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渊博  侯宏  孙亮 《声学技术》2014,33(3):213-217
水声管是水声材料吸声测量的重要实验平台。对于收发合置换能器水声管系统,目前常用的吸声测量信号是调制正弦信号。为了实现宽带测试,提出了水声管中宽带声脉冲的产生方法,并设计了电子开关延时控制电路。给出了基于收发合置型换能器水声管中宽带吸声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阻抗反演技术的现场吸声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亮  侯宏 《振动工程学报》2011,24(2):210-214
吸声系数是针对平面波入射条件下定义的声学参量.在实际(或现场)测量时,往往不满足平面波入射条件.已有的三维空间吸声测量大都基于球面波入射条件,然后加以几何修正.由于与阻抗管测量时的平面波条件不同,所以两者的结果有一定差距.利用逆滤波器原理,对扬声器频响在高低频进行了相应的补偿,消除了环境噪声的影响,在三维空间产生了光滑的butterworth宽频声脉冲.另外,由于声源辐射面积相比测试样品尺寸小很多,可将脉冲声源近似为点声源.将butterworth声脉冲入射毛毡样本,利用在时域上能够分离的入射脉冲和反射脉冲,首先计算了球面波反射系数,然后采用牛顿下山法反演得到样本的平面波阻抗比,并进一步计算了吸声系数.结果表明:较之直接利用球面波几何修正的吸声系数,反演后的吸声系数与声管测量结果更为接近.本方法采用单传声器法(两次测量),测量过程简单,为现场吸声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测量吸声系数的多传声器脉冲响应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脉冲响应法是测量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声系数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使用单个传声器难以排除被测对象散射效应的影响,因此不能测量具有不平整表面构件的吸声系数。针对这一缺陷,本提出了一种用多个传声器同时测量反射脉冲的实验分析技术,可以排除被测对象的反射与散射指向性对吸声系数分析的影响,故可用来测量具有不平整表面吸声结构在各种不同入射方向下的吸声系数。用该方法在半消声室内分析了一种表面呈锯齿形的声屏障斜入射吸声系数,结果表明本提出方法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大面积吸声构件在低频时吸声系数的一种测量技术,被测大面积吸声构件悬浮于水面,以空气为背村。测量采用脉冲声技术,最低测量频率为800Hz。  相似文献   

5.
吸声系数管道脉冲法测量技术及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利用管道脉冲法测量材料的吸声系数.从测量结果来看,在200Hz到6000Hz频率范围内,测量结果与B&K4206阻抗管法测得的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在200Hz以下,较之阻抗管来讲,数据更为可靠.利用测得的试验数据建立中低频范围内材料的低频反射系数模型,用来表示材料的吸声系数,从而可以更好地研究材料的低频吸声效果.而且本方法采用单传声器法,测量装置简单,可用于吸声系数的现场测量.  相似文献   

6.
某黑色聚氨酯材料样本放置于自行设计的管道脉冲吸声测量装置的管道中间以及管道末端并紧贴刚性背衬两种情况下,利用产生的1ms的巴特沃斯函数声脉冲测量其吸声系数。样本放于声管末端的反射法测量结果与B&K4206阻抗管测量结果相近;而放于声管中间的透射法测量结果与反射法有区别。从声能量角度解算了两种测量的平均吸声系数表明:相比于单层样品,双层样品的透射法测量结果与反射法更接近。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用压电材料进行水下主动宽带低频吸声的方法,用PVDF复合智能材料作为主动吸声系统中的吸声材料,在滤波-X LMS算法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在工程中实现简便的次级通道建模方法——通道时延估计法。构建了数字时延控制系统,直接从实际声场中分离入射声波与反射声波作为控制系统的参考信号和误差信号,在脉冲声管中进行了管道声有源吸声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施加控制的情况下PVDF压电智能材料能有效地对低频入射声进行吸收。  相似文献   

8.
一种用于水声测量的宽带声脉冲产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水声测量的宽带声脉冲信号的产生方法,克服了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和实用的特点,可用于水声材料的声性能、近场声反演等水声测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试》2016,(3):77-80
因现有的材料吸声系数测量方法无法对现场材料安装后的吸声系数进行测量,该文通过对现场吸声系数测量方法的研究,以反射法为基础,结合时选窗技术和波形消除技术,研制一套测量现场吸声系数的装置。使用研制的测量装置对样品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驻波管测量结果等进行比较,验证所研制系统进行现场吸声系数快速测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多孔铝在不同介质中的吸声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负压渗流法制备了多孔铝,分别利用驻波管法和脉冲管法测量了它在空气和水中的声吸收系数,并考查了多孔铝的孔结构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多孔铝的吸声系数随孔径的减小和试样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孔隙率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可获得最佳吸声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代现场吸声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宏  徐士化 《声学技术》2007,26(6):1209-1213
驻波管法和混响室法是吸声测量技术中常用的方法,用于现场测量时不满足特殊声场环境假设、样品尺寸、频率限制等。脉冲回波方法和声强测量法对测量环境没有严格要求,适用于现场测量。这类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频域处理数据,往往需要将反射波与入射波分离,测量步骤较多,不利于在线测量。参数反演方法直接利用测量的声压时间序列获得声学阻抗或吸声系数,是一种时域测量方法,更适用于在线测量。在声学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计算机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一些新的测量方法不断被提出,但要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去做。  相似文献   

12.
张苗  漆琼芳  罗建军 《声学技术》2021,40(4):527-531
为得到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Virtual.Lab Acoustics平台的阻抗管模拟方法,建立阻抗管和试件的声学模型,提取声学计算得到的传声器测点处的复声压,然后基于传声器间距、传声器与试件距离,得到传声器测点位置的传递函数及吸声系数。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文献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传递函数及吸声系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通过仿真分析了阻抗管直径、传声器测点位置对计算吸声系数的影响,说明传声器测点位置可极大影响计算的吸声系数。对阻抗管内试件倾斜角度、试件厚度和试件后侧空气柱等对吸声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圆柱空腔吸声覆盖层二维理论推导吸声覆盖层单元-粘弹性圆柱管等效阻抗,结合传递矩阵法建立吸声覆盖层声学性能分析简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圆柱-圆台空腔吸声覆盖层多个材料、结构参数进行综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较仅优化吸声覆盖层材料属性,对材料属性、结构多参数优化能获得更好宽频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聚酯纤维截面形状对吸声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压法制备了4种不同纤维截面形状的聚酯纤维板,利用阻抗管对4种聚酯纤维板在80~6 300 Hz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根据流阻率模型和声阻抗模型对材料吸声性能进行预测,并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扁平截面的聚酯纤维材料的吸声性能最佳,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404;对于聚酯纤维材料的吸声系数与模型的计算值,圆形截面聚酯纤维材料吻合较好(全频段误差率为2.036%),异形截面聚酯纤维材料的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不破坏路面结构的条件下得到路面的吸声性能,解决工程建成后的验收和测试问题,进行了阻抗管的结构改造,并搭建了阻抗管路面测试系统;以道路路面为研究主体,研究了密封材料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运用传递函数法原理现场测试路面的吸声系数,通过比对现场实测结果与实验室路面样品测试结果,评价阻抗管现场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测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用橡皮泥做密封材料时,密封效果较好;路面测试系统现场实测吸声系数曲线基本一致;现场实测吸声系数与路面样品吸声系数差值不超过0.04,属于误差允许范围内,两组吸声系数在800 Hz以上比较吻合,差值小于0.002,在250~630 Hz范围内差值在0.02~0.038之间,且在此频率范围内路面实测吸声系数低于实验室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6.
水声功能橡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橡胶的声速、特性阻抗、声学原理等基本性质,以及水声功能橡胶在吸声、透声和反声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吸声尖劈测试用驻波管系统的研制及相关试验的研究工作。本系统的构建与测试基于驻波比原理,管体矩形截面为0.6 m×0.6 m,长度为7.2 m。系统通过传声器传动系统实现管内声压随距离变化的自动测量,距离分辨率可达0.3 mm(5 mm/s移动速度下),在40 Hz~280 Hz频段内可对材料的吸声系数、声阻抗、反射系数、声导纳进行测试,克服传统驻波比测量方法测试精度不高、测量效率低的缺点,为高效、准确测量材料吸声性能提供很好的途径。目前还未见国内关于类似系统的报道,依据相关国家校准规范经第三方计量部门鉴定,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同时还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对实际吸声尖劈测试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