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代码复用攻击日趋复杂,传统的代码随机化方法已无法提供足够的防护.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运行时代码随机化的代码复用攻击防御方法LCR.该方法在目标程序正常运行时,实时监控攻击者企图获取或利用gadgets的行为,当发现监控的行为发生时,立即触发对代码进行函数块级的随机化变换,使攻击者最终获取或利用的gadgets信息失效,从而阻止代码复用攻击的实现.设计实现了LCR原型系统,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LCR能够有效防御基于直接或间接内存泄漏等实现的代码复用攻击,且在SPEC CPU2006上的平均开销低于5%.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被广泛部署于操作系统上,传统的代码复用攻击受到了较好的抑制.但新型的代码复用攻击能通过信息泄露分析程序的内存布局而绕过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 ASLR),对程序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通过分析传统代码复用攻击和新型代码复用攻击的攻击本质,提出一种基于代码防泄漏的代码复用攻击防御方法VXnR,并在Bitvisor虚拟化平台上实现了VXnR,该方法通过将目标进程的代码页设置可执行不可读(Execute-no-Read, XnR),使代码可以被处理器正常执行,但在读操作时根据被读物理页面的存储内容对读操作进行访问控制,从而阻止攻击者利用信息泄露漏洞恶意读进程代码页的方法搜索gadgets,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防御传统的代码复用攻击,还能够防御新型的代码复用攻击,且性能开销在52.1%以内.  相似文献   

3.
陈志锋  李清宝  张平  王烨 《软件学报》2017,28(7):1732-1745
近年来,代码复用攻击与防御成为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内核级代码复用攻击使用内核自身代码绕过传统的防御机制.现有的代码复用攻击检测与防御方法多面向应用层代码复用攻击,忽略了内核级代码复用攻击.为有效检测内核级代码复用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细粒度控制流完整性(CFI)的检测方法.首先根据代码复用攻击原理和正常程序控制流构建CFI约束规则,然后提出了基于状态机和CFI约束规则的检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编译器辅助实现CFI标签指令插桩,并在Hypervisor中实现CFI约束规则验证,提高了检测方法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内核级代码复用攻击,并且性能开销不超过60%.  相似文献   

4.
尽管现有多种防御方法和技术,但是针对软件系统和网络的攻击仍然是难以防范的威胁.在引入只读/写和地址空间随机化排列方法后,现代操作系统能有效地应对恶意代码注入类型的攻击.但是攻击者可以利用程序中已经存在的代码,将其组装成具有图灵完全计算功能的连续的代码块,用以绕过已有的防御机制.针对代码复用类攻击防御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利用返回地址实时保护机制的防御方法,以有效防御代码复用类攻击,特别是ROP攻击.在程序运行时,通过对其栈中返回地址值的加密保护和实时检测,防止所有的以0xC3字符(即ret指令)结尾的短序列代码段的连续执行.该方法不需要源代码和调试信息,能完全防御ROP攻击,并且其性能开销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许蕾  刘蕊成  陈贵美  赵晨  张卫丰 《软件学报》2019,30(7):2124-2138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广告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网络广告在促进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用户信息泄露、影响用户网页浏览体验等负面问题.为了对网络广告进行系统的研究,需要获取广告生成过程中完整的调用路径.由于加载到页面中的JavaScript文件量大、函数调用路径链路长、路径中的JavaScript代码经过了一定的压缩和混淆,因此很难通过静态方法获取网络广告调用路径.分析了动态广告生成的过程,对相关代码进行动态插桩,利用函数参数实现广告调用信息的传递,并记录下每个iframe内部的调用信息,通过匹配与合并多个iframe的信息,生成了完整的广告调用路径并确定了广告插入的操作方式.针对21个真实网站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不太影响性能的前提下,获取到静态方法无法获取到的广告动态加载过程信息并生成广告代码调用路径.  相似文献   

6.
代码插桩是程序性能监控的重要环节。动态插桩通过对可执行程序代码的运行时修改支持动态性能监控,有助于降低性能分析工具的构建代价,提高工具易用性。本文首先阐述了Dyninst动态插桩系统的概念抽象与执行机理,然后结合大规模并行程序动态插桩的需要,对DPCL并行程序动态插桩基础设施以及基于MRNet的可扩展通信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于经济的需要,“复用”将会很快被人们认识。与编写新代码相比,代码复用采用的越快,其效率越高,成本越低。如果把新思想运用于复用的实现过程,则商业可以通过代码复用收益。  相似文献   

8.
代码重用攻击(Code Reuse Attack,CRA)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的攻击方式,能够对抗多种防御机制,给计算机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和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配件加权标记(Gadget Weighted Tagging,GWT)的CRAs防御框架。首先,GWT找到代码空间中所有可能被CRAs利用的配件。其次,GWT为每个配件附加相应的权值标记,这些权值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地配置。最后,GWT在程序运行时监控配件的权值信息,从而检测和防御CRAs。另外,我们结合粗粒度CFI的思想,进一步提出GWT+CFI的设计框架,相比基础的GWT,GWT+CFI能够提高识别配件开端的精确性并减少可用配件的数量。我们基于软件和硬件模拟的方案实现GWT和GWT+CFI系统,结果表明其平均性能开销分别为2.31%和3.55%,且GWT理论上能够防御大多数CRAs,特别是使用自动化工具生成配件链的CRAs。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代码重用攻击(Code Reuse Attack)已经成为针对二进制程序的一种主流攻击方式。以ROP为代表的代码重用攻击,利用内存空间中存在的指令片段,构建出能实现特定功能的指令序列,达成了恶意目标。文中根据代码重用攻击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实时装卸载函数代码的防御方法,通过动态装卸载的方式裁剪代码空间,从而达到缩小攻击面以防御代码重用的目的。首先,以静态分析的方式获取受保护程序依赖库的函数信息;以替换库的形式使用这些信息;其次,在Linux动态装载器中引入实时装载函数的操作及自动触发和还原的装卸载流程,为了减小频繁卸载导致的高额开销,设计了随机化批量卸载机制;最后,在真实环境中开展实验,验证了该方案防御代码重用攻击的有效性,展示了随机卸载策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代码注入型攻击防御机制容易被绕过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指令集随机化的防御技术。该技术制定了指令集随机化规则,利用该规则改变obj文件中的指令,从而实现了指令集的随机化。外部注入代码与生成的指令集不兼容,经过动态二进制分析平台翻译后,程序代码正常执行而注入代码变为乱码。基于该技术设计了一套原型系统,并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可以防御大部分代码注入型攻击。该技术打破了缓冲区溢出漏洞利用所需要的稳态环境,实现了对攻击的主动防御。  相似文献   

11.
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识别准确率超过人类平均水平。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深度神经网络的性能会因对抗样本的存在而大幅降低。攻击者通过在待识别的图像中添加精心设计的微小扰动,误导分类器做出错误预测。另一个方面,在数字空间生成的扰动也能够转移到物理空间并用于攻击。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对抗样本的物理补丁攻击方法。将生成的二维码贴在道路交通标志表面的指定位置,使得分类器输出错误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将数字空间生成的对抗样本用于物理空间中的交通标志攻击,仍可以保持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彭国军  梁玉  张焕国  傅建明 《软件学报》2017,28(8):2026-2045
在当前的计算机系统架构和软件生态环境下,ROP(Return-Oriented Programming)等基于二进制代码重用的攻击技术被广泛用于内存漏洞利用.近年来,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愈加严峻,学术界、工业界分别从攻击和防护的角度对二进制代码重用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二进制代码重用技术的基础,然后分析了二进制代码重用攻击技术的演变和典型攻击向量;同时,对基于控制流完整性和随机化的防护方法进行了讨论,对工业界最新的二进制代码重用防护机制CET(Control-flow Enforcement Technology)和CFG(Control Flow Guard)进行了剖析.文章最后讨论了二进制代码重用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包括潜在的攻击面和防御机制增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种对中间人攻击的防范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目前出现的对PKI的中间人攻击,分析了PKI中的两种安全隐患:如果客户端不能提供身份认证或者不能获得服务器证书的有效性检验,攻击者利用中间人攻击方法就 可以完全偷听会话内容。文章还讨论了防范中间人攻击的策略,运用这种防范策略可以达到有效地防止中间人攻击的目的;最后对防范策略作了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叶茜  张基温 《计算机应用》2006,26(7):1646-1648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已经成为网络最大的安全威胁之一。如何防御DDoS攻击是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中使用报文标记和移动代理技术,构建基于移动代理的DDoS攻击防御模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来自ISP域外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对域内主机的影响。并利用移动代理的容错性,使模型中重要元件具有很好的抵抗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性能,提高了防御模型自身的抗攻击性。最后讨论了模型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5.
虽然各电子商务企业采用多种信誉评价机制解决消费者对卖方或平台的信任问题,但是信誉评价系统仍然频繁地遭受各种攻击.这些攻击致使卖方的信誉排名和推荐排名被操控,大量诚实消费者被误导而购买了质量较差的商品.有研究者提出综合考虑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和不信任信息可以使消费者更好地抵御信誉攻击.然而,现有工作存在“信任或不信任信息融合不足”以及“使用一组顾问评价所有卖方”等局限性,因此导致卖方信誉评价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较差.提出了一种新的防御策略——T&D,它综合考虑了消费者的可信和不可信2个方面.此外,该策略为消费者设置了白名单(存储若干个最信任的评价者)和黑名单(存储若干个最不信任的评价者).利用黑名单净化白名单,诚实消费者可以找到更可信的评价者并依据这些评价者的评分和诚实消费者自身的经历准确评估每个卖方的信誉值.模拟实验结果显示:该策略在评估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现有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 attacks on user machines, organizations, and infrastructures of the Internet have become highly publicized incidents and call for immediate solution. It is a complex and difficult problem characterized by an explicit attempt of the attackers to prevent access to resources by legitimate users for which they have authorization. Several schemes have been proposed on how to defend against these attacks, yet the problem still lacks a complete solu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twofold. First is to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a wide range of DDoS attacks and defense methods proposed to combat them. This provide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current solution space, and future research scope to defend against DDoS attacks. Second is to propose an integrated solution for completely defending against flooding DDoS attacks at th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