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土壤源VRF空调系统实验台,对冬季制热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单位面积小时功耗、机组性能系数、系统性能系数随部分负荷率(PLR)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冬季制热工况下部分负荷率主要集中在40%~70%范围内,单位面积小时功耗随部分负荷率呈下凹曲线分布,机组性能系数和系统性能系数随部分负荷率变化存在呈上凸趋势的性能域。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制冷剂充注量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对一台充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试验机组进行不同充注量的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充注量与制热量、耗功、吸排气温度、压缩比和COP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冷剂充注量从1.95 kg增加到2.5 kg时,制热量和耗功分别增加3.41%和3.03%,COP几乎相同;充注量对压缩机的吸、排气温度和压缩比的影响很明显;为了保证机组运行的稳定安全性,最佳充注量应为2.3 kg。  相似文献   

3.
多联机具有较好的部分负荷调节性能,适宜用于"部分空间、部分时间"的空调与供暖场合。为研究其超低负荷下的机组性能,本文针对1套办公建筑中使用的多联机进行制热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其过渡季节超低负荷下的制热性能。当机组以5%负荷率制热运行时,约有55%的制冷剂流量用于保证可靠回油而不产生制热量,稳定状态下小时制热能效比低于2 kW·h/(kW·h),运行功率输出比为15%左右。当功率输出比保持不变、全部制冷剂用于制热循环时,小时平均制热COP理论计算结果在3.2 kW·h/(kW·h)以上。为保证多联机在超低负荷下的制热性能,建议机组的选型和室内机的配置应保证机组最低运行负荷率大于10%。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省东营市某办公建筑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冬季运行工况进行测试,分析地源侧供水温度及制热性能系数随负荷率的变化情况,得到系统性能系数COP为3.0,机组COP为4.1。测试数据表明,该工程地温恢复状况良好,未出现"热堆积"现象,系统运行工况稳定。  相似文献   

5.
中针对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部分负荷能耗效能的评价参数指标IPLV的标定计算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针对多联式空调系统有别于单台冷水机组运行特性和能效的特性,决定TIPLV的标定计算忽略了室内机作为机组系统的一部分而对系统负荷率及能效变化所构成的影响.提出多联式空调系统IPLV的计算公式理应在综合分析研究机组运行工况、系统开机率、室内机负荷均匀度、部分负荷率及对应负荷率下机组的能效比这些影响因素而综合定义给出.  相似文献   

6.
在确保空气源热泵机组中涡旋压缩机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对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受运行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涡旋压缩机、油分离器的运行机理进行了介绍,以实现对实验结果的机理解释。结果显示:在测试范围内,压缩机油槽内相对油位在0.65以上,完全满足压缩机润滑要求,且相对油位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冷凝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由于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对压缩机功耗影响较小,因此,实验变量对设备制冷量、制热量的影响效果与其对能效比(EER)、性能系数(COP)的影响效果相近,即设备制冷量、制热量、EER、COP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冷凝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制热工况下,进水温度、室内环温对设备性能的影响机制与冷凝温度的相近,均通过增加压缩机容积效率来强化设备性能,即设备制热量、COP同样随进水温度、室内环温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对名义制冷量为800 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在不同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负荷率条件下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机组COP直线上升;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机组COP直线下降;随着负荷率从100%下降到60%,机组COP基本保持不变,但负荷率低于60%后,机组COP呈现快速减小的趋势。以上研究数据为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了预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运行性能,提高系统稳定性和降低能耗,建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仿真模型,在焓差实验室对一台水箱容积为150L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样机进行变工况实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研究蒸发器入口空气流速及制冷剂质量流量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制热量和COP都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系统制热量随蒸发器入口空气流速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在达到某值后,系统制热量变化趋于稳定;系统COP随制冷剂质量流量的不断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制冷剂质量流量存在最佳值使得热泵性能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9.
动力电池热管理对电池的运行效率、寿命、可靠性至关重要。基于客户要求设计一款额定制冷量及制热量分别约为7 kW和12 kW的热管理机组,并对其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制冷量及COP随进水温度、进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压缩机转速为4 000 r/min时,制冷量最高可达9. 5 kW,COP最大可达2. 5;当环境温度在30℃以下时,COP随压缩机转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环境温度在30℃以上时,COP随压缩机转速的增大而减小;系统的平均降温速率约为2℃/min;当PTC的设定功率大于6 kW时,PTC的实际功率与设定功率的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0.
对于采用环保工质 R410A 的小型船用空调机组,进行变进水温度的制冷实验。通过实验测试,得到机组制冷量、制热量、输入功率、COP、吸排气压力、吸排气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等特性参数随进水温度的变化规律。由此,可根据中国近海水温分布的特点,对机组在不同季节的运行特性和能耗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中热泵的启停过程不仅会影响系统供热性能,还会影响冷柜性能.本文实验研究了在单独运行及联合运行工况下考虑空气源热泵的启停过程的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的性能,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的启停次数对热泵系统和冷柜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热泵单独运行工况,空气源热泵-冷柜一体机中热泵制热量的衰减开始时间延...  相似文献   

12.
部分负荷下冷水机组运行方案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水机组系统在部分负荷运行时,可选择调节冷水机组台数或每台冷水机组的运行功率来应对负荷的变化,但不同运行方案有不同的能耗。以某厂螺杆式冷水机组为例,测试不同负荷下冷水机组的性能参数,分析其总COP值,与现行运行方案下的冷水机组能耗相比,得到机组运行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新运行方案,相对原运行方案可分别节能12%和23%。  相似文献   

13.
Hybrid-power gas engine heat pump (HPGHP) combines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with gas engine heat pump, which can keep the gas engine working in the economical zone. In this paper, a steady-state model of the HPGHP in heating condi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optimal torque curve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distribute power between the gas engine and battery pack. The main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the HPGHP system are simulated on Matlab/Simulink and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such as operating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fuel-consumed rate, etc. Heating capacity and COP of the heating pump system are validated under different ambient temperatures and water flow rates.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s acceptable agreement, the maximum difference is respectively 8.9%, 5.9%, 9.5% and 8.2% for engine torque, motor torque, reclaimed heat and fuel-consumed rate.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HPGHP has the lowest fuel-consumed rate of 283 g (kWh)−1 at engine speed of 3000 rpm; the PER of HPGHP system is about 15.9% and 11.4% higher than the GHP under the same load in Mode C and D.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抽汽供热机组的特点,研究分析了机组电与热负荷优化分配问题。以提高机组经济性为原则,通过将供热机组的耗差分析结果引入热、电负荷分配系统中对实验热耗进行修正,以解决机组的实际热耗获得问题,然后采用非线性规划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进行供热机组间的热、电负荷分配,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经济运行的潜力,真正实现节能增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2016—2017年供暖季,对北京某教学楼A、B两区域的空气源热泵地板供暖系统进行了现场实验,其中A区系统安装了室温控制和水力平衡装置,系统运行方式分为出水温度为35℃正常供暖的阶段1和20℃寒假防冻保护的阶段2。通过对室内外温度、系统供回水温度及流量和耗电量长达67 d的监测,对比分析了两系统在寒冷地区的运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阶段1期间,A区不但能够保证室内房间温度更适宜,供热量也明显低于B区,耗电量实现24.4%的节能效果。此外,控制装置不会影响A区机组性能,A、B区的COP分别达到3.56和3.54,并且机组实际的运行性能与性能曲线接近。而阶段2期间,温控器设置未更改,A区节能率略有下降,达到16.3%,建议温控器匹配机组出水温度进行设置实现进一步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空调系统采用一机对一泵原则时,在部分负荷下,可通过调节冷水机组和泵的运行台数来应对负荷的变化,但不同的运行方案下的能耗不一样。结合工程实例,对螺杆冷水机在部分负荷下的COP值进行分析,确定冷水机组运行方案,进而确定冷冻水泵运行方案。通过对不同运行方案下的耗电量进行比较,得出了最优化的运行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新的运行方案要比原运行方案节约7.3%的电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性能恶化点作为除霜的开始时刻,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性能最优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采用四种不同的除霜方案对一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除霜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针对不同的结霜工况条件,测量了翅片表面霜层厚度及机组输入功率、制热量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空气源热泵在整个结霜/除霜循环中的总耗功、总制热量以及平均COP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源热泵机组选择以性能恶化点作为除霜开始时刻时,系统在整个结霜/除霜循环中的平均COP达到最大,即验证该除霜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能够用于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最佳除霜开始时刻控制。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新型变浓度容量调节热泵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理论建模与实验研究,两者的对比研究得到相同的趋势,制热量和COP、功率均随着高压组分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变浓度容量调节热泵装置可以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循环工质的组分浓度,进而实现对系统容量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