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娜娜  马燕 《福建电脑》2006,(1):123-124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识别人脸的方法,把小波变换应用到本征脸法中。先利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分解,然后对低频分量运用本征脸分析构造本征脸子空间,该方法既减少了计算量,又具有较高的识别率,提高了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2.
小波变换后的低频子带图像既去除了某些表情变化,又减小了数据量,而图像的频谱特征则具有良好分类特性,因此两者结合后得到的频谱脸在人脸识别方面具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先利用小波变换和Fourier变换求得原始人脸图像的频谱脸(Spectrofaces),再对频谱脸继续求取各自的本征脸(Eigenface)和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特征作为分类特征,并利用了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识别。实验是利用ORL人脸库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比起直接利用空间域上原始图像的识别方法来说,基于频谱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曾岳  冯大政 《计算机工程》2011,37(19):148-149,152
传统线性子空间算法在提取类内散度矩阵的特征向量时,存在偏差、过拟合和推广能力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子空间算法。将类内散度矩阵的特征空间分解为2个子解空间,即主成分空间和零空间,再利用本征谱模型对2个空间分别进行正则化。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使用较少的特征维数就能达到与传统算法相同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4.
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分析人脸图像,并从人脸图像中提取有效的识别信息,用来辨认身份的一门技术。文章阐述了基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的基本算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最后对其进行了仿真。该方法主要通过求出人脸图象与数据库中的特征脸空间距离来进行人脸的识别和分类,做到了快速准确地识别人脸。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融合局部gabor相位特征和全局本征脸特征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多个分类器的集成,首先利用gabor滤波良好的空间位置与方向选择特性,用gabor滤波器对图像进行滤波,采用局部XOR算子提取滤波图像的局部gabor相位特征,通过Fisher判别式对每个频率和方向下的相位特征进行降维,融合各个频率和方向下的分类概率,得出局部特征分类信息;然后利用本征判别式方法,得出人脸图像的全局分类信息;最后融合局部和全局分类信息进行识别.通过在三个人脸库中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分析人脸图像,并从人脸图像中提取有效的识别信息,用来辨认身份的一门技术.文章阐述了基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的基本算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最后对其进行了仿真.该方法主要通过求出人脸图象与数据库中的特征脸空间距离来进行人脸的识别和分类,做到了快速准确地识别人脸.  相似文献   

7.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于人脸识别问题,基于K-L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参数的提取;并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由于支持向量机本身是一个两类问题的判别方法,在处理多类问题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组的淘汰法,这种方法考虑到了各判别函数的VC置信范围的差异,同时利用判别函数间的冗余来降低识别误差.针对ORL人脸库和自建的人脸库的识别结果表明,基于SVM的识别方法在特征参数个数的选取、识别效果、识别时间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人脸识别过程中仅靠人脸整体特征识别容易出现误识的问题,以及人脸局部特征的重要性。本着由粗到精的学习原则,设计了选择性多本征空间的多级人脸识别方法(SMEM)。首先对人脸划分为整体、上半部、鼻、眼四个本征区域;然后对各本征建立特征空间并构造BP神经网络人脸识别器;最后,以后验概率为依据,选择性调用各级识别器,直到类内阈值和类间阈值均满足设定值的分类为止。经实验证明,此方法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9.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中一个相当困难而又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在传统的特征脸方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特征脸方法,就是把人脸图像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应用特征脸方法,在识别计算距离时赋予不同的权值,最后确定综合距离最小的人脸图像。把这种方法和传统特征脸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抗畸变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中一个相当困难而又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在传统的特征脸方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特征脸方法,就是把人脸图像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应用特征脸方法,在识别计算距离时赋予不同的权值,最后确定综合距离最小的人脸图像.把这种方法和传统特征脸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抗畸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种改进的特征脸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已有的一些人脸识别方法对于每人一个样本的识别来说,效果不太理想。鉴于此,本文将在传统的特征脸方法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特征脸方法——特征半脸方法。所谓特征半脸方法,就是把人脸图像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分别应用特征脸方法,最后在识别计算距离时上部采用较大的权重,下部采用较小的权重,求得综合距离最小的人脸图像序号,从而完成人脸识别的方法。我们把特征脸和特征半脸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特征半脸方法优于传统的特征脸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种人脸识别中眼睛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灰色图像识别中进行人眼睛定位的算法,首先是根据人脸的水平灰度直方图来确定艰睛的位置,然后,通过计算眼眶部分像素点的垂直灰度直方图来确定两眼中心,接着从获得的区域中找出一定数量的灰度值小的点,对这些点进行添加、删除和计算,实现眼睛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多视角人脸识别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脸在图像深度方向上发生偏转时,即使同一对象的人脸图像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在此,将神经网络集成应用于多视角人脸识别,所用的人脸特征通过多视角特征脸分析获得。为每一视角的特征空间各训练一个神经网络,并利用另一个神经网络对其进行结合。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集成进行识别时不仅不需进行偏转角度估计预处理,而且还可以在给出识别结果的同时给出角度估计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精度高于根据精确的偏转角度估计信息挑选最佳单一神经网络所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在已有许多特征用于人脸识别,而不同的特征反映了图像的不同特性。因此,结合多个特征,使用多分类器来进行分类可以提高识别率。文中在对原始图像进行小波变换预处理的基础上,抽取本征脸特性的奇异值特征,并利用对应着两类特征的多分类器进行分类。利用ORL人脸库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人脸识别技术(FRT)中分割、特征提取及识别的有关方法,阐明了各种方法的基本思想、使用范围及优缺点,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最后指出了对这些方法的性能进行定量评估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人脸自动识别是计算机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活跃课题,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论述了人脸图像矢量的特征压缩问题、网络隐含层神经元数选取问题、网络输入矢量的标准化处理问题以及网络连接权值选取问题。对于18人、每人12幅图像组成的脸图像数据库做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神经网络分类器比常用的最近邻分类器有效地降低了识别错误率。  相似文献   

17.
很多经典的人脸识别方法难以适应姿势变化及人脸错位的情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纹理豪斯多夫距离(THD)的人脸识别算法。将人脸图像的空间量及纹理特征相结合,使其在深入的头部转动和人脸错位中都有很高的容错度。在FERET及Yale两大人脸数据库的实验表明,与其他经典的方法相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创建虚拟样本的小样本人脸识别统计学习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人脸识别方法.在传统的“特征脸”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小样本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对于经过预处理的标准人脸图像,通过原型脸创建虚拟样本,扩充样本数量,然后用PCA降维并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对提取的特征用BEM算法学习该类样本的概率密度分布参数,构建贝叶斯混合网络分类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统计学习方法中样本数量不足问题,提高小样本人脸识别方法的识别率,同样可以运用于模式识别中其它对象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小样本人脸识别率,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标准正面人脸图像的识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论文选用人脸上27个特殊点作为人脸基本特征。以人脸几何结构为基础,结合有脸识别的心理特性,提出新颖、简便、高精度的“寻找存在”法,使提取特征点的速度、精度得到大大的提高,在详细分析这27个特列点的统计特性后,选择了其中信息量丰富的15个点间距及间距比构成一组向量代替人脸描述,用加权欧氏距离作为特征向量间相似性测试,在两类实验中,识别率高达100%和98%。  相似文献   

20.
Biometrics is an emerging tool used to identify humans by their physical and/or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ovel neural network–based approach for features-level fusion in a multimodal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by combining both physical (human face) and behavioral (handwritten signature) traits. A single biometrics system has the weakness of providing neither 100% identification nor a 0% false accept rate (FAR)/false reject rate (FRR). One solution to this is to combine different biometrics together to get a multimodal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Moreover, a multimodal system is also robust in providing security against spoof attacks. Images of 32 × 32 pixels are used to eliminate bulk storage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