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络性能基准测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乐春  夏建东 《计算机工程》2000,26(11):26-28,125
基准测试系统是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网络基准测试系统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网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针对网络基准测试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分别对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用的网络性能基准测试系统框架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网络性能基准测试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测试系统是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网络基准测试系统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网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针对网络基准测试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分别对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用的网络性能基准测试系统框架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科学中,基准测试已经用来比较计算机系统性能、检索算法信息、数据库和其他一些技术。在研究领域,基准测试的创建和普遍使用经常伴随着快速的技术进步和团队建设。这些形成了科学学科的基准测试理论。基于这个理论,通过团队工作的方式定义基准测试来挑战软件工程研究,变得越来越具有科学性和需要。本文介绍一个成功使用基准测试促进研究状况的个案研究——逆向工程。  相似文献   

4.
基准测试是国际上通用的度量计算机系统性能和价格的一种手段,以TPC和SPEC基准体系为代表,逐渐为软件测试界所认识和熟悉。但是对于服务器的选择,仅靠基准程序去验证性能是不够的,因为服务器最终要服务于特定的软硬件环境下,不同的网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等,服务器的表现性能都会有差异。因此,本文借鉴基准测试规范,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业务情况进行基准测试的思路,即基准测试的实施基于业务模型,横向比较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或者说将基准测试进行"本土化",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各行业的软硬件产品选型,最终通过在中国移动的服务器选型案例中得以实践。  相似文献   

5.
边值分析是网络性能基准测试序列生成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针对网络基准测试系统的特点,提出网络基准测试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实体与关系进行了抽象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模型中实体和关系属性的边值特性,并根据应用实例提出测试序列的边值分析生成算法。  相似文献   

6.
宋磊  陈虹  夏芳  张侠 《计算机应用》2003,23(Z2):251-253
科学数据管理在高性能计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构建科学数据管理的关键支撑部分,数据库应用的性能和对它的测试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数据管理系统是一种新的数据库应用,目前尚没有一个针对科学数据管理应用提出的基准测试程序.文中对数据库性能测试技术和基准测试标准进行了研究,针对面向科学数据管理的数据库应用的特点,采用Set Query Benchmark对支持平台的性能作了测试.最后基于此测试案例研究,提出了一个对Set Query Benchmark改进的基于用户需求的基准测试方法--用户可定制的基准测试方法(User-defined Benchmark),对面向科学数据管理的数据库应用可以提供较好的性能度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两年来针对众核、异构等新型体系结构的研究不断增多,挑选合适的基准测试程序集对各种设计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已成为体系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通过调研近年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基准测试程序集的角度,详细介绍和分析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中基准测试程序集的分类、特性、评估以及采用情况。并讨论了测试程序集的相关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SPECweb99:最新Web服务器性能基准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8月SPEC发布了最新Web服务器性能基准测试SPECweb99,从而为信息系统建设中Web服务器设备选型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工具.简要介绍了SPECweb99,与SPECweb96作了比较,并指出了它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单征  赵荣彩 《计算机工程》2007,33(22):161-162
针对基准测试工具在网络处理器性能评估中应用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了网络处理器性能评估模型。将网络处理器系统划分为系统、功能、任务和硬件等层面,逐级进行系统的性能评估,从而实现了多级并行系统性能评估的有效简化,确保了系统性能分析的效率与准 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钱茛南  马子明  曹晓芳 《软件》2011,32(5):71-73
XML基准测试已经成为流行的XML文档管理技术的测试方法。文章从测试场景、测试数据和对XQuery支持三方面,对主流的五种XML基准测试:Xmach-1、Xmark、Xbench、XOO7和TpoX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阐明了这五种测试方法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入侵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网络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网络入侵探测(ID)系统是信息安全性保证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给出网络攻击各种形式,接着提出了入侵探测模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及其签名分析,最后讨论网入侵检测系统可靠性和抗攻击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现代校园网络的建设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因此,校园网络的建设也随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完善是当前高校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从分析校园网络的需求出发,对于校园网络的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为校园网的建设工作提供更多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主动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网(ActiveNetwork)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与传统网络体系结构相比,其显著特点是,主动网增加了路由器或交换机等网络结点的计算能力,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灵活的网络服务定制能力。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用户越来越要求网络能够提供灵活的、可扩展的网络服务。该文对主动网体系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当前国际上对主动网技术的研究新动向,重点讨论了主动网的服务定制能力,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速度的日益提高和网络入侵行为的越来越复杂化,高速高性能的网络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绝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方面.但是由于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同时不具有实时阻断的功能,目前入侵防御技术和系统更受人们的重视.由于入侵防御系统涉及很多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因此目前千兆级的实用的入侵防御系统并不多见,论文提出了一个实现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的基于硬件的框架,这个框架实现了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的所有功能.测试表明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高玉喜  王艳敏 《软件》2012,(5):23-24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如今市场上的网络安全系统大多只有监视网络状况的功能,这样远远不够。现在成熟的网络技术正在为网络安全平台添加新的进展。本文阐述了网络监听的基本原理及功能运用,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监听技术的网络安全平台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利用WLAN技术是减少网络线缆敷设的手段之一。本文对无线网络技术进行介绍,并且对WLAN技术在弱电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及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移动互联网络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网络协议作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核心框架日渐得到广泛关注。网络协议分析系统有助于排除网络故障,进一步优化网络。鉴于网络协议相关内容的研究意义及实用价值,文章对网络协议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研究。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常见的网络协议分析平台,然后重点介绍了 WinPcap 技术,利用其提供的强大编程功能,设计与实现了网络协议分析系统。并对网络协议分析系统的两大模块进行了重点分析与设计。以安卓手机接入互联网为例,实现了对数据包的循环捕获以及对典型的网络协议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为解决移动智能终端网络安全问题提供基础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媒体流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中的流量呈爆炸式的增长,UDP流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具有TCP友好性的网络流量均衡是保证网络高效和稳定的重要措施。引入排队理论,采用分析的方法,提出一种考虑了网络带宽和节点缓冲区两个因素,确保UDP流的TCP友好性的前提下,使网络流量均衡的优化模型,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无线个人域网(WPAN)的发展已经吸引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其中的蓝牙技术就是一种新兴的WPAN技术。蓝牙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的带宽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合理利用蓝牙网络的带宽以及有效地分配带宽资源就成为了目前蓝牙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在介绍蓝牙网络、比较蓝牙网络与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的基础上,对蓝牙网络的容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分析了其网络模型,给出了链路的容量条件。此外,还分析了无线网络在资源分配时所使用的流量模型。这两个模型的相同之处就在于都可以通过凸形优化问题来解决容量的分配。  相似文献   

20.
校园网是学校教学和科研以及管理活动重要的信息平台,校园网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实用角度出发,根据目前高校校园网的运行实际,对校园网的设计、建设和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