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 综述包装技术在食品生物胺安全控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为新型高效的食品生物胺控制包装的研发提供借鉴与参考,助力食品安全国家战略的实施。方法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在概述食品中生物胺的形成机制和危害的基础上,探讨传统食品包装在控制生物胺形成方面的成效和局限性,重点总结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生物胺控制包装技术(气调包装、抑脱羧酶活性包装及抑菌活性包装)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论 食品包装可实现生物胺的安全控制,研发新型、高效的生物胺安全控制包装技术对于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食品标签成了其关注的焦点。通过标签,我们可以获知食品的有关信息。据了解,日本设计工作室TO-GENKYO曾发明具有特殊涂层的智能标签。此标签会因为氨气浓度的变化进行变色,进而可以辨识食品的新鲜度。购买食品我们常依赖观看食品包装上的有效期限来掌握时食品新鲜度,不过在近年一项新的食品包装与标签技术正在发展中,智能标签在包装中不同温度与气体变化下,可呈现不同颜色变化,也同时是食品  相似文献   

3.
冷链物流对鲜肉新鲜度的影响及智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肉类新鲜度检测方法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进展,以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食品新鲜度检测技术。方法根据肉类腐败原理,分析冷链物流对食品新鲜度的影响,阐述目前肉类新鲜度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肉类新鲜度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结论虽然近年来肉类新鲜度检测技术逐渐智能化,提高了检测精度,但依然存在技术检测成本高昂,针对销售环节无法做到有效监控等问题。智能标签作为一种相对成本低廉、加工方便的检测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检测发展十分迅速。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传感器检测技术是一项快捷、灵敏以及低廉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由于其存在如上优点,生物传感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农副产品质量快速检测与鉴定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主要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生物传感器发展的三个阶段,综述了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气敏类智能包装标签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气体监测类智能包装标签技术的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方法综述气敏类智能包装中泄漏指示标签、新鲜度指示标签、射频识别标签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重点阐述面向CO_2气体监测和识别的智能包装的分类及其制作方法,并对CO_2传感器在气敏类智能包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结论近年来智能包装标签技术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推动了食品保鲜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气敏类智能包装能够有效检测和监测被包装食品的质量及安全性,对推进包装技术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CO_2传感器在食品新鲜度智能监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也是未来食品保鲜包装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琳  易凯  蔡锋  徐胜华  吴敏  鲁鹏 《包装工程》2020,41(7):125-133
目的研究光学系统领域内用于监测水果、蔬菜、肉类等食品新鲜度的可视化智能包装技术手段,掌握相关原理,从而减少食物浪费。方法简述智能包装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阐明智能包装指示食物新鲜度的现状,根据食物不同特点,对几种不同指示新鲜度的应用进行阐述。结果智能包装的应用便于食品质量检测,可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大大提高了包装的智能性和信息性,促进了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的发展。结论智能包装有助于消费者对食物可食性的判断,从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食物的浪费。智能包装在国内的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包装科研者的不懈努力,才能促进智能包装在食品领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来,三聚氰氨、苏丹红、漂白剂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对食品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因此,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食源性微生物的检测技术也趋向迅捷、准确、大通量的方向发展。以往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已经无法应对现代的食品安全问题,检测速度缓慢、检测精度不精确,因此,应当采取新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现代的检测技术包括色谱法与荧光分析法、阻抗法、放射测量法、ELISA法和生物传感器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建立标准的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方法,推广标准化、检测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还要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8.
核酸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实现核酸的精准、灵敏检测对DNA损伤研究、基因治疗、突变分析、细菌感染、药物研发、临床诊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核酸传感检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环境、生物医学、药学、食品、法医学等领域。传统的检测方法有光学、质量型压电DNA传感、电化学传感、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检测等。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交叉学科新的分析手段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作为高灵敏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纳米孔传感技术进展飞快。因其独特的物理和电学性质,对生物分子的检测有快速、无需标记和扩增等优点,已被广泛研究证明。从DNA测序、DNA甲基化检测、DNA损伤检测、DNA-蛋白相互作用、重金属离子检测、RNA、病毒检测等方面分别介绍纳米孔传感技术在核酸检测方向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传感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具有无须标记、高速、高灵敏度等特点。日前在化学和生物检测研究中应用日益广泛。本文综述了SP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近年来在食品安全领域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并展望TSPR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董越  李文博  孙武亮  贾璐  孙文秀 《包装工程》2021,42(19):129-135
目的 研究一种内置智能传感器的标签,实现对肉类在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实时监测,从而提高食用安全性.方法 通过文献搜集和整理,首先简要概述肉类的腐败机理,指出挥发性生物胺是肉类腐败的主要指标;其次归纳利用传统技术检测肉类新鲜度的方法;最后主要论述智能传感器对肉类新鲜度的检测,从合成材料、天然材料和荧光材料3个角度出发介绍智能指示标签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结论 智能指示标签对肉品的新鲜度检测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可实现肉品物流节点的无缝链接,在短时间内提供肉品质量信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迎港  王桂英 《包装工程》2022,43(15):137-149
目的 系统介绍气体传感器的种类和应用现状,以期为气体传感器在不同食品智能包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综述气体传感器在水果、蔬菜、海鲜、肉类等智能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气体传感器在食品智能包装中应用的局限性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 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新鲜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决定了气体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并向安全、绿色、无污染的方向不断发展。结论 将气体传感器用于改善食品安全性和追溯性具有巨大的潜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能够在食品保质期内跟踪和监测其新鲜度,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并有效地促进了食品包装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食品真伪、掺假掺杂的检测鉴别是食品安全领域的关注热点。本文介绍了同位数比质谱仪法(IRMS)和点特异性天然同位素分馏核磁共振技术(SNIF-NMR)的基本科学原理,综述了它们在蜂蜜、酒、果汁、油脂等食品掺假检测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其可能的新的应用,为采用该两种检测技术制定检测鉴别地沟油和其他食品的标准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阮俊  许澍  杜雯 《中国计量》2009,(9):37-38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脂肪的酸败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而微生物则是引起这些化学反应的根源。因此.对微生物的检测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可以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等检测产生生物活性细胞外多糖的乳酸菌株.利用培养箱、  相似文献   

14.
赵彬 《包装工程》2021,42(3):128-135
目的综述食品新鲜度指示卡的原理、特点和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以CO2、挥发性含氮化合物、硫化氢、pH值变化、微生物代谢物为颜色变化指示物的新鲜度指示卡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行总结。结论新鲜度指示卡具有科学、直观和方便的技术特点,在未来包装市场具有无限的潜力。目前新鲜度指示卡行业需要走出精度和稳定性欠佳的困境,还需要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继续努力,真正实现食品包装的功能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保证其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早日走向大众市场。  相似文献   

15.
食品新鲜度指示型智能包装是利用食品在贮藏过程中释放的某些特征气体与特定试剂产生的特征颜色反应、温度激活生物学反应及酶作用等引起指示剂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帮助消费者直观、准确以及科学的判断食品品质与新鲜程度。因此,食品新鲜度指示剂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归纳和分析国内外新鲜度指示型智能包装的基础上,分别从食品新鲜度指示剂应用类型与新鲜度指示剂基材两个方面阐述了新鲜度指示剂的指示原理与研究现状以及指示剂基材的制作工艺与材料选择,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指出了研究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及提出合理性研究建议,旨在为今后更深入的食品新鲜度指示剂技术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常存在于水中的五种生物胺(腐胺PUT.、尸胺CAD.、组胺HIS.、亚精胺SPD.、精胺SPM.)作为分析对象,优化了液相色谱的测定条件(流动相、发射波长、梯度洗脱程序等)、生物胺的衍生条件以及分散液液微萃取的萃取条件,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技术应用于检测水中五种生物胺残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测试》2015,(8):1-7
该文针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技术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标准化问题,从食品主要危害因素及其检测方法标准化现状、常用检测技术、新检测技术3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我国食品中限量的有害物质种类和数量基本能够覆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限量要求,但支撑食品安全限量标准的标准检测方法尚不完善。建议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建立客观准确的食品感官评价方法,通过差异化研究和高通量检测技术攻关建立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检测技术,以生物技术和比色法为主建立适应"农场"和"餐桌"的快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以期为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增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应对食品安全挑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包装果蔬等食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类总结,为果蔬的货架期智能监测提供依据和帮助,并推动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包装果蔬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分别介绍湿敏型、气敏型及微生物检测这几个方面的智能传感器,以及结合NFC/RFID等智能技术在果蔬包装货架期监测中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包装方式,此类智能包装结合当下发展势态良好的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结论 智能传感器标签在果蔬等食品智能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通过连接智能手机等终端,快速监测食品新鲜度情况。近年来,包装材料研发呈现多样化,例如多元复合纳米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因此未来可以通过优化包装传感材料和器件结构,更好地发挥智能包装标签在果蔬智能包装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生物电信号作为监测人体健康的关键特征信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生物电信号传感技术。随着可穿戴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物电传感设备在生物相容性、可穿戴性、便携性、制作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已很难满足当前的应用需求。近年来,新型柔性生物电传感设备迅速发展,相比于传统的生物电传感设备,柔性传感设备具有可拉伸性好、便携性强、体积小、成本低、皮肤接触界面更加稳定等巨大优势,为生物电传感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柔性材料大多是绝缘的且与金属的结合力较差,因此出现了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例如柔性基底材料和导电材料的选型问题、电极的设计和加工问题等。另外,生物电监测易受噪声干扰,因此减小其运动伪影、延长有效监测时间、提高生物相容性、提高信号采集质量也是柔性生物电传感器件的主要研究热点。电极是柔性传感设备重要的组成单元,生物电检测电极的质量决定了生物电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信号质量、使用寿命等。如今已经取得较好效果的柔性生物电检测电极主要有金属纳米线电极、柔性导电复合物电极等。其制备方法主要是:(1)在柔性材料中掺杂金、银、碳纳米管等导电材料来使其具有导电性能,再对结构和形状进行加工;(2)在柔性衬底上沉积或电镀导电材料,再对导电材料进行图案化加工等。制备工艺主要包含光刻、蒸镀、气相沉积、键合、喷涂、滴铸、旋涂、浸涂和真空过滤等。本文归纳了柔性生物电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柔性生物电传感器的组成单元和工作原理、柔性基底材料的选择、柔性生物电监测电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柔性生物电传感技术在心电、脑电、肌电、眼电等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概述,分析了柔性生物电传感技术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以期为柔性传感技术在生物电监测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分析(LOCI)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纳米传感技术,它结合了激光技术、化学发光传感技术与免疫分析技术的优点,并以其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面广等优势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今免疫传感检测领域的前沿热点.LOCI技术有效避免了传统免疫分析方法中的洗脱、分离等繁琐步骤,降低了交叉反应的可能性以及背景噪音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分析效率和检测灵敏度.LOCI技术在诸多领域的高通量检测和筛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极有必要对LOCI技术的相关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从而加速其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LOCI技术在生物医学、药物学、食品安全以及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应用状况,并根据各自学科发展的不同特点探索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