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X射线血管造影和血管内超声各自显示血管形态的局限以及互补性问题,提出将两种数据进行融合,准确重建血管的方法。首先从在超声导管回撤路径起点拍摄的两个角度的造影图像对中提取出导管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采用基于snake模型的半自动方法从各帧超声图像中提取出血管壁的内外膜边缘。最后,在Frenet-Serret标架中确定各相邻帧超声图像间的相对方位后,利用非迭代的统计优化方法确定各帧超声图像沿导管轴向的绝对方位,完成两种数据的融合。采用临床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误差和计算成本。 相似文献
2.
3.
血管管道的三维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血管管道的三维重建进行了讨论.根据题目所给信息,首先读取100张血管切面图,把它们转换成数据矩阵,然后分三步进行处理:第一步,通过搜索切面最大内切圆求出管道的半径,提出两种方案,分别是切线法和最大覆盖法;第二步,轨迹的搜索,本文提出了三种方法,分别为网格法、蒙特卡罗法和非线性规划法;第三步,中轴线在三平面上投影的精确定位,分别用最小二乘和分段最小二乘进行了曲线的拟合.最后又对三维重建的血管管道进行了检验和误差分析.利用以上算法较好地进行了管道的重建,从而得出所求半径为29.529,中轴线上100点的坐标见表1,其在XY,YZ和XZ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为图8到图15. 相似文献
4.
血管切片的三维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血管的三维重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证明了以下的定理.定理设C(i)是中轴线和平面Z=i的交点,那么存在以C(i)为中点且端点P1(i),P2(i)在ω(i)上的线段,并且在P1(i),P2(i)处ω(i)的切线相互平行.根据定理,我们找到利用求截面图象边界曲线的平行切线方法找到中轴线和100个截面的交点及管道的直径59.1238pixel.并用这100个交点的数据拟合出中轴线的方程:x(t)=-0.207806-0.610303t+0.206455t2-0.0144935t3+0.000517774t4-8.394241977754047×10-6t5+6.133353112035975×10-8t6-1.6673218267444805×10-10t7y(t)=158.211+1.86595t-0.266798t2+0.0141407t3-0.000325412t4+3.043275597680807×10-6t5-9.899171274615063×10-9t6z(t)=t然后我们用中轴线的方程重建了三维血管,并求出了重建血管在40个平面上的截面ω′(i)(30≤i≤69),并与原始截面ω(i)(30≤i≤69)进行比较,截面平均符合率高达96.8024%. 相似文献
5.
针对等径角挤压(ECAP)工艺和挤扭(TE)工艺中,材料变形不均匀,1道次变形获得的应变量不够大的缺点,将2种工艺有机结合,提出了等径角挤扭(ECAPT)工艺。利用UG和DEFORM-3D软件进行几何造型和有限元模拟,研究变形过程、应力应变分布和载荷变化,并用纯铝进行2道次ECAPT实验,测量试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ECAPT使组织产生更大的应变量,随着行程的增加,载荷增大,在TE通道平稳阶段达最大值,试样头部挤出TE通道后载荷降低;材料的宏观形貌同模拟结果一致,显微组织发生了明显细化,其中第1道次z面和第2道次y面细化效果明显;力学性能得以较大提高,屈服强度由43.31MPa提升至52.19MPa,抗拉强度由71.30MPa提升至130.38MPa。 相似文献
6.
7.
8.
9.
等径角挤压(ECAP)技术以纯剪切的形式在不改变横截面形状的条件下对材料引入大剪切应变,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大塑性变形技术。对于ECAP的研究通常集中在晶粒细化方面,然而近年来ECAP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已逐渐增多,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概述了ECAP的工艺原理,详细介绍了ECAP技术在金属粉末固结和碎屑回收方面的研究现状,着重探讨了国内外学者对此项技术的研究热点和不同改进方案,最后基于ECAP技术的局限性对利用该技术实现金属粉末固结和碎屑回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简称ECAP)制备超细晶材料的研究内容、原理、工艺参数、显微组织演化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介绍了研究等径角挤压工艺的有限元模拟软件,并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对等径角挤压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今后研究仍需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够准确判别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缺陷的性质和可能对发动机造成的危害,需要从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在传统的缺陷分析中,主要是通过观察CT的二维切片序列图像以及对二维图像的主观分析去发现缺陷体.为了对缺陷体进行更为准确、立体地分析,提出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业CT三维体数据进行处理.首先,通过结合形态学和Otsu阈值分割方法对缺陷进行分割和提取;然后,重构出缺陷体三维体数据;最后,对体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准确地分割和提取固体火箭发动机三维CT图像缺陷,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Web3D引擎中三维图形对象拾取的算法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Web3D引擎开发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和虚拟现实系统均需在Web浏览器上运行,需要其能快速下载和运行,因而要求尽可能提高Web3D引擎包括拾取功能在内的计算效率。在算法上提出了射线的分层次求交,先采用包围盒算法来实现对选择对象的快速拾取;为优化拾取的精度,再用三角形算法来实现准确拾取。在提出算法的基础上,用JAVA语言实现了在开源Web3D引擎上对所选图形对象拾取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机器人视觉对便携式三维扫描系统的大景深要求,利用Scheimpflug条件对CCD平面进行偏转,成功地将扫描系统的景深从30mm提高到了100mm以上;并根据CCD偏转后的摄像机模型,在理论上完整地推导了便携式集成三维扫描系统的物像关系方程。针对景深扩大后带来的测量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系统全景深范围进行分段校准的新方法,提高了测量精度与系统分辨率。三维重建时,根据被扫描物体所对应的图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不同位置分别调用不同的标定参数将二维图像坐标转变为物体的空间坐标,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6mm。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