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珂 《包装工程》2007,28(8):207-208
日本的包装设计以其简洁的造型、柔美和谐的色彩、独具日本特色的文字、简朴自然的材料和扑面而来的传统文化语汇肆意宣泄着日本的传统文化.日本的包装设计师在"西化"的浪潮中拿来,并将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完美地溶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2.
中日糖果包装色彩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糖果包装色彩设计能将日本传统的灰色调运用其中,同时也能将鲜艳亮丽的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中国糖果包装在色彩运用和搭配上也受到民族传统的影响,与日本相比略有不足。通过对两国糖果包装色彩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国文化的差异和消费者对包装色彩的不同喜好。  相似文献   

3.
冯峰 《包装世界》2014,(5):22-23
"素"是日本设计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强调设计要保持本色,道法自然,顺势而为。其受到禅文化的深刻影响而呈现出三个典型的美学表现形式:一、材质和质感的真我还原;二、色彩的自然回归;三、造型的原型创作。这三种表现形式源自隐藏在"素"背后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研究禅与日本设计审美意识的关系,探讨设计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张尧 《包装学报》2012,4(2):62-66
DIY手刻橡皮图章最早流行于日本、韩国,日本文化对其影响较大。日本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家纹文化和现代设计文化分别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代表,两者都从某种层面上影响着DIY手刻橡皮图章的图案风格。DIY手刻橡皮图章的图案选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日本传统家纹,其创作风格也继承了传统家纹线面结合的表现手法。受到现代设计文化的影响,DIY手刻橡皮图章的图案素材体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其艺术风格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其功能用途也发生了改变,广泛应用于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及生活情感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刘霞  孔昊昱  史嘉豪 《包装工程》2024,(6):349-355, 370
目的 从设计学角度提出传统壁画色彩数字化采集、保护及传播的设计策略,通过“云图像色彩数据采集技术+数字交互小程序构建”来实现传统壁画色彩的数字化提取与传播,助推传统色彩文化的传承、保护、传播与创新。方法 以永乐宫壁画为研究对象,在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云图像聚类算法以物象为基础对壁画色彩进行数字化提取和汇总,结合数字平台的体验特征,搭建永乐宫壁画色彩小程序,为壁画色彩信息的保护和当代设计中的转化提供数据、路径支持。结论 通过设计学、图案学、数字技术将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信息进行数字化提取及交互式汇总传播,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同时为以国风为主题的各类设计提供精准的色彩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杜鹤民  蒋俊杰  谢君沂 《包装工程》2020,41(16):266-273
目的研究清代南京云锦补子纹样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其典型特征的提取与创新,实现传统云锦补子纹样与当下审美的融合,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法首先,对清代南京云锦中的补子纹样进行收集整理,从文化内涵和图形及色彩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其次,以南京云锦老虎补子纹样为例,对其图形及色彩构成要素进行解构,提取和归纳其图形因子及色彩因子,并结合现代审美,寻找二次开发创新设计的方向;最后,从产品形态语意、文化内涵的角度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目标产品,使其形成契合虎纹样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用。结论清代云锦补子纹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产品文化形态语意对其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的二次设计开发,能够丰富产品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传播和推广南京云锦艺术,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包装设计以其精致,构思独特,融东洋文化与西洋文化形成了独具日本民族风格的包装文化。可以不夸张地说,无论从构思、设计到印刷都可为世界一流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包装设计、构思也不断演化着。这里介绍日本从最初创成期到今天为止,仍在第一线活跃的四个包装设计师的作品展,他们最新的一次称作“4BOX-ER”(4个制箱者)的盒子设计展,这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发想构思的竞赛表演。秋月繁氏给日本的色彩与形态吹进新的气息;鹿目尚志氏给包装贯注哲学的含义;畅快利索的造型机能美的广桥桂子氏;木村股氏则以模仿滑稽、幽默作品及…  相似文献   

8.
张炜 《包装工程》2018,39(8):7-10
目的对中西方设计色彩差异进行理论分析。方法以中西色彩表达的文化差异为基础,通过对中西方色彩观的文化渊源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出对中西传统色彩观的文化特点概括。结论通过对色彩在中西方建筑、服饰、装饰等设计中的运用案例进行分析,把握传统色彩观在历史空间中的演进与中西融合趋势,以求对21世纪全球语境下的现代设计色彩发展,提供基于中西传统色彩观特点比较分析基础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卢建洲  马鹏 《包装工程》2022,43(14):434-444
目的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视觉形象设计,并为传承传统工艺美术、发扬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手工艺,以及大力发展和振兴传统文化产业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方法。方法 以神垕古镇的视觉形象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宋代钧瓷色彩入手,使用分光测色计对宋代瓷器色彩进行还原度相对比较高的采集与分析。通过对宋代钧瓷取样色彩数据分析与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出宋代钧瓷的色彩规律。结果 针对神垕古镇的地域特点、旅游资源、人文特色等3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以色彩分析结果指导神垕古镇的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结论 以宋代钧瓷色彩为依据开发出神垕古镇的视觉形象设计,可以更深层次挖掘古镇的传统文化属性,带动和促进禹州神垕镇的旅游产业与陶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色彩和材料对日本产品感官设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尹瑾 《包装工程》2012,33(14):94-97,110
以日本设计师在感官设计上对色彩的"空"和应用材料的质感创新为出发点。分析了色彩"空"的内涵和发挥材料的质感、肌理在感官设计上的作用,探讨了日本感官设计在色彩上的"空"与我国传统美学空白的差异。论述了色彩的"空"和材料质感对激发消费者感官活跃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色彩的视觉张力是诱发消费者其他感官活跃的重要原因,强调说明借鉴日本产品感官设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e concept of interference is implicit in Newton's explanation of the anomaly of the tides in the Gulf of Tongkin, but Thomas Young was the first to generalize the principle and to apply it to compound tides, to auditory beats, and to the colours of thin films. In his Bakerian Lecture, delivered on 12 and 19 November 1801, he was able to accurately derive the wavelengths of particular hues from Newton's measurements of the colours of thin plates. The first printed statement of the generalized principle of interference appears in the Syllabus for his Royal Institution lectures, which was published early in 1802. His celebrated two-slit experiment is first described in his Course of Lectures on Natural Philosophy and the Mechanical Arts of 1807.  相似文献   

12.
《包装与设计》2008,(1):4-21
俄罗斯设计师Yuri Gulitov的作品深受各种艺术与建筑风格的影响,包括野兽派艺术、构成主义、物力论以及在既定规则里对自由的追求。他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自于专业设计与现代民俗图形的结合。他的作品独特生动、层次丰富,非常引人注目,他还经常在作品中运用他自己创作的自由流畅的字体。最重要的是,在他的创作理念里,运用了西里尔字母的特性,这让他的作品结构创新,增加了情感深度。  相似文献   

13.
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陈幼坚的创作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婧  吴卫 《包装学报》2015,7(1):87-91
香港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陈幼坚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断跟随西方的设计潮流,借鉴西方的设计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特色,确定了他将传统与现代互融、东方古韵与西方潮流兼收并蓄的艺术设计风格。他在创作中善于运用创意思维模式对已有的设计进行创新性再设计;擅长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构整合,在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将东情西韵巧妙融合,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西方时尚精神融合到一起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4.
论永井一正海报设计风格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奕羽  吴卫 《包装学报》2015,7(3):68-72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永井一正在海报设计风格上几经演变,从20世纪60—70年代的抽象几何风格开始,逐步演变到20世纪80—90年代的意象手绘风格,最终形成90年代末至今的禅意空寂风格,其演变过程紧跟时代的发展。这种风格演变的背后,饱含着永井一正内心的坚持,即将东方传统元素融入海报创作之中,这种始终如一的坚持源于他对日本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热爱生命的禅道精神的崇敬,契合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共生共息的永恒真理。  相似文献   

15.
李瑛 《包装工程》2007,28(11):190-191,194
从杉浦康平的杂志设计入手,论述其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主要成就,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他对图像和符号的运用上.他从中国和印度的古艺术、宗教、中国书法、建筑空间、梦境,以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获得灵感和创作的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在平面设计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他使平面设计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设计是一种展开思考,构筑新价值的行为,这次专题邀请的北京四位设计师(组合)尽管年龄、设计取向和各自涉及的领域不尽相同,但让人感受的共同点是他们从心底进发出的对设计的热爱和勇敢的实验精神,以及实践的多样性与广阔性。他们的工作在商业和文化中穿行,始终保持着一种挑战传统设计观念的自由、开放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李书婕 《包装工程》2019,40(24):139-143
目的探究拼贴手法对当下动态图形设计的启发。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动态图形设计的先行者们在设计实践所使用的拼贴手法,总结其对传统拼贴手法的继承与发展,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总结动态图形中的拼贴手法是如何将毕加索的拼贴手法中"亲近生活"、"提升思考性"的特征引入到当下的动态图形设计中的,提升其表达效果和可能性的方式方法。结论通过"拼贴"对动态图形设计的有机介入,给动态图形设计带来了提升。一方面既可摆脱计算机复制带来的触感、隐喻等传统拼贴特征缺失等问题的困扰,带来生活触感的提升;另一方面,又能打开思路,结合当下新的技术手段提升创作空间广度,获取更便捷的设计实践手段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胜井三雄作品特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少卓  吴卫 《包装学报》2015,7(1):82-86
胜井三雄将计算机技术与平面设计相结合,成为日本利用印刷术、计算机等技术手段进行平面设计的第一人。胜井三雄设计的作品,构成形式新颖独特,善于利用错视觉原理和渐变构成的手法,给人带来独到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愉悦;在色彩上,喜欢运用宛如分解阳光而成光谱般的绚丽色彩,通过晕色渐变营造缤纷幻化的色彩关系;在意境上,多以简洁、朴实的形象表达其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充满了浓郁的禅宗意韵。  相似文献   

19.
吴卫  赖诗卿 《包装学报》2016,8(3):93-98
菲利浦·斯塔克是简约主义的代表人物,其设计理念亲民与环保,希望生活在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人们能够用较少的钱买到较好的商品;其具有跨界设计的思维,这不但使其设计作品小到简单的生活用品,大到建筑、室内设计、家具等,几乎涵盖了现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使其设计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其设计风格诙谐幽默,因而其作品能给生活在充满竞争与压力时代的人们带来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20.
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offer this paper for the Special Issue honoring Professor Takeo Yokobori on the occasion of his 70th birthday. I regard Professor Yokobori as a personal friend, having known him for over twenty five years professionally and socially. His impact on the discipline of fracture mechanics has been most significant, not only by his own technical contributions but, perhaps, more so because he put into motion the means whereby those interested in the field of fracture mechanics could meet together and to share their work with others. I refer, of cours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 at Sendai, Japan in 1965 and to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The following paper is therefore dedicated to Professor Yokobori as my contribution in honoring his distinguished care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