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塑性应变比(r值)是评价金属材料成形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ISO 10113:2020标准规定:采用全自动方法测试时,应在试样平行长度部分至少均匀测试3处宽度.根据ISO 10113:2020标准的要求,采用视频引伸计同时测试了试样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实时应变.结果表明:视频引伸计采用非接触式测试,避免了与试样接触产生的人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ASTM E18和GB/T 230.1-2009中关于洛氏硬度值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对这两种不同标准中关于硬度计的检定方式、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选取、不确定度计算方法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同时提出一种针对间接检定、较为实用、合理的洛氏硬度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150kg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值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并通过实际测量,计算出150kg电子秤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从试验方法上对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并对试样尺寸测量和引伸计等方面引起不确定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和计算.在评定合成不确定度时,应根据塑性应变比r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的灵敏系数;当输入量明显相关时,计算公式中应考虑相关系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E2等级砝码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砝码测量值输入分量对不确定度的贡献大小,探讨了测量不确定度在量值传递中被检砝码和配套衡量仪器的计量特性评价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判断E2等级砝码作为量传F1等级砝码的计量标准主标准器时,测量不确定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配套衡量仪器引入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远远小于E2等级相应标称值砝码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九分之一,配套衡量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可以包含在测量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BIPM,IEC,IFCC,ISO,IUPAC,IUPAP,OIML七个国际组织于1993年制定并于1995年修订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GuidetotheExpressionofUncertaintyinMeasarement)”,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表达方法作一介绍。1.常用术语与定义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ofmeasarement):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uncertainty):用标准偏差估计值表示的不确定度。A类标准不确定度(typeAstandarduncertainty)或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计算方法(typeAevaluationofstandard…  相似文献   

7.
岳书元 《工业计量》1999,9(1):7-7,9
不确定度是一个不常用的计量术语,ISO9001标准及ISO10012-1标准要求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要已知,同时技术监督部门要求企业计量检测、检定(校准)作业中要给出不确定度。我们在贯彻ISO10012-1标准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活动中,虽贯彻了这些要求,并按辽宁省技术监督局编写的培训资料《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度表达》一书中的方法进行计算后出具在检定(校准)记录及证书上。由于不确定度在企业中应用尚在起步阶段,目前仍有相当数量检定(校准)人员对不确定度的作用还不大清楚,也就是仅看到增加了繁琐计算未看到应用价值,以至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显水分测定仪的测量值的不确度分析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衡量过程的标准不确定度、标准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天平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水分测量过程的标准不确定度、NaCl溶液配比的不确定度分量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仪器化纳米压痕试验方法是研究纳米级金属涂层硬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国内外相关机构均对仪器化纳米压痕试验进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该文分别从标准适用范围、试验方法、标准块的标定、仪器的校准与检验以及试验结果不确定度影响因素5个方面对ISO 14577——2015、ASTM E2546-15以及GB/T 22458——2008 3个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ISO 14577——2015的适用范围广,对于仪器校准和检验的准确度要求高。GB/T 22458——2008针对于微纳米范围内的试验,对试验环境、试样及其测试面、试验操作的要求更加精确和细致。ASTM E2546-15对试验方法和仪器检验与校准的规定相对简略,但对影响试验结果不确定度因素的要求非常详细,且通过实例给出具体操作步骤,易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白雪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34(2):37-38,40
根据JJG517-1998出租车计价器检定规程和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对出租汽车计价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并就B类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叶德培 《中国计量》2013,(11):49-53,64
二、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一个测量模型中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通过不确定度传播律计算获得的输出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计算影响精密压力表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分量,并进行有效合成,最后计算出精密压力表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并给出使用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建立评定不确定度的测量模型,通过分析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列出影响测量值的不确定度的A类与B类分量,确定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和自由度,分析所有不确定度分量的相关性并确定各相关系数,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最后得出扩展不确定度和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在校准指针式直流电压表时,表征赋予测量值的波动范围的不确定性,在计量机构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实验室测量校准中应用广泛,为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12Cr1MoV钢板进行了不同试验温度下的断裂韧度测试,再按照3个标准分别计算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按照ASTM E1820—2020b和GB/T 21143—2014标准计算得到的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较小,而按照ISO 12135:2021标准计算得到的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较大。当材料的断裂韧性计算结果在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最小允许值附近时,计算依据的标准不同,会导致判定结论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热迟滞性对工业铂电阻温度计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选取了8支高精度铂电阻温度计进行实验。在-50~150℃内,选择3个温度区间,采用两种标准方法(IEC 60751,ASTM E644)测量水三相点(0.01℃)和所选温度范围内的中间点的迟滞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4支薄膜铂电阻温度计在两种标准方法测量下,随着温度区间跨度增大,热迟滞性影响增大,IEC 60751标准方法测量的热迟滞性最大值为14.2mK,ASTM E644标准方法测量的热迟滞性最大值为20.5mK;选取4支铂丝铂电阻温度计在温度范围为-50~150℃测量时,IEC 60751和ASTM E644标准方法测量的热迟滞性数据最大值分别为1.1mK和0.9mK;铂丝铂电阻温度计热迟滞性明显小于薄膜铂电阻温度计。  相似文献   

16.
对铝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并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重复性、测量器具、人员、试验设备和数值修约。计算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95%置信概率下的包含因子2,得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7.
电子计价秤比对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概述、测量方法、测量模型、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扩展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水平尺分度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合理,基于用水平尺校准规范中的数学模型,对其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列出了方差、灵敏系数及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从而给出了水平尺分度值误差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ASTM E837标准中钻孔应变法测量薄板工件残余应力计算精度低、计算过程复杂的现状,引入弹性力学应变传递矩阵,根据应力叠加原理推导出残余应力与测量应变关系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实验研究采用应变传递矩阵计算残余应力的精度。结果表明:与标定值相比,采用传递矩阵计算的残余应力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小于2%,采用ASTM E837标准中校准系数计算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为5%左右,采用传递矩阵计算残余应力的精度较高。计算残余应力的传递矩阵解析表达式具有严谨的力学理论推导,包含应变花几何尺寸、钻孔直径、泊松比等参数,具有较高的通用性,避免ASTM E837标准中校准系数的有限元标定,简化测量过程,提高残余应力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镁合金中Zn元素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并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重复性、标准样品和工作曲线回归。计算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95%置信概率下的包含因子2,得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工作曲线回归引起的不确定度对总不确定度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