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
隧道进进洞采取超前大管棚施工,通过对其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了超前支护技术在通过软弱围岩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监控量测软件能方便、快捷的对隧道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许培 《中国科技博览》2011,(17):179-180
本文通过广巴高速福星场隧道,对隧道施工进行了分析,包括围岩法开挖、明洞及洞口施工、出碴及运输、施工测量及围岩监控量测.旌工经验表明在施工各个环节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及施工规范进行,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钟波 《中国科技博览》2010,(35):100-100
目前公路隧道施工以新奥法为主,其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砼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地进行支护,通过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驰,减小围岩应力,并且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的方法。新奥法施工更符合地下工程实际,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经济的隧道设计施工方法。因而在目前隧道修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公路隧道新奥法的基本要点及施工要点进行探讨,就新奥法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确定的极限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极限分析上限法计算浅埋隧道围岩压力,构造了浅埋隧道围岩两种刚体平动破坏模式,并推导了理论公式。将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转化为一个数学优化模型,编制相应计算程序。通过算例分析了两种破坏模式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结果,对照太沙基理论,对结果进行探讨,指出对于浅埋隧道而言,利用极限分析上限法计算隧道围岩压力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1.前言 随着我国隧道工程施工的发展和信息化施工的运用,围岩监控量测已成为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1.1通过监测了解围岩在施工中的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围岩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1.2通过监测了解支护结构的变形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1.3通过监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波 《爆破》2023,(1):69-76
钻爆法开挖岩体同时,势必会对围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明确隧道爆破开挖围岩损伤特征,对隧道支护设计和长期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赣深高铁龙南隧道Ⅲ级围岩台阶法爆破开挖为例,采用跨孔声波法对隧道断面不同部位的围岩声波波速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爆破前后隧道围岩声波降低率分布特征,确定了隧道不同部位围岩的损伤深度,揭示了围岩损伤程度和损伤深度的关系。基于LS-DYNA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相同工况下8个循环台阶爆破开挖作用下隧道围岩的损伤演化和分布特征,与通过声波测试率判断的围岩损伤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现场声波测试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台阶法隧道上台阶拱脚处围岩损伤程度最大,但损伤深度最小;隧道围岩损伤最深处位于仰拱底部。基于隧道围岩损伤分布特征,根据工程类比法和相关规范规定,确定龙南隧道Ⅲ级围岩的初期支护锚杆长度应为3.5~4 m。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裂隙围岩隧道爆破掘进施工过程中断面轮廓控制不足、超欠挖严重的问题,以某隧道为例,通过分析掌子面爆破开挖过程中导致轮廓控制不足的主要因素,对炮孔装药结构、装药密度和光爆层厚度等进行了优化。现场爆破效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爆破参数进行开挖,可有效控制爆破开挖断面轮廓,抑制拱顶岩体大面积离层,避免掌子面底部“根底”现象;隧道平均线性超挖量大幅降低80%,平均炮孔利用率提高至93.2%,有效降低了裂隙围岩隧道爆破开挖对围岩的损伤,改善了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修建了不少特长隧道、长隧道及隧道群,隧道占公路里程不断增大,同时隧道建设技术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提高和发展,隧道测量和监控量测做为隧道施工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得到重视。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精髓,它使用各种仪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衬砌力学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力学关系进行量测和观察,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判断围岩和衬砌是否稳定,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管理,提供设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孙振宇  张顶立  房倩 《工程力学》2019,36(5):53-66,75
基于隧道围岩的复合结构特性,阐明了隧道锚固系统协同作用原理,建立了锚固体系协同作用力学模型,得到了锚固体系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全过程解答。隧道围岩由内部稳定性较差的浅层围岩和外侧承载能力较强的深层围岩复合而成,锚杆通过"组合梁"或"压缩拱"效应形成"围岩整体结构",锚索则将此结构悬吊至外侧稳定的深层围岩,其协同作用核心为调动深层围岩承载;基于锚杆参数敏感性分析,指出增大锚杆长度、预应力以及布置密度可显著减小围岩变形,而锚杆直径对围岩变形影响较小,计算表明锚杆长度以穿过浅层围岩伸入深层围岩第1组结构层为宜,合理的锚杆参数取值具有明显的匹配效应;锚固体系协同作用本质为变形协调和荷载的合理分配,锚杆、锚索支护参数相互匹配时能充分发挥组合构件效能,提高围岩稳定性;将围岩变形量和支护协同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锚固体系协同效果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基于锚固系统协同作用的隧道锚固参数确定方法,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该文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该文研究成果对隧道锚固系统的协同作用给出了全面认识,可为隧道和地下工程中锚固体系的定量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某公路改建工程中大偏压浅埋连拱隧道洞口段监控量测的结果,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洞口段中导洞上方出现的裂缝的监测观察,并对裂缝形成的原因及其后续发展利用监控数据进行分析。综合该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得出以下结论:降雨对围岩变形和压力影响较大;连拱隧道开挖方式及左右洞开挖顺序对施工进度、围岩稳定及工程造价等关系密切;监控量测结果表明无论是初期支护还是二次衬砌,其围岩压力、混凝土内应力均是深埋侧较大,二者为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控量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断面海底隧道软弱地层施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第一条大断面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在浅滩及陆地段穿越富水软弱地层,围岩自稳能力差,极易发生涌水突泥,严重威胁施工的安全性.通过对隧道开挖方案的对比分析和根据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的结果,对隧道穿越富水软弱地层的开挖施工方案、降排水关键技术和超前预加固方案进行了研究,为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葡萄山隧道高地应力大变形段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围岩及支护结构发生的变异现象及变异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并得到有效的应用,确保了隧道安全、经济及快速施工。结果表明:对高地应力及大变形隧道施工,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和综合地质预报信息相结合,准确了解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引用动态施工和设计的理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设计参数,对保障隧道工程安全和优化施工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苏胜昔  杨昌民  范喜安 《工程力学》2014,(Z1):134-138,144
公路隧道工程的监测环境复杂,监测对象受到时空限制和施工环境制约,基于传统的机电测试技术的监测方法,很难实现远程实时动态监测。结合张涿高速东马各庄隧道工程实时监测数据库,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对张涿高速东马各庄隧道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测。通过对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得到不同级别围岩的变形量、变形稳定时间、变形速率,提高了围岩稳定性时间,对类似工程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该浅埋土质隧道地质情况和支护方案作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仰坡防护及防渗水处理、支护方案、施工工艺以及是否开展现场监控量测工作等各个方面导致隧道坍塌的具体原因,为隧道塌方的处理提供依据,说明新奥法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确保围岩及隧道稳定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隧道已广泛采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雅泸高速干海子螺旋隧道的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锚杆质量检查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与否的参数进行跟踪量测,实时确定了合理的二次衬砌施工时间,成功避免了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铁区间隧道空气温度受围岩土体影响较大,而地铁区间隧道围岩土体温度分布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得到围岩土体热库与传热的演化规律,需要了解各因素对传热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CHAMPS-BE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土体和空气温度对围岩传热影响的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讨论各因素对围岩土体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发现土壤导温系数对围岩土体热库峰值位置的影响为非常显著,当土壤导温系数为7.6×10~(-7) m~2/℃时传热较快,连续运营20年热库厚度已超出了50 m的范围;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研究不同地区隧道围岩土体热库特性及蓄热量变化,得知地理位置越北,土体初始温度越低,对应的土体热库特性变化越显著,土体的年净蓄热量也越大,哈尔滨地区约为1.023×10~5 MJ,相当于列车散热量的1.8%,但整体上土体年净蓄热量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隧道施工过程中开挖面及围岩的稳定性,超前加固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如何正确评价围岩加固后的力学特性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别和支护结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为研究超前加固条件下隧道围岩的力学行为,将深埋圆形隧道简化为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平面应变模型,引入等效加固区来体现超前加固的效果,提出了考虑超前加固的隧道围岩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广义Hoek-Brown屈服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在对塑性区可能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全断面加固方式下围岩位移、应力和塑性区半径进行了理论推导,通过与实测值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通过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了该文公式在支护设计中的工程意义。研究表明,该文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和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且在指导支护设计时比传统方法更具优越性。该文研究成果更好地反映了超前加固措施对于围岩的作用效果,为超前加固的定量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可为全断面加固方式下隧道工程的支护设计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青藏铁路风火山冻土隧道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特殊,隧道内气温温度高于围岩温度容易引起隧道围岩融塌的问题,分析了引起隧道工作面温度升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盐水-空气复合不耦合装药结构,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药结构既能降低隧道工作面的温度,也能减少爆破对隧道围岩的损伤,隧道现场周边眼应用爆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