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在广泛使用的IP协议为IP版本4,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IPv4暴露出诸如寻址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IPv4的问题,,IETF提出了下一代协议IPv6的相关建议,本文重点描述了IPv6的特点及其包头结构,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甄彤  祝玉华 《微机发展》2000,10(5):17-19
IPv6是为适应未来网络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而设计的,不但解决了IPv4地址中的问题,还提供了许我新特性,本文讨论组建IPv6网络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IPv4网络的两种IPv6隧道传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魁军 《计算机工程》2000,26(7):105-107
配置型隧道传输方法及自动型隧道传输方法是实现IPv4基础网络设施向IPv6网络迁移的两种有效方法。讨论了隧道位置、两类IPv6地址,以及配置型隧道和自动型隧道的传输机制。此外,还详细提供了使用上述隧道传输技术的IPv6数据报转发算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新因特网协议IPv6进行了研究,主要把它和目前使用的IPv4 进行了比较,阐明了IPv6在哪些方面对IPv4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IPv6安全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代IP协议(IPv6)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相关的协议中规定了与安全相关的必须执行的规范。该文首先介绍IP协议的安全体系结构,然后介绍与安全有关的扩展头标及其实现过程,最后介绍IPv6安全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展望。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ICMP报文的IPv6隧道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v6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从IPv6的迁移。目前的自动隧道机制都是依赖IPv4-兼容的IPv6地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CMP报文的迁移机制,能够对任意配置的IPv6/Ipv4,节点实现自动隧道配置。  相似文献   

7.
IPv6地址动态管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IPv6的地址结构,并深入分析了IPv6主机进行地址自动配置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产生IPv6地址,验证该地址在链路上的唯一性,并确定自动配置的信息类型。  相似文献   

8.
IPv6的邻机发现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尧弼  庄晓彤 《计算机工程》2000,26(2):11-12,15
介绍了IPv6中的一个重要协议,即邻机发现协议。阐述了其主要用途,涉及的数据结构、逻辑模型算法。最后将它与IPv4中相应协议作了比较。并作了安全性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版IP协议,IPv6具有很多优于IPv4的新特性,加寻址,安全性等。本文主要讨论IPv6的安全特性,详细分析了两种主要的安全机制及它们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实现IPv4网络向下一代IPv6网络迁移的通用隧道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隧道技术是实现IPv4网络向IPv6网络平滑迁移的有效方法,论述了在配置型隧道及自动型隧道中所使用的一般性技术思想,提出了在使用IPv4隧道传输IPV6数据报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IPv4、IPv6和IPv9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Pv4、IPv6与IPv9的特点,并在地址空间、域名服务、移动性、安全性、QoS、自动配置、应用范围以及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三者加以比较研究,分析其优劣.指出与IPv4相比,IPv6彻底解决了地址空间耗尽和路由表爆炸等问题,而且为IP协议注入了新的内容,使网络安全、移动主机以及Qos成为IP协议的有机组成部分.IPv6在国际上已经占据主流地位,以IPv6代替IPv4是必然的,其规模与效益会远远领先于IPv9.而IPv9尚未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在标准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12.
IPv4与IPv6相互转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IP是互联网基础协议,IPv4协议的缺陷逐步暴露出来,而IPv6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IPv4协议与IPv6协议不相同,如果两种网络互操作,必须进行相互转换。IPv4与IPv6转换技术主要分为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翻译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IPv4协议栈中应用程序对IP地址的处理机制和Web浏览器的工作原理,讨论了实现IPv4/IPv6无缝连接的方法,分析了IPv4/IPv6协议栈中对域名解析的处理方法和IPv4/IPv6地址格式的不同处理,提出了一种Web服务中IPv4/IPv6兼容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互联网协议IPv4协议存在地址空间匮乏、路由效率不高、安全性差、对移动性支持不好等缺点,严重阻碍了Internet的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彻底解决IPv4上述难题。  相似文献   

15.
IPv6的诞生,不仅解决了IPv4地址匮乏的问题,而且它在协议头格式上做了一些改进。这些改进,也使得互联网最大程度的减少协议头的开销,更加稳定,可靠,高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6.
IPv6的诞生,不仅解决了IPv4地址匮乏的问题,而且它在协议头格式上做了一些改进。这些改进,也使得互联网最大程度的减少协议头的开销,更加稳定,可靠,高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IPv4协议发展至今已然不足以满足互联网对IP地址巨大的需求量,为了对应地址空间匮乏的危机,IETF开发出IPv6协议。IPv6协议不仅拥有3.4×1038的地址空间,而且其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也有极大的提升。针对IPv6协议的报文格式、编制方式和路由协议进行研究。着重对当今较流行的IPv4向IPv6协议过渡策略——双栈技术和隧道技术进行研究和实验,并将实验中主要的配置步骤在文章中展现。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emerging of next generation Intemet protocol (IPv6), it is expected to replace the current vers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v4) that will be exhausted in the near future. Besides providing adequate address space, some other new features are included into the new 128 bits of IP such as IP auto configu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simple routing capability, security, mobility and multicasting. The current protocol analyzer will not be able to handle IPv6 packet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developing protocol analyzer that decodes IPv6 packet. IPv6 protocol analyzer is an application module,which is able to decode the IPv6 packet and provide detail breakdow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cket. It has to understand the detail construction of the IPv6, and provide a high level abstraction of bits and bytes of the IPv6 packet.Thus it increases network administrators' understanding of a network protocol,helps he/she in solving protocol related problem in a IPv6 network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IPv6协议下域名系统的扩展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IPv6协议的支持,需要对现有IPv4协议下的域名系统进行相应的扩展,以使其能在IPv6协议下正确地进行IP地址与域名的正向或反向解析。域名系统的扩展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增加了两个新的资源记录AAAA和A6来存储IPv6地址,以实现域名到IPv6地址的正向解析;二是增加了两个新域:ip6.int和ip6.arpa,以实现IPv6地址到域名的反向解析。文中以著名的域名系统软件BIND为对象,以Linux操作系统Redhat9作为实验平台,详细介绍了基于Linux平台的域名系统对IPv6协议的扩展与实现,从而为实现IPv4到IPv6的平稳过渡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IPv4是当前的IP版本。近年来,随着Internet规模的急剧膨胀,信息量的加大以及Internet上新的应用的出现,人们对IP协议的地址空间、性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有了新的需求。而原有的IPv4已远不能适应这些新的需求。该文探讨了IPv4和IPv6的格式、地址空间和IPv4过渡到IPv6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