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通过XMLHTTP组件可以方便地在异构平台之间进行XML数据交换。本文在讨论了XMLHTTP组件、eVB和XML在J2EE平台和vb.net平台上的使用后,提出了一个基于XML—HTTP组件的移动应用EAI框架,并给出了部分核心代码。  相似文献   

2.
刘朝 《微型计算机》2013,(25):26-30
双核满天飞似乎还在昨天,不知不觉间,移动设备就已经全面进入了四核时代。上至5000元级的顶级机型,下至千元级的入门级机型,都已经全面开始配备四核处理器了。在我们开心地享受更加强劲的性能和更畅快的体验时,  相似文献   

3.
随着迅驰2的发布,英特尔移动平台的处理器军团更加庞大,厂商在不同定位产品的处理器搭配上更加灵活,同时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疑问:迅驰2和迅驰Santa Rosa平台对处理器有什么要求?奔腾双核处理器和Core 2 Duo有什么区别?处理器的新旧替换关系是怎样的?……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特别对目前的英特尔移动处理器进行了适当的整理,以方便消费者区分。  相似文献   

4.
《电脑时空》2010,(1):85-85
最近我花了大量时间和计算机硬件生产商进行座谈,以便了解下一代处理器的发展方向,在座谈过程中,生产商不断地提到一个名词——SoC,也就是单片机。  相似文献   

5.
针对异构SoC加速器测试软件硬编码固化到BootRom,致使FPGA原型验证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软件和硬件分离的原型验证方法.该验证方法仅需要增加指令存储ITCM和UART、SPI基本外设,即可实现对协处理器、独立加速器的FPGA平台验证工作.基于开源处理器Rocket core和开源项 目Si-Five Bloc...  相似文献   

6.
方成亮 《电脑自做》2006,(11):111-115
与台式机处理器相比.移动处理器往往具备更大的超频空间.这与其制作工艺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移动处理器总是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制作工艺.并且挑选最好的晶圆部分.因此其发热量和稳定性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刘勇  赵秦德  赖正文  黄东平  王憬星 《计算机科学》2012,39(10):157-159,163
目前多维数据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其复杂性影响了多维数据的操作效率。为提高对多维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一种在CPU/GPU异构平台上的多维线性哈希并行计算方案。该方案通过对传统线性哈希表数据结构的扩展,可实现对哈希表的快速创建和查询。同时,在多个处理器平台上进行的实验对提出的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处理的数据规模较大时,提出的方案由于充分利用了GPU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在创建哈希表和查询数据上,比传统的CPU方案性能分别提高了约25倍和38倍,充分显示出提出的方案在处理多维数据时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6,(8):1104-1111
在移动群体感知网络中移动设备的能量使用效率和有效探测总数间存在一种均衡关系,针对移动群体感知中移动设备发生接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移动群体感知中能量有效的设备探测模型。该模型对基于泊松分布模型探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移动设备的无效探测概率,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正确合理的;然后得出有效探测总数与探测时间间隔的关系;最后基于模型分析得到不同情况下能量消耗与探测有效性的均衡点,进而使移动设备持有者根据自己所处环境设置探测时间间隔T,从而实现移动设备能量的节约。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中期,英特尔终于发布了其凌动Atom处理器平台的第二代产品Atom Z600系列,与已经推出的第二代Atom N系列不同,超低功耗的Z600将主攻手机等小型设备市场,同时有进驻更大尺寸设备的能力,而其一旦成功,将在移动设备市场掀起新一轮的变革,所有种类的移动设备将在硬件及软件层面上拥有空前的兼容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与网络》2009,35(7):14-15
Puma是AMD推出的新一代移动计算平台,这也是AMD移动版的“3A”平台组合。在加入了图形处理组件后,Puma彻底解决了传统移动平台图形处理能力不足的软肋。与以往发布的单一处理器卡同比,Puma带来了四大系列.共汁十余款移动处理器产品,分别对应高、中、低端市场;芯片组,则由全新的AMD7系组成,包括RS780M北桥、SB700南桥等。而在显示芯片方面,得力于ATI的技术,Puma本身就集成了一款性能桐当不俗的集成显示芯片——Mobility Radeon HD3200。  相似文献   

11.
并行构件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并行软件的开发效率,但现有的并行构件技术缺乏对异构多核平台的支持.为了提高并行构件程序在异构平台上的执行性能,扩展CCA(通用构件体系结构)并行构件模型支持CCA异构并行构件,提出了一种异构的CCA并行构件模型.使用管理者—工人模式调度CCA异构并行构件内的计算任务到异构多核平台上加速执行.在CCA构件工具包的基础上实现了支持扩展CCA并行构件模型的编译系统和运行时框架.在CELL BE和GPU两种异构多核处理器上进行的实验证明了提出的方法比原始的CCA构件程序具有较优的性能.提出的并行构件模型应用在并行程序开发中可以提高并行程序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将OpenACC编程模型用于异构多核处理器时,由于异构多核处理器加速设备内存有限,操作大量数据的代码不能获得很好的加速。针对这一问题,在OpenACC中引入循环分块子句,对循环进行分块处理,使每个循环块使用的数据能够存储在设备内存中;提出面向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循环分块子句生成算法,并在基于Open64的"源-源"自动并行化系统Auto-ACC中进行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在异构多核处理器上,扩展的循环分块子句及所提生成算法能够对程序进行明显的加速。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研究没有考虑移动网络节点异质性与没有构建破坏性病毒传播模型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异质移动网络的破坏性病毒传播模型。通过考虑移动网络节点的异质性,进一步将易感染状态划分为新系统状态和旧系统状态,并结合破坏性病毒的潜伏与爆发特性将感染状态划分为潜伏状态和爆发状态。计算了模型的平衡点与传播阈值,并指出当传播阈值大于1时,模型在正平衡点处不稳定;当传播阈值小于1时,模型在正平衡点处局部渐近稳定。在NW小世界网络和BA无标度网络上进行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两个网络的病毒传播速度不同,NW网络存在病毒完全消除的情况,而BA网络中的病毒不会被完全清除。  相似文献   

14.
可信移动平台身份管理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网络用户身份管理难题及现有的身份管理方案存在的不足,基于可信移动平台完整性校验、保护存储、域隔离和访问控制以及远程平台校验等安全特性,提出了可信移动平台身份管理方案和协议;构建了对应于口令、证书、指纹等认证方式的身份矩阵;实现了多种方式的身份认证、身份认证审计记录,主密钥、审计密钥、平台AIK私钥的加密存储,以及移动平台的可信验证、加密身份的还原和服务提供者身份标志的查找定位,并实现了身份信息和认证数据的加密传输;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护用户身份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用户身份管理的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异构双核处理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构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建春  曾素华  岑明 《计算机应用》2008,28(10):2686-2689
当前应用于异构多核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是主从式结构。这种结构由于存在通信协议和结构的异构性,使操作系统在实现上和通信处理存在复杂性。根据异构双核处理器的特点,通过分析通信硬件的结构,在单核嵌入式操作系统构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对称通信的双核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构架,解决了异构双核处理器中的通信效率和共享内存的利用问题。该操作系统构架成功应用于TI OMAP5910处理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如何发挥异构多核处理器的优势从而提高程序执行效率的问题,提出了Cell异构多核处理器上实现线程同步流水并行和迭代同步流水并行两种优化技术,该优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非规则写和控制结构非规则的执行速度。通过在Cell处理器上对NAS benchmarks中的IS、EP、LU以及SPEC2001中的MOLDYN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流水并行方案有效地改善了临界区和flush操作的执行效率,明显地提高了程序的执行速度。  相似文献   

17.
圣维南方程组可用于描述明渠非恒定流的汇流过程,在大规模水文模拟软件中,求该方程组的数值解是制约程序运行时间的最大瓶颈.通过分析串行程序结构及其计算热点,挖掘计算密集型程序中单步模拟循环计算段和指令排列等的可并行性,针对"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异构众核架构设计主从核异步并行方案,基于MPI和athread库对求解程...  相似文献   

18.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图书馆系统,研究了其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功能模块、开发环境和系统运行界面。系统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构成,采用分层设计的理念,有效地降低了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明确各个模块的职责,进而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移动办公的实现方式,对各种移动办公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探讨,最终确定VPDN为最优的移动办公方式。  相似文献   

20.
异质多移动机器人协同技术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机器人应用的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展,多移动机器人由于其单个机器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体系结构、协作与协调、协作环境感知与定位、重构及机器学习几个重要课题对多移动机器人协同技术进行了综述,尤其侧重于各种技术如何处理和包容团队中的异质性,并分析了本领域中的研究难点问题,最后展望了异质多移动机器人研究的前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