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电沉积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评述了电沉积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介绍了电沉积法的制备工艺,以及由此制得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镍-铁-磷/金刚石复合沉积工艺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三元合金为基体的复合电沉积层综合了一般耐磨镀层的性能和所镶嵌的固体微粒的性能.为开发新型多元非晶态合金耐磨复合沉积层,以复合沉积层耐磨减摩性为主要衡量指标并综合考虑其他性能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镍-铁-磷/金刚石复合电沉积工艺与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所采用的复合电沉积工艺控制范围内,可获得金刚石微粒弥散分布的镍-铁-磷/金刚石复合电沉积层,通过调整沉积工艺参数,能得到不同金刚石微粒复合量的复合电沉积层;在镀态下该复合沉积层(基质)呈非晶态结构;较佳综合性能复合层的电沉积工艺参数为:镀液中金刚石微粒(0.5~1.0 μm)含量6 g/L;NaH2PO2·H2O含量2 g/L;FeSO4·7H2O含量70 g/L,其对制备具有良好摩擦学特性的镍-铁-磷/金刚石复合沉积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复合电沉积制备了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研究了沉积条件对镀层组成的影响,所得最佳沉积条件为阴极电流密度jk=8mA/cm2、搅拌速度n=400r/min和镀液中纳米金刚石粉体浓度为10g/L。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分析(EDS)表征了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复合镀层具有复相结构,金刚石颗粒在镀层中分布较均匀,质量含量最高达到9wt%。显微硬度和电阻测试表明,随着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中金刚石含量增加,复合镀层显微硬度显著增大;电阻率呈增加趋势。在5.0wt%Na2SO4溶液的Tafel实验说明,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比Ag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能力。Ag/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外观呈亚光银。  相似文献   

4.
复合电沉积超薄金刚石切割片磨粒分布的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薄金刚石切割片磨粒分布均匀性对加工质量影响很大且又不易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评价复合电沉积方法制造的超薄金刚石切割片中磨粒分布均匀性的方法,并结合0.01~0.05mm超薄金刚石切割片的研制,试验研究了复合电沉积工艺参数和搅拌方式对复合电沉积超薄金刚石切割片磨粒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溶液金刚石浓度为15g/L,阴极电流密度为1A/dm2以及搅拌停歇时间比为1∶10的条件下,复合电沉积超薄金刚石切割片磨粒分布的均匀性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
复合电铸制备Ni-石墨复合材料工艺及其沉积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复合电铸技术制备了Ni-石墨自润滑复合材料, 重点研究了工艺参数(微粒浓度、电流密度、电铸液流动速度及温度和p H 值) 对复合材料中石墨微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高镀液中微粒浓度使复合材料中石墨含量增大, 最后趋于稳定值。电流密度和镀液流动速度使石墨含量存在最大值, 但是温度和p H 值的增加却使之降低。复合电铸沉积机理Guglielmi 模型只在低电流密度条件下适用, 但不适用于高电流密度的条件。镀液中石墨微粒含量增大, 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摩擦系数降低, 磨损失重减小, 但是石墨微粒30 g/ L 时的磨损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复合沉积技术用于制行颗粒增强耐磨材料的研究发展概况,复合电沉积机理及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PMMC的特点,介绍了复合电沉积在制备耐磨材料特别是铜基耐磨材料方面的发展应用,对铜基颗粒增强复合镀层在汽车轴瓦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复合电沉积法制备SiC_p/Cu复合材料的工艺研究EI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SiC_p/Cu复合材料的工艺。结果表明,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当镀液中SiC颗粒含量为15g/1,电流密度为4A/dm ̄2,电镀温度15~20℃,板泵搅拌时,可获得含有20vol%SiC_p的SiC_p/Cu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
运用电沉积法制备Ni-P-W-WC复合镀层,着重研究了制备工艺和镀层性能.以镀层中碳化钨含量、镀速和镀层外观为指标,探讨了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镀液中WC含量、镀液中钨酸钠含量、镀液pH等因素影响规律,确定了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Ni为阳极、电沉积时间为40 min、镀液中WC含量为14 g/L、镀液中钨酸钠含量为120 g/L、镀液pH为4.0、电流密度是4A/dm2.并用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仪、阳极极化曲线等手段表征了复合镀层的形貌、结构、耐蚀性、抗氧化性等性能,结果表明,与Ni-P-W复合镀层相比,Ni-P-W-WC复合镀层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电溶积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怡灶  曹阳 《材料导报》1997,11(1):64-67
评述了电沉积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介绍了电沉积法的制备工艺,以及由此制得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复合电沉积技术用于制备颗粒增强耐磨材料的研完发展概况,复合电沉积机理及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PMMC的特点.介绍了复合电沉积在制备耐磨材料特别是铜基耐磨材料方面的发展应用,对铜基颗粒增强复合镀层在汽车轴瓦牛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工艺制作了整体成型的复合材料机翼,并针对机翼出现的干斑缺陷,采用PAM-RTM软件对干斑的成因进行分析,一方面由于上下翼面和前缘交接区域的纤维体积分数较高,导致该区域的树脂渗透率低于其他区域,从而出现包络现象,形成干斑;另一方面由于边缘效应的影响,使机翼内产生树脂快速流动通道,造成气泡包裹...  相似文献   

12.
《材料科学技术学报》2019,35(12):2942-2949
In this work, the ZrC-SiC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co-deposit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 using ZrCl4, MTS, CH4 and H2 as raw materials. The morphologies, compositions and phas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S)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rphologies, compositions and phas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related to th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the flow rate of the carrier H2 gas, and the ratio of C/Zr. Moreover, the co-deposi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as also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different deposition temperatures resulted in different deposition mechanisms. At temperatures in the range of 1150–1250 °C, the ZrC-SiC co-deposi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surface kinetic process. At temperatures in the range of 1250–1400 °C, the ZrC-SiC co-deposi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mass transport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具有金刚石和纳米颗粒的双重特性,应用前景广阔.采用复合电镀法制备了Ni-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考察了阴极电流密度、镀液pH值以及搅拌强度对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并分析了Ni-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的共沉积过程.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共沉积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同底材结合牢固,金刚石微粒弥散较均匀的高硬度纳米复合镀层,基质Ni中金刚石粒子的含量与镀面的机械俘获粒子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化学沉积法在45^#钢基体上成功制备出Ni—Cu-P/CNTs复合涂层,为了降低碳纳米管的长径比以及提高在镀液中的分散性,对其硝酸纯化、15min球磨处理,研究了沉积液组成对Ni-Cu-P/CNTs复合涂层沉积速率的影响,通过TEM、SEM和EDS表征了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分散性良好,在复合涂层中分布均匀,复合涂层在400℃热处理后结构更加致密,EDS表明复合涂层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达到3.68%。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带缠绕成型工艺参数耦合机制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工艺过程研究,分别对成型过程中紧密接触与自粘接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影响复合材料缠绕制品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缠绕温度、缠绕压力和缠绕张力;以层间剪切强度(ILSS)为优化目标,根据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BBD)原理设计实验,建立工艺参数耦合对剪切强度的回归模型,通过对残差、方差(ANVOA)、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等检验分析,验证回归模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进而获得缠绕成型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参数作用下,层间剪切强度达到22.9 MPa,缠绕制品结合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备TiO2-ZnS复合粒子,采用流态化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探讨了其包覆工艺,借助SEM、XRD、EPMA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复合粒子结构和包覆过程特征.结果表明:TiO2均匀沉积在ZnS超细颗粒原生粒子表面,形成TiO2-ZnS复合粒子;在包覆过程中同时存在成核和成膜包覆.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有机相变材料乙酰胺嵌入到SiO2网络空间内,制备了复合储热相变材料.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相变材料的种类、相变材料的加入量及催化剂种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氨水作催化剂,乙酰胺作相变材料,可制备出储热能力高、疏松多孔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为69.1℃,相变潜热高达124.2J/g;且复合材料中包含相变材料的质量分数越高,其储热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18.
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复合纳滤膜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AIBN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并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技术滤除PDMAEMA水溶液中的低聚物和未反应的单体.以聚砜(PSf)超滤膜为基膜,以所精制的PDMAEMA为水相涂层液,以对二氯苄的正庚烷溶液为有机交联剂,利用界面聚合的方法制备了PDMAEMA/PSf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实验重点研究了PSf基膜和单体浓度、水相pH值及浸涂时间、水相沥干时间、交联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所制备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制膜条件.所制备的荷正电纳滤膜对1g/LMgSO4水溶液(0.8MPa,30℃)的截留率为86.7%,水通量为8.4L/(m2.h).  相似文献   

19.
纳米金刚石薄膜具有优异的性能,已在多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金刚石薄膜质量却严重受沉积工艺的影响,为了深入了解沉积工艺对制备的金刚石薄膜质量的影响,本文详细研究了甲烷浓度对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MPCVD)金刚石薄膜质量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金刚石在聚合物中的均匀分散性,并提高导热性能,以不同粒度的金刚石和聚丙烯腈(PAN)共聚物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得到金刚石/PAN杂化复合纤维。通过改变纺丝溶液中金刚石的添加量,研究了不同金刚石含量及不同粒度的金刚石对金刚石/PAN杂化复合纤维形态和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电纺丝可以有效解决微米级金刚石在PAN聚合物中的分散问题,金刚石的粒度对纺丝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影响很大,粒度为0.5~1 μm的金刚石经过纺丝可以有效地包覆在纤维中。当金刚石的粒度大于1~2 μm时,纺丝时稳定性差,纤维中很少或几乎没有包覆金刚石颗粒。当金刚石粒度为0.5~1 μm、实际质量分数为38.5wt%时,金刚石/PAN杂化复合纤维热导率最高,达到1.923 W/(m·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