻量级消息传输协议,在移动平台具有节省流量和能耗,可扩展性强的优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一些主流的即时通信协议,指出了它们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存在哪些缺陷;之后研究了MQTT协议的消息格式与使用方式,并与已有的即时通信协议进行了对比;最后基于MQTT协议,对即时通信应用的两项核心功能IM和Presence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并经过测试表明使用MQTT协议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提供比传统即时通信协议更少的带宽耗费和更良好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介绍基于SMS的移动电子商务工作模式和安全需求,以此提出了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安全架构,然后分别从终端接入层、通信链路层、网关协议层、应用服务层四个层面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常见的安全问题,最后提出了以动态口令与"挑战"文本相结合的认证方式,以Hash算法实现签名,端到端的SMS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MSNP协议的IM系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游  张友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36):142-144,219
通过对MSNP协议的分析,给出了MSN Messenger系统模型及系统的通信机制,讨论了用J2ME开发的一个MSN客户端KMSN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关键技术,KMSN已经应用于NOKIA、ERICSSON、SIEMENS的平台上。实验表明,将支持MSNP的IM移植到移动终端后,比传统的Mail方式更能满足移动通信的及时性和简洁性。  相似文献   

15.
定位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本文首先比较了定位技术中控制面实现方案与用户面实现方案的区别,分析了一种基于用户面的定位技术方案-SUPL方案,阐述了SUPL中采用的定位技术、网络架构及其各个关键网络元素的功能,并以一个业务流程为例说明了业务实现的步骤,最后提出了一种同时支持控制面与用户面定位技术的过渡方案,并对SUPL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A scalable framework for mobile real-time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Examples for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this framework are mobile social networks, mobile conference calls,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s, and mobile multi-player on-line games. A key requirement for enabling a real-time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 is the tight constraint imposed on the call delivery delay. Since establishing such communication service for a group of independent mobile users under a tight delay constraint is NP-hard, a two-tier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that can meet the delay constraint imposed by the real-time service requirement for many independent mobile clients in a scalable manner. This goal is achieved by two dimensional partition of the space, first by organization and then geographically. Both the time and memory complexity associated with the location management of N mobile users are O(N) for the location management provided by the proposed framework, while a distributed scheme requires O(N2) for both time and memory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GIS集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无线网络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无线网络与GIS结合的必要性。介绍了一种移动GIS系统——IMGIS,它集成了WebGIS技术、无线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等。IMGIS拓展了GIS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使得空间信息服务成为一种移动的信息服务技术,并详细讨论IMGIS的系统实现架构以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技术应用的逐渐铺开,其所具有的一系列新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支持设备等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该文将重点关注其中的5G消息服务是否会对现有社交即时通讯软件带来冲击。该文通过从其网络承载技术、内容协议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隐私保护、内容安全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得出5G消息服务的出现不会对现有社交限时通讯软件带来冲击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李现涛  郭达伟  李杨 《微处理机》2011,32(5):38-40,49
近年来,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迅速发展,在该平台上实时语音通信的需求也日益显现。在linux平台下,利用VOIP和RTP等技术实现了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多跳即时语音通信系统。并通过上网本组成的硬件实验平台进行了移动实验,在低速移动条件下的实时语音通信效果MOS评分在3.5以上,能够满足即时语音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云计算的应用目标并不仅局限于PC,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云服务已成为IT行业炙手可热的新业务发展模式。本文基于Openmobster搭建移动云计算环境,并利用Android智能手机作为终端来访问云端服务器资源,以数据传输的事务处理为应用背景,采用c/s模式和B/S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云服务下移动智能终端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础架构,并根据此架构初步实现了追踪定位的功能。该方法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利用服务器端与手机客户端的即时通信,实现了为Android智能手机提供云推送和云同步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