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提出的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车距测量系统,由预处理、车辆检测和车距测量共3部分组成,通过计算车辆矩形框中心点、左右中心点特征匹配和三角测量来计算车距。实验表明,本系统车辆检测准确率最高可达95%,最低为92.5%,车距测量精度误差范围为-1.1~0.2 m,车距测量响应时间范围为80~90 ms,在车辆检测准确率、车距测量精度和响应时间等方面均表现优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满足大多数车距测量应用场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研究了在高速路段下基于机器视觉的车道偏离检测与车辆前向安全车距检测技术.首先固定车载相机,通过相机标定获取相机的内参数和外参数,进而设计车距检测模型.该模型不但能够检测出前方车辆与无人车的距离,还能计算出前方车辆相对于摄像机光轴的偏转角度.接着在CCP偏离检测算法的基础上,设定安全和报警区来建立车道偏离模型,并对当前车辆的偏离结果作出正常行驶的评判.最后借助TI的DVSDK组件包将算法移植到嵌入式平台DSP-DM3730上测试.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车距检测模型和车道偏离模型在解决无人车的前向防撞检测和车道偏离检测等问题上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目视觉传感器的车距测量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结构化道路上基于单目视觉的运动车辆车距测量问题,从针孔模型下摄像机成像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基于图像中车道线消失点的车距计算公式.车距测量结果只与图像中的近视场点到摄像机的实际距离有关,而无需对所有的摄像机参数进行标定.分析了车距测量中的误差因素,并在前方道路上设置已知距离的横向标线,完成了摄像机不同安装高度、俯仰角及方向角情况下的标线距离测量实验.通过与实际距离比较发现,摄像机安装高度与方向角的微小变化对车距测量的影响可以忽略,而摄像机俯仰角的变化将引起较大的车距测量误差.最后,完成了不同距离处前方车辆车距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的车距测量相对误差小于3%,具备了较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汽车安全车距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安全车距测量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双目立体视觉的原理,提出一种应用于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车距测量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车辆在左右摄像头所获的图像中对应的不同坐标,利用公垂线中点法计算出目标车辆到摄像头的距离.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距方法测量范围广,对远距离测量也适用;测量精度能满足智能交通中车辆安全距离测量的实际需要,是一种有效的前方车距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公路环境下车辆检测问题,分别对车前方的车辆和车旁超车车辆设计了基于主动视觉的车辆实时检测算法.算法首先通过标志线检测算法获得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线信息,在标志线信息的引导下在低分辨率图像中通过车辆底部阴影特征搜索感兴趣区域,然后在感兴趣区域进行高分辨率图像处理,利用前方车辆的后视图灰度对称性特征和边缘特征完成前方车辆的快速检测;对于车旁超车车辆,算法在相邻车道设置检测窗口,通过检测窗口内的纹理变化信息,检测车旁超车车辆;最后利用消失点的信息进行车辆确认.实验表明,算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公路上的车辆,具有较好鲁棒性和实时性,能够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前方车辆测距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测距技术忽略了车辆与地面相接的下边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辆下边沿估计和逆透视变换的单目视觉测距方法,实现了对前方车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高精度车距测量。该方法首先通过对车辆关键点估计和几何关系模型完成对车辆下边沿的估计,然后从中计算测距关键点,再利用基于点的逆透视变换测距模型进行距离计算。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测距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测距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在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等特殊区域,多车发生群聚,形成堆积.车辆间的车速与车距等信息不定.在多车距信息采集中,不同车辆的实时速度、车辆距离信号之间存在干扰,受到路口拐角车辆堆积遮挡等效应的影响,目标车距信号无法直接到达采集终端.传统的车辆信号采集在这种情况下,以多直线折射传递损失误差的方法,逼近曲线信号传递过程,一旦逼近计算过程增加,造成采集的车距误差增大.提出基于衰减补偿的车辆车距遮挡信号采集方法.计算车辆信号采集的基本波,针对初始车辆车距信号进行连续小波位移变换,完成了车辆车距多车下信号的抗干扰处理.计算车辆车距遮挡后信号衰减系数估计结果,针对估计结果进行衰减误差补偿,实现车辆车距信号的准确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车辆车距信号采集,能够极大地提高车辆信号的准确性,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机动车驾驶时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行车安全中车距估计与超车检测方法。首先,使用车辆阴影检测方法确定车辆位置,根据阴影位置和视觉中心点的距离建立车距估计函数;其次,对超车情况使用背景光流建模的方法建立光流估计方程,通过估计光流将行驶中的正常物体与非正常物体分开,从而辨识驾驶途中的超车现象。根据车距和超车情况的检测及时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估计车距、检测超车情况。在统一设备架构(CUDA)下使用图形处理器(GPU) NVIDIA GeForce GTX680显卡对算法进行加速,可以达到48.9ms/帧的处理速率,基本满足了实时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红外测距与超声波测距探测距离与真实距离差异大,刹车控制智能性不强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单目视觉测距的车辆自动刹车辅助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以及电子制动模块组成;通过基于单目视觉测距算法实现软件编程,并在Matlab平台上完成测试,实验中车辆以35km/h驶向障碍物,使在20~70m的实际距离进行仿真测距,单目摄像头俯仰角测定在88°~90°之间,对前方实时车距进行测量,并通过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对车辆制动进行辅助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实测距离和系统介入距离均在70m以内时,算法相对误差平均在2%左右,车辆停止地点距障碍物在4.5m左右,说明系统满足车辆智能化辅助制动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驾驶员控制安全车距所存在的致命弱点,提出并建立一种车辆智能测算前后相邻车辆间距的智能装置与方法,实时控制车辆前后合理车距,因此能够有效避免车辆追尾或被追尾事故的发生。该项技术装置模块化,算法识别周期短,经实用证实系统具有较高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车辆驻停后滞留车内人员受高温致死和车内气体污染等伤害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雷达及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车内人员防遗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MIMO雷达作为人体探测的手段,采用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车辆运动检测方法,融合现有成熟的温度、气体传感器技术、4G通信技术,并使用基于Matlab APP Designer的上位机软件作为硬件配置及测试软件;系统的车载终端硬件系统具有独立、小型化的特点,能在车内多个地方布置,在上位机平台可观察各传感器的数据变化。系统实现了车辆运动检测、车内人体探测、车内环境监测、数据无线上传等功能,验证了系统在车内监测的可行性,为车载生命监测提供了一种独立、便捷、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一种具有实时安全预警功能的车辆远程监控系统,包括车载数据采集端、手机客户端以及监控中心.汽车车载数据采集终端可实时采集到车辆的位置信息、速度和加速度信息并通过3G无线通信网络将这些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监控中心接收到所有车辆传来的数据,并将信息发送到用户车的手机客户端上,手机客户端通过本车的数据和周边车辆的数据计算出本车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不安全手机客户端则会预警,提醒驾驶员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QNX的智能车载3G远程诊断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瑞 《电子技术应用》2013,39(5):121-124
提出基于QNX的智能车载远程3G诊断系统方案,采用QNX硬实时系统作为车载终端,通过CAN总线和GPS模块实时采集车辆状态信息,以实现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动态反馈;设计3G无线分层驱动模型实现车载终端与远程服务器通信,提高远程诊断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引入远程监控服务中心对车辆各项安全参数进行动态实时检测,进而提高运行安全系数。实验表明,该方案不仅能实时采集影响车辆安全运行的各项ECU参数,还可通过车辆远程服务中心实现对车辆的全天候跟踪监控。  相似文献   

14.
现在汽车报警装置普遍存在着误报率和无法有效通知车主的缺陷,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利用PSoC作为主控芯片,实现了系统的单片化,减少了PCB面积,降低了成本;并且利用GSM网络可让车主及时获悉汽车安全状况;同时运用SC—1振动传感器,提高了汽车防盗报警系统的灵敏度。这些优点很好地解决了误报率和与车主通信的问题。经过实际模拟与测试,证明该系统性能稳定,颇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文是基于UHF频段的RFID技术在小区车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系统包括车载标签,读头,天线和相关指令软件等部分。使用本系统能够有效管理车辆进出小区门口并记录车辆的数据,比如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和每一辆车的标签编号等。得益于UHF频段长距离的读取能力,只要带有标签的车辆和读头天线间距离在10米范围以内,数据都能够被准确的探测到。相关指令软件不仅能够识别车主的身份而且可以经过判断后控制进出口横木的升降。经过现场测试显示,本系统完全可以用于小区进出车辆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阿里云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空调状况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主要包括车端监测和阿里云物联网平台,车端监测以STM32F429和ATK-M7514G通信模块为核心,利用FreeRTOS系统,基于MQTT协议实现与阿里云物联网平台的数据交互,可通过Web和移动APP等实时查看车内环境状况。系统实现了新能源汽车车内环境的监测与采集,为新能源汽车自动空调开发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成品油配送运距及运行线路的管理缺陷,以及传统物理签封、电子签封的不足,给出了结合物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将GPS定位、射频签封、车载液位仪、车辆行驶路线、车辆行驶运距、车载摄像等功能模块有机结合起来,共同组成成品油罐车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改变了以往电子签封仅仅具有路途防偷盗的功能弱点,实现了全过程、全时段、多功能的车辆监控,从而全面提升了油品数质量及物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车辆在拥堵环境中因车速波动较大所带来的跟驰平稳性较差、跟踪无效或不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车辆模型和深度强化学习的多目标优化跟驰方案。首先基于车辆横纵向动力学建立车辆跟驰模型,然后根据车间距误差、速度误差、横向偏差及相对偏航角等,利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得到跟驰车的加速度和转向角,以更平稳安全地控制跟驰车辆。经NGSIM公开驾驶数据集进行测试与验证,该方案可有效地提升跟驰车辆的稳定、舒适与安全性,对保证交通安全和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电动车充电管理不便、安全性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充电系统。该系统智能充电节点通过RN8209模块实现对电动车充电电压、电流和功率的采集,并利用这些数据判断充电状态,异常时自动关闭。该设计不仅实现了电能的计量,而且确保了电动车充电的安全性。系统中控网关通过LoRa无线模块与多个智能充电节点通信,并通过4G模块实现了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测试结果表明,LoRa无线能够穿透地下室,通信距离达到300m,网关与服务器通信稳定。该设计实现了对充电桩的远程监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