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上精粹     
《微电脑世界》2007,(4):5-5
Linux kernel向虚拟化靠近不久前,Linus Torvalds向外界宣布推出了2.6.20 Linux kernel内核,该内核包括一系列新的特性,其中“两个单独的虚拟化执行”,让我们对它有了更高的期待。近几年,“虚拟化”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而像VMware和XenSource这样的虚拟技术开发商也已宣布将在他们的产品中使用Linux kernel内核。kernel 2.6.20允许部分虚拟化技  相似文献   

2.
准确的量化数据可作为评测及选择实时Linux系统的参考依据。研究实时Linux系统中实时抢占补丁的关键特性,提出一种代码插桩的实时性能评测方法。在增加实时抢占补丁的Linux操作系统上加载运行测试程序,利用测试程序关键位置的代码探测段来获取运行系统中的重要信息,以完成实时性能的评测。对基于数控平台上该实时系统的中断响应时间和上下文切换时间等评测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标准Linux系统的评测指标相比,该系统的中断响应时间和上下文切换时间分别约减少10%和99%,达到了硬实时系统的要求,满足数控应用的实时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计算机的可靠性问题越来越关键。为了保证容错机制在应用时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在系统应用之前对这些容错机制的有效性、可靠性进行验证。基于此,本文将基于PIN对目标程序进行软件注入故障,并进行跟踪及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Linux内核中断设计面临的问题及基本解决方法.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及设计模式,重点从结构和行为两方面分析了中断处理机制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指出Linux内核实现了一个高效、灵活的中断处理框架.  相似文献   

5.
Linux下有中断端点的USB设备驱动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写板是有中断端点的USB设备,为了在Linux下实现此类设备的驱动,分析了USB设备的基本概念和Linux设备驱动原理,对Linux下设备驱动程序的内部机制和框架构成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入信号量机制控制内核线程同步的方法来实现read函数,进而设计出Linux下有中断端点的USB设备的驱动程序.通过编写应用程序和设计对比实验,证明了此驱动可以准确、高效地读写设备.与针对中断端点普遍采用的输入子系统方式相比,简化了程序设计,提高了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内存故障对高可用服务器的影响,针对安腾架构的计算机提出一种多层次的内存故障注入方法,设计并实现一种新的故障注入器(HMFI),通过在物理层、操作系统内核层和进程层注入内存故障,考察目标系统对内存故障的容错能力。实验结果表明,HMFI注入的内存故障能够有效验证与分析复杂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计算机I/O子系统对文件系统故障的容错能力,设计一种面向文件系统的通用软件故障注入工具.通过在内核态拦截和修改文件操作函数跳转表实现文件系统故障的注入,模拟计算机I/O子系统可能出现的多种暂时性或永久性故障,并结合性能测试工具分析故障注入前后文件系统的性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故障注入工具能够有效地模拟文件操作异常类故障.  相似文献   

8.
在等离子体控制系统PCS中,操作系统噪声通常带来几微秒到几十微秒延迟,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控制要求.基于Linux内核机制,可推断延迟的产生主要由于调度和中断.为避免调度,对控制进程采用实时调度,并进行配套系统调整;为减少中断,进行中断迁移,并使用修改了内核滴答频率的Linux内核.最终延迟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为数据采集、计算和传输保留了充裕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集成度高、体积小的单片机系统中的监控程序的容错能力进行考查和验证,提出了硬件控制中断,软件故障注入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证明,此故障注入方法成功的模拟了单粒子事件对系统的影响,并成功对系统注入故障,和传统的硬件故障注入法、软件注入法相比,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控制注入故障深度、实时注入、在线监控分析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0.
Linux实时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并提高Linux系统的响应时间,从而达到实时化的目的,本文分析Linux时钟系统在实时性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时钟中断服务、多模式时钟中断以及精密的时钟系统.具体修改了原时钟系统,实现一个具有较高软实时性的Linux内核,重点实现一个与原时钟系统共存的精密时钟系统,提出采用双时钟系统提高Linux实时性,支持具有强实时(精度为微秒)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软件缺陷管理的理论、方法及业务流程,指出了传统软件缺陷管理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件开发过程的软件缺陷管理模式,此模型在考虑测试者、开发者和评审者的基础上依据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对缺陷进行了管理。最后对此管理模型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应用,指出此管理模式很好的达到了尽早发现、预防与排除缺陷,改进软件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Software reusability is widely believed to be a key to help overcome the ongoing software crisis by improving software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New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s of an advancing society require new and more complicated software. It is unrealistic to expect that every software system can be developed solely reusing existing software; however, software reusability has proven to be a way of enhancing software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It is also believed that reuse of code segments alone does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software development effort.By creating reuse support information while software is being developed (when the software is best known to software developers), the reuse effort for both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can be potentially reduced.In this paper, five types of RSI are presented: Semantic Web, Horizontal Web, Vertical Web, Syntactic Web, and Alternative Web. We collectively call these five webs a Quintet Web. The Semantic Web enables software developers to locate a software segment. The Horizontal Web provides a means to reuse a block of soflware along with other types of software from other phases of a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inter-phase integration of software can be performed through this Web. The Vertical Web identifies the vertical relationship of a software block to its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The Syntactic Web locates all statements in which a variable is used. The Alternative Web provides alternative software blocks that perform an identical operation.A prototype of the Quintet Web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软件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面向对象技术、软件组件技术和软件复用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软件总线的研究与开发已逐步成为关注的重点。软件总线也像计算机硬件总线一样,只要符合总线标准的软件组件均可以插接到软件总线上去,以实现组件的即插即用(plug-and-play)。在此,基于对软件总线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XML的软件总线设计方案,通过使用软件总线技术开发和集成软件,不但可以大大地缩短开发周期,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软件体系结构的使用是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减少软件开销和促进软件生产率提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也开始超出传统的对软件设计阶段的支持,并逐步扩展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采用定性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阐述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软件体系结构实践等相关内容。首先给出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然后从软件生命周期的角度阐述了软件体系结构实践及相关内容,最后总结了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软件体系结构的使用是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减少软件开销和促进软件生产率提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也开始超出传统的对软件设计阶段的支持,并逐步扩展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采用定性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阐述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软件体系结构实践等相关内容。首先给出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然后从软件生命周期的角度阐述了软件体系结构实践及相关内容,最后总结了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软件体系结构层次的结构度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套可操作的度量组,利用该度量组可以对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结构特征(复杂性、耦合性、形态)进行测量。利用软件度量中常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度量的经验值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了各种度量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此研究为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的结构特征与软件其它质量属性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ABC:基于体系结构、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   总被引:125,自引:11,他引:1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宏  陈锋  冯耀东  杨杰 《软件学报》2003,14(4):721-732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和开发被认为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并在分布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软件构件技术主要还是着眼于构件实现模型和运行时互操作,缺乏一套系统的方法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近年来,以构件为基本单元的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它通过对软件系统整体结构和特性的描述,为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提供了一个自顶向下的途径.介绍了一种以软件体系结构为指导,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试图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主要是将软件体系结构引入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作为系统开发的蓝图,利用工具支持的自动转换机制缩小从高层设计到实现的距离,而后在构件平台的运行支持下实现自动的系统组装生成.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对软件安全性有着很高的要求.软件安全性技术在这些工程领域也在逐步得到推广应用.首先分析了软件安全性的概念,然后介绍了目前工程中主要应用的软件安全性技术,最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个软件关键等级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开源软件平台基本特点的分析,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apt/dpkg、yum/RPM、BSD ports和portage等软件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了现有技术特征和一般结构,探索了开源平台下软件管理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定义在客观性和全面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从客观角度出发,站在软件工程的高度从多个方面对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进行定义;同时通过研究分析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研究现状,发现并指出其四个重点研究方向及各自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