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安全应该是立体的,可信平台仅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终端的安全,应用层的安全依靠的是信息交互双方的安全访问控制.自动信任协商是建立可信网络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信任关系的有效办法.文中在可信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可信网络结构,根据自动信任协商理论提出了可信网络的信任协商模型,分析了基于自动信任协商的可信网络的访问控制和策略协商问题,在理论上分析了可信网络的框架模型.给出了在P2P网络中的典型应用示例,为可信网络的应用建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可信计算技术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可信计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安全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可信计算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其关键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陆续展开.综述了在可信计算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构建可信终端的信任入手,建立了基于信任度的信任模型,给出了基于信息流的动态信任链构建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终端信任构建的实时性、安全性等问题.针对远程证明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问题,构造了首个双线性对属性远程证明方案和首个基于q-SDH假设的双线性对直接匿名证明方案.在可信计算测评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有限状态机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并基于该方法研制了国内首个实际应用的可信计算平台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3.
可信计算平台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对可信计算平台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指出可信计算平台应用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网络信任管理系统,并基于该网络信任管理系统结合信息保密网的应用给出可信计算平台的应用方案。该文还对可信计算平台的应用前景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可信计算之信任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信计算近年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的一种方案,不同于传统信息安全解决办法,它以新的思路即主动防御来解决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信任根和信任链是可信计算的根本组成部分.介绍了可信计算及信任链的相关知识,介绍了信任根,可信认证机制.最后详细给出了基于PCI扩展ROM的可信计算之信任链部分链实现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可信PDA计算平台系统结构与安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DA作为一种手持设备,面临着众多的安全问题.文中利用可信计算思想构造了可信PDA的体系结构与安全机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带数据恢复功能的星型信任结构,其在安全性、效率及可靠性等方面较TCG的链式信任结构都有很大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总线仲裁等技术构造了可信PDA的体系结构模型.文中还提出并实现了针对可信PDA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安全增强、基于可信PDA平台的可信网络连接(TNC)以及SD卡全卡加密等新的安全技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可信PDA的原型系统.经过实验验证,这款可信PDA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可信计算平台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强系统核心文件检测的安全机制,提出了可信计算平台对系统保障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分析了Vista操作系统可信计算模块的结构和组织关系的基础,并给出了典型可信计算平台的总体结构。对该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其中重点以可信计算平台模块(TPM)为对象,详细阐述了可信计算平台模块(TPM)的内部结构和对系统安全性的支持。通过对可信计算内部安全属性的分析,验证了可信计算平台的安全性保障,表明了一套完整、可靠的信任传递机制,是实现这一安全特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信任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信计算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认为最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信任根是可信计算的根本。简要介绍了可信计算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可信产品市场不景气的原因,从可信计算信任根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两种采用嵌入式技术来实现信任根的方案,并给出了方案的详细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分布式网络环境中跨安全域的信息共享与协作,需要一种合理有效的信任协商敏感信息保护机制.可信计算组织(Trusted Computing Group,TCG)专注于从计算平台体系结构上增强其安全性.基于可信计算的匿名证书机制提出一种新的信任协商方案:匿名证书信任协商ACTN(anonymous credentials based trusted negotiation),良好地解决了跨安全域的敏感信息保护的问题,可以有效地防止重放攻击、窜改攻击和替换攻击.使用一个硬件模块TPM进行隐私信息保护,并通过TPM模块提供可靠的匿名证书和平台认证.定义了ACTN的模型以及模型中的匿名证书,详细说明了匿名证书的基本参数以及匿名证书的创建方法,讨论了策略的安全性、委托机制以及证书链的发现机制,同时设计了协商节点的框架以及协商过程.通过实验并与TrustBuilder和COTN协商系统进行比较,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最后指出相关的一些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嵌入式可信计算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将可信计算技术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中,是一条有效解决嵌入式设备安全问题的新思路.首先阐述将可信计算与嵌入式技术相结合的趋势,然后分析了该技术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给出了将CRTM集成到嵌入式TPM中实现的嵌入式可信计算机体系结构,最后分别从信任根和信任链两方面提出了满足嵌入式系统需求的详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分布式环境中如何在实体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一直是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远程证明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远程证明是可信计算中非常重要的特性,利用可信远程证明方法能够在实体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但是,二进制等静态远程证明方法对于计算平台的可信性证明存在明显不足,在建立信任关系时不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主要研究基于行为证明方法在实体之间如何建立可信关系的问题。因此,利用基于行为的远程证明方法对计算机平台可信性进行证明,该方法能够为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更加准确的经验结果。在证明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将影响信任关系的建立以及评估。利用主观逻辑对信任关系进行了度量,建立了TMBA动态可信模型,该模型能够在基于行为证明所获得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过去经验以及现有经验分析信任关系的动态性,并且将信任关系中的信任度用主观逻辑的观点来表示。最后给出根据TMBA对信任观点进行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现有的信任管理技术和自动信任协商技术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一种支持信任管理的协商策略和一种最优化的信任协商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适应信任协商协议。该协议可以实现多协议协商,同时融合了信任管理和自动信任协商系统的优点,能够实现安全域内和跨安全域的信任协商功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12.
带时间特性的自动信任协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信任协商是陌生实体通过交替地披露属性证书建立信任关系的一种方法。现有的研究仅仅考虑与时间特性无关的其他方面,没有合理的信任协商会话调度方案,存在着拒绝服务攻击。提出了自动信任协商的基本组件,使用状态变换系统形式化描述了一个自动信任协商抽象模型。讨论了自动信任协商的时间特性,对原有安全策略扩展了时间约束安全策略,构造了一个带时间特性的自动信任协商状态变化系统。同时分析了安全策略的可满足性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小信  曾国荪 《计算机科学》2015,42(12):220-223, 239
自动信任协商是一种在开放网络环境下陌生实体之间通过披露属性证书建立双方信任关系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信任协商中协商规则描述较为严格、协商成功率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自动信任协商方案,它通过将模糊逻辑引入信任协商,对信任协商规则进行模糊化处理,可以更简单而灵活地描述协商规则,并由此优化协商路径选择。分析表明,这种协商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协商成功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种综合的P2P网络信任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全有效的信任模型是保证P2P 系统高效、稳定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一种适用于P2P 网络的综合信任模型,它参考了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的建立方法,从两个角度来计算节点的综合可信度。该模型中引入了非对称加密等安全机制,通过分析与仿真证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抑制冒名和诋毁等非法行为,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P2P系统具有分布性、开放性等特点,传统的访问控制和认证的方法不能很好地在P2P系统中适用。一些专门解决P2P系统中的信任问题的声誉系统也存在着容易被虚伪的节点所攻击的缺陷。文章研究了自动信任协商机制如何通过互相出示证书的方法合理地解决了P2P系统中的访问控制和认证问题,针对自动信任协商中存在策略循环依赖的问题使用建立LTTP的方法加以解决,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LTTP的确能够提高信任协商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有的TCP/IP协议没有对地址、身份等信息进行认证,造成源地址欺骗、路由劫持等大量攻击的发生,严重威胁到网络安全。而现有基于PKI体系的CA认证机构的管理效率低、没有统一性,不适合在全网统一范围进行认证。为了能够高效地管理、认证和存储公钥信息,建立全网统一的网络层可信身份认证与管理机制,因此提出了基于ZooKeeper的全网统一信任锚模型。该模型利用ZooKeeper的负载均衡、数据一致性等优点,采用分布式架构来共同管理信任锚,以一种全网统一的ID标志信息来解决身份与地址真实性鉴别问题,实现网络的平等互联、安全可信。  相似文献   

17.
自动信任协商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在Internet日益孕育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同时,交互主体间的生疏性以及共享资源的敏感性成为跨安全域信任建立的屏障.自动信任协商是通过协作主体间信任证、访问控制策略的交互披露,逐渐为各方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系统介绍了这一崭新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并对信任协商中的协商模型、协商体系结构、访问控制策略规范、信任证描述及发现收集、协商策略及协商协议等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点评,最后针对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工作进行展望.通过对自动信任协商的研究及其进展的介绍,希望有助于在维护开放网络中主体自治性和隐私性的同时,研究更高效、实用的信任自动建立技术.  相似文献   

18.
自动信任协商是一种新型的访问控制方法。在协商过程中,双方的交互信息(证书,策略)具有敏感性。在安全级别要求较高的应用环境下,对信任协商过程中的敏感信息进行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基于密码体制敏感资源安全防护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了各机制的安全特性和优缺点,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虚拟可信平台模块动态信任扩展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发江  陈列  张焕国 《软件学报》2017,28(10):2782-2796
将可信计算技术应用到虚拟计算系统中,可以在云计算、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简称NFV)等场景下,提供基于硬件的可信保护功能.软件实现的虚拟可信平台模块(virtual trused platform module,简称vTPM)基于一个物理TPM(physical TPM,简称pTPM),可让每个虚拟机拥有自己专属的TPM,但需要将对pTPM的信任扩展到vTPM上.现有方法主要采用证书链来进行扩展,但在虚拟机及其vTPM被迁移后,需要重新申请vTPM的身份密钥证书,可能会存在大量的短命证书,成本较高,且不能及时撤销旧pTPM对vTPM的信任扩展,也不能提供前向安全保证.提出了一种vTPM动态信任扩展(dynamic trust extension,简称DTE)方法,以满足虚拟机频繁迁移的需求.DTE将vTPM看作是pTPM的一个代理,vTPM每次进行远程证明时,需从一个认证服务器(authenticaiton server,简称AS)处获得一个有效的时间令牌.DTE在vTPM和pTPM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安全绑定关系,同时又能明显区分两种不同安全强度的TPM.在DTE里,vTPM被迁移后,无需重新获取身份秘钥证书,旧pTPM可及时撤销对vTPM的信任扩展,而且DTE可提供前向安全性.从原型系统及其性能测试与分析来看,DTE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自动信任协商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廖振松  金海  李赤松  邹德清 《软件学报》2006,17(9):1933-1948
属性证书交换是一种在不同安全域里共享资源或进行商业事务交易的陌生人之间建立双方信任关系的重要手段.自动信任协商则通过使用访问控制策略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规范敏感证书的交换,从而保护了用户的敏感证书信息、敏感访问控制策略与个人隐私,以及提高协商效率和协商成功率.对自动信任协商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调研,对该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归类及介绍.在认真分析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自动信任协商的不足,并指出了自动信任协商继续发展应遵守的原则以及自动信任协商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