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高纯氪及高纯氙中的四氟化碳、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方法。采用选择性离子监测(SIM)模式,以m/z 69作为四氟化碳、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定量离子,在0.1~50μmol/mol的浓度线性范围内,待测物体积分数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四氟化碳、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检出限均低于0.01μmol/mol。方法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2.
在聚乙烯生产中,要求乙烯纯度为99.9%。乙烯中含有无机组分(H2、O2、CO、CO2)和低沸点的碳氢化食物(甲烷、乙烷、丙烷、丙烯、乙炔)。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六氟化硫中的四氟化碳、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方法。采用选择性离子监测(SIM)模式,分别以m/z 69、m/z 119和m/z 69作为四氟化碳、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定量离子,在0.1~50μmol/mol的浓度线性范围内,待测物体积分数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四氟化碳、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检出限均低于0.01μmol/mol。方法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解决了八氟丙烷响应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高纯四氟化碳气体中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方法。采用选择性离子监测(SIM)模式,分别以m/z119和m/z169作为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定量离子,在(0.1~50)×10~(-6 )V/V的浓度线性范围内,待测物体积分数与响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检出限均低于0.01×10~(-6 ) V/V。该方法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适用于高纯四氟化碳中六氟乙烷和八氟丙烷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特种气体贮运、应用、安全与特性──四氟甲烷、氟仿、六氟乙烷、八氟丙烷、三氟化氮杜贡生,梁国仑(天津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七)77信箱300180)(化工部光明化工研究所大连481信箱116031)四氟甲烷化学名:四氟甲烷(tetrafluorom...  相似文献   

6.
螺旋折流板管壳式冷凝器在液化天然气工厂中应用广泛,了解乙烷/丙烷混合制冷剂在管壳式冷凝器壳侧的冷凝换热特性有助于优化换热器设计。本文对乙烷/丙烷混合制冷剂在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壳侧的冷凝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壳侧换热系数随干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0.8~0.9附近达到峰值;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新开发的换热关联式对乙烷/丙烷混合制冷剂在螺旋折流板管壳式冷凝器流动冷凝换热系数预测偏差在25%以内。  相似文献   

7.
依据国标GB/T12474-90,对7组二元混合物的燃烧极限进行了实验测量,分别是丙烷/三氟碘甲烷、丙烷/四氟甲烷、1,1-二氟乙烷/四氟甲烷、甲烷/六氟乙烷、1,1-二氟乙烷/三氟碘甲烷、乙烷/三氟碘甲烷和甲烷/三氟碘甲烷。所有测量都在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低于0.27 mol%。通过对已经修正过的Le Chatelier的预测模型进一步的修改和开发,并用新的模型预测了全卤代烃对可燃的混合物制冷剂燃烧极限的抑制性。通过分析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发现改进后的公式能够很好地拟合经过全卤代烃稀释后的可燃制冷剂的燃烧极限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LNG绕管式换热器壳侧的两相流动压降特性,本文开展了乙烷/丙烷二元混合工质两相流体在壳侧的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其中,乙烷与丙烷摩尔配比包括0∶100、10∶90、30∶70与60∶40,干度工况范围是0.2~1.0,质流密度工况范围是(40~80)kg/(m~2×s)。实验结果表明:壳侧摩擦压降随质流密度和干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增长梯度随干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干度小于0.4的工况下,壳侧摩擦压降随乙烷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在干度大于0.6的工况下,壳侧摩擦压降随乙烷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根据丙烷原料特点,采用吸附、催化加氢和精馏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纯度≥99.995%的高纯丙烷,满足了微电子工业对高纯丙烷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发明叙述适于各种照相乳剂的惰性明胶制备方法。本方法为将非饱和活性化合物加入明胶中硫化物的氢硫基团中,经作用后生成与照相上性能无害惰性的芳基或烷基硫化物。用于本发明中与氢硫基团起化合反应的非饱和化合物分类举例如下: 1.正芳基或正烷基马来酰亚胺,其中劳基类为苯基、甲苯基或萘基,烷基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癸烷基等。 2.属于一般化学式的乙烯酯类: H_2C=CH—G 其中R为烷基如甲烷、乙烷、丙烷、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