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B超已成为临床医师前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特别是肝脏的占位性病灶,B超能以声像图的形式显示各种切面图象。其检查结果,可直接左右临床诊断的正确性,不仅涉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术式的选择,有时还与病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因此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本文结合我院实际病例(所举病例均由我院B超纠正了误诊,并都经手术治疗和病理切片证实)。对右上腹占位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从: 一、B超对肝内占位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二、B超对诊断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三、B超和临床。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对病灶的确切定位是B超诊断的前提和关健所在。当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噪声与r射线复合作用对豚鼠听阈的影响。实验动物为白色短毛雄性豚鼠,体重330g—550g,耳廊反射阈正常。本实验采用群体对照方法,共用豚鼠105只,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20只),r射线暴露组(20只),噪声暴露组(22只),r射线和噪声同时暴露组(11只),先暴露噪声后暴露r射线组(11只)及先暴露r射线后暴露噪声组(21只)。 本实验中,豚鼠在皮层听区硬脑膜外安装慢性埋藏电极。电极埋藏后4—6天,进行单一因素或复合因素的暴露。本实验中r射线暴露总剂量8Krad(剂量率 100.5rad/分—93.1rad/分),一次暴露完成。 实验结果表明:1.先暴露噪声后暴…  相似文献   

3.
感受和辨别声音是听觉系统的两个基本功能,对信息的传递、分析来说,辨别功能更为 重要。因此,要全面评价环境因素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必须同时了解两者的变化。本文采用 调制重复短声诱发的慢反应阈值(SCR)作为指标,观察了在安静状态和75、80、85、90、95 dB(A)5种强度白噪声掩蔽下,豚鼠的听阈和频率辨别阈(△fr)的变化。实验动物为耳廊反射 正常的成年豚鼠。主要结果如下: 一、在掩蔽声持续作用下,50min以内测定的△fr相差甚微,51~60min测定,△fr的增 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刺激强度等于听觉阈值时,△fi明显高于阈上刺激测定的结果,阈上5~ 2…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GB/T4 854 4 -1 999《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 4部分 :窄带掩蔽噪声的基准级》 ,介绍在纯音测听中掩蔽的作用和对窄带掩蔽噪声基准级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GB/T4854.4-1999<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4部分窄带掩蔽噪声的基准级>,介绍在纯音测听中掩蔽的作用和对窄带掩蔽噪声基准级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GB/T4854.4-1999《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4部分:窄带掩蔽噪声的基维级》,介绍在纯音测听中掩蔽的作用和对窄带掩蔽噪声基准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7.
0引言在噪声中听辨纯音的能力,是衡量人耳听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噪声掩蔽纯音的听力检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甚至病变的部位。另一方面,可以挑选出在噪声中觉察纯音能力超常的样本从事与听觉有关的特殊职业。本文对一青年男性群体(18-25岁)进行了双耳噪声掩蔽纯音的听力检测,对其掩蔽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听觉辨别阈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用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新型调频调幅调相声刺激器,准确地在人(用心理物理方法)和豚鼠(用电生理方法)测定了听觉的频率辨别阈(Δf)、强度辨别阈(ΔI)和相位辨别阈(Δ)。在听力正常的受试者,测得的Δf为1.3±0.6pps(pulsespersec.以下同,编者注),ΔI为0.4±0.2dB,Δ为0.9±0.3°。在听力正常的豚鼠,它们相应为2.5±1.1pps,0.5±0.2dB和1.2±0.5°。文中详细地介绍了所用刺激器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9.
燃油汽车尤其是公交车等大型车辆的加速噪声较高,而电动汽车的电动机运行时辐射噪声相对较小、频率较高。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对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具有一定效果,同时,人对交通噪声的主观感受也将产生变化。因此,尝试从主、客观方面对电动汽车所引起的城市交通噪声变化进行探索。首先,采集电动和燃油汽车包括公交车和小汽车的通过噪声样本,对样本进行分析,根据声能量叠加原理和1小时等效A声级的概念,计算电动车替代燃油车后1小时等效A声级的降低量,该降低量取决于车流量以及电动汽车的替代比例。此外,利用汽车通过噪声样本进行主观评价实验。结果显示,评价人员一致认为电动汽车的通过噪声听觉感受较好,电动公交车和小汽车的评价结果都处于满意的范畴,燃油汽车的结果则相反,燃油公交车通过噪声的满意度极低。因此,相对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在声环境改善和提升人的听觉体验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工业噪声污染是影响工人健康和工作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在传统降噪措施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掩蔽作用可以达到明显的主观降噪效果。为了研究声掩蔽作用对大脑皮层响应的影响,以雨滴声掩蔽电焊声作为实验声信号,收集19名健康志愿者的脑部功能磁共振(fMRI)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分别得到噪声和掩蔽声信号刺激下受试者的脑部激活区域,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接受电焊噪声原声刺激时,主要脑部激活区域为颞叶、中央后回、扣带回和额上回;在接受电焊噪声雨滴掩蔽信号刺激时,主要脑部激活区为边缘叶和枕上回。对电焊噪声雨滴掩蔽前后激活脑区的差异性分析表明,情绪处理相关的前额叶区激活更为明显。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分析声掩蔽作用引起显著影响脑响应区域的方法,这为声掩蔽及其心理效应的评估提供了客观生理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