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飞速发展,对机场跑道、滑行道和机坪道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机场对道面病害的处理,必须做到及时、高效,这就要求机场管理机构提高作业人员自身素质和寻求更加高效的设备工具。参照公路维护方面的做法,水泥混凝土道面抢修车也可推广到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抢修车是将多种道面修补的必要工具集成在一辆车上,实现设备工具一体化,其能快速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开展作业,缩短道面病害处置时间,减少道面病害对机场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机场水泥混凝土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少等优点,已成为我国机场道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但在施工过程中也伴随着水泥混凝土质量通病。因此,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对保证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质量、延长道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为了研究不均匀飞机轮载作用下沥青道面结构力学响应,基于机轮条纹状接触面积假设和轮胎花纹,确定了轮胎的竖向应力函数,再结合已有研究确定了轮胎的纵、横向接触应力,计算获得了A380-800,B747-400,B777-300ER三维非均布接触应力;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飞机三维非均布轮载作用下的道面结构力学响应,并分析了三种机型的力学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维非均布荷载作用下沥青道面的力学响应大于在均布竖向荷载下的力学响应;荷载的不均匀性对于沥青道面力学响应的影响沿沥青道面面层向土基逐渐减小;在三维非均布荷载作用下,沥青道面的力学响应受飞机的最大滑行质量、起落架构型、胎压、机轮个数等因素影响;随着沥青混合料模量增大,各力学响应参数的变化率也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普通道面混凝土施工后经常出现裂缝的现象,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在普通道面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聚丙烯纤维的新型道面混凝土,采用平板法进行了抗裂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道面混凝土中单掺粉煤灰或聚丙烯纤维,都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而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双掺的新型道面混凝土更能有效防止裂缝的发生,显著延长道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大尺寸混凝土道面的意义及优点,分析了施工中需要逐一解决的问题,并就施工中的支模、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振捣、作面、养护、拆模、切缝、灌封等工序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半解析有限元原理和MATLAB软件,开发了水泥路面荷载响应分析程序CP-SAFEM(cementpavement semi-analytical finite element method)。将CP-SAFEM应用到具体工况中,与现行规范和ABAQUS进行了荷载应力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单层板路面,CP-SAFEM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误差不超过1%;对于双层板路面,CP-SAFEM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误差约为6%; CP-SAFEM与ABAQUS各项力学响应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5%;当横断面采用相同的网格划分时,CP-SAFEM的计算时间为ABAQUS的1/6;以弯拉应力作为力学指标确定了水泥路面的临界荷位。各项研究表明CP-SAFEM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冲击荷载作用下橡胶混凝土道面的应变响应,基于光纤光栅应变计和重型落锤式弯沉仪(heavy weight deflectometer, HWD),设计了一种道面冲击应变响应的测试方法。通过该方法,对比分析了冲击荷载下橡胶混凝土道面与普通混凝土道面的应变响应差异,并通过监测不同尺寸的橡胶混凝土道面,研究道面板尺寸对应变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混凝土道面,橡胶颗粒的加入改变了冲击荷载下道面的应变响应分布,使混凝土道面板中的水平应变均减小,而板边、板角的水平纵向应变增加;并且随着板长增加,橡胶混凝土道面板中、板边、板角处最不利应变响应方向的应变逐渐增加,其中板角处纵向应变增加最快,即道面板长增加将使橡胶混凝土道面冲击荷载下的最不利位置和方向从板边横向转移至板角纵向,因此在大尺寸橡胶混凝土道面设计与建造中,板角应变也应被考虑。 相似文献
11.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角隅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我国刚性、半刚性基层上水泥混凝土路面角隅断裂多发的状况,采用弹性地基上不等平面尺寸双层结构模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面层角隅在单个矩形荷载作用下,讨论了半空间地基和文克勒(Winkler)地基路面结构应力、弯沉的异同,给出了按应力和弯沉等效时地基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分析了基层超宽对面层和基层自身应力的影响,得到了基层超宽系数的近似回归式;探讨了面层角隅受荷和温度梯度共同作用下面层应力采用叠加方法和耦合方法计算的差异;初步给出了板底脱空(层间接触刚度弱化)、邻板接缝传荷对路面结构应力、弯沉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移动荷载作用下各向异性层状地基上柔性路面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半解析解法。基于土-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了柔性路面-层状地基的动力耦合模型。对近场道路结构建立波数域有限元模型,基于精细积分及谱元法原理建立远场地基的谱元模型,利用子结构法来确定近-远场耦合界面处的边界条件,进而实现近场和远场结构的耦合,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获得柔性路面在时空域的动力响应解答。该文方法既可以考虑道路结构的几何特性,也可以计入地基层状分布及各向异性特性的影响。近场有限域模型尺寸不会受到地基层数及层厚的影响,数值求解稳定。通过与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了道路-地基耦合模型与以往整体层状道路模型所得动力响应的差异,并讨论了道路结构层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了探究环氧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这种机场道面修建技术,分析复合道面结构参数对荷载应力的影响,利用ANSYS建立了机场复合道面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荷载为SU-27飞机荷载,选取了环氧沥青加铺层顶面荷载应力、底面对应接缝处应力、底面对应接缝处弯沉值以及旧道面板最大拉应力为考察指标,分别计算了各结构参数对荷载应力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设计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对荷载应力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加铺层厚度、加铺层模量、基础模量与考察指标都显著相关,应作为机场环氧沥青加铺层设计的主要分析指标,因此,在设计环氧沥青加铺层时要选取合理的加铺厚度,并对基础进行必要的检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18.
为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设传力杆带来的综合效应,对某高速公路路面缩缝加设传力杆,并修筑了不同方案的试验路,测试表明:未加设传力杆缩缝的传荷系数为0.2~0.4,加设后提高到0.7~1.0,传荷能力提高了2倍~5倍;直接受荷板的平均挠度值从0.587mm降到0.331mm,减少约1.8倍。通过ANSYS有限元建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缩缝加设传力杆的三维模型,分别对已断板和未断板的5种缩缝设计方案进行的模拟对比,研究表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缩缝断面加设8根传力杆,直径28mm,间距26cm是比较经济合理的,缩缝加设传力杆将会产生很大效益,为确定经济、合理的改造设计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