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晨  李佳霖  张亚林  王昕 《制冷学报》2020,41(2):136-143
本文对某一下送下回的实际大空间建筑建立了求解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的多节点模型,对该建筑进行了5个不同送风量(1.5×10^4~2.5×10^4 m^3/h)和室外气象参数(28~34℃)的热环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各工况下垂直空气温度分布各温度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6%、7%、14%、-6%和15%,各工况标准方差平均值为2.05℃。同时,本文利用所建多节点模型对大空间建筑下送风分层空调热环境受空调送风量、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影响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绘制了随室内外环境参数变化来调节空调送风量的曲线图。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一实际运行的下送风分层空调大空间建筑,引入谐波法求解具有蓄热特性的围护结构内壁面温度,利用不稳定实验结果考虑室内空气蓄热,并结合室内散湿特点,建立了夏季非稳态全热6区Block-Gebhart (B-G)模型。通过现场热环境在8个工况下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地以上的1~4区,空气温度和壁面温度的理论预测值与实验值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4~1.12℃和0.63~1.96℃,室内空气焓值为1.85~1.96 kJ/kg;接近屋顶的5区、6区空气温度、壁面温度、空气焓值误差较大,并低于实验结果;说明采用谐波法以及实验结果解析大空间热环境不稳态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实验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带有柱状下送风系统的大空间建筑中,由气流换热和温差导热组成的对流转移热的计算方法.在缩尺模型实验室中,研究了三种不同排风比的热环境和负荷特性,根据实验得到的中心线垂直温度分布和空调冷负荷验证了CFD模拟结果,并基于相似理论,将缩尺数值模型拓展至全尺寸工况模拟.结果表明:在...  相似文献   

4.
对某大空间建筑夏季分层空调时室内空气和建筑内表面温度在空调启、停前后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1.3m、5m、8m高度空气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空调启、停前后其温度波动曲线,以及空调开启后垂直温度的变化、南北外墙附近垂直温度的差异;通过对比不同高度内壁面温度及相应高度室内空气温度,对壁面温度波动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影响室内空气温度稳定时间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鹏  梁丹  张文婷 《安装》2023,(8):73-76
大空间教室人员密集,室内空气环境往往不佳,因此通过室内环境模拟设计优化,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实验正交法,对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运行下影响大空间教室空气品质和气流组织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在室内冷梁空调系统运行时,通过室内温湿度分布和舒适性进行评价得出,不同送风速度下,室内环境风速均低于0.3m/s,满足人体需要;送风速度在5m/s,送风角度为0°时,室内人体感觉舒适性最佳。在各送风参数状态运行下,室内温度范围为23~30.5℃,PMV值为-0.75~1.5,PPD值范围为-10%~25%,说明冷梁在大教室空间,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具有冷却壁面的下送风系统中室内空气的温度变化进行实验研究,分析讨论了在一定热源强度和送风条件下,因冷却壁面导致的下降流的空气温度场和气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冷却壁面温度越低,下降流越剧烈,产生的范围就越大;由于下降流破坏了室内气流组织,从而导致空气质量的恶化。  相似文献   

7.
以轨道交通控制中心数据机房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数据机房的空调负荷特征,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Airpak,建立机房的CFD模型,针对低、中、高三种空调负荷强度下,给出采用下送上回、冷通道下送上回、侧送侧回和上送上回四种不同空调送风形式时,机房内的气流组织分布特性、温度场和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不同送风形式的适用性,用于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配置有冷却顶板与混合通风的人工环境室中设置电热膜模拟外围护结构传热,在冷负荷分别为83 W/m~2及111 W/m~2条件下,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典型辐射空调房间室内空气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当冷却顶板表面温度变化范围为15~23℃及送风温度为22℃时,室内垂直方向1.7 m以下空气温度及速度分布较均匀,而1.7 m以上呈显著变化,CO_2浓度在工作区附近的CO_2浓度较高,而在顶板及地板附近浓度较低。平均垂直空气温差、紊流强度及除污效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0.2℃、32%~38%及0.62~0.86。因此,冷却顶板表面温度的变化对室内平均垂直空气温差、紊流强度影响较小,而对除污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备受国内外工程设计和研究者的关注。在此通过实验研究了顶棚辐射供冷房间在冷吊顶辐射作用下,室内空气温度、房间壁面温度、人体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体与环境的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辐射供冷系统开启后约60min内,辐射板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有显著变化,人体服装外表面温度变化比较缓慢,人体和环境的对流及辐射换热量逐步增大,系统开启60min后,上述各项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大空间建筑空调稀释型送风方式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CFD模拟大空间建筑室内空气流动的必要性;对采用稀释型送风方式的大空间建筑空调室内空气流动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释型(上送)方式的分层空调在大空间建筑空调中是较好的送风方式.  相似文献   

11.
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是一种新型的分散式高大空间空调末端,可有效改善冬季室内温度分层现象。以武汉市某火车站候车厅为例,采用CFD模拟方法对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的不同送风角度和送风口尺寸下的冬季候车厅温度分布进行模拟,并与采用分层空调系统时的温度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该末端系统可减小33.3%的垂直温度差,进而减小21.3%的热负荷。本研究结果将为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DeST和DOE-2两种软件模拟分析重庆地区某商场建筑的负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商场建筑冷负荷主要由新风潜热冷负荷和室内显热冷负荷2部分构成,影响商场建筑冷负荷指标的关键因素为其内热源强度、室内空调设计温度和换气次数,为商场建筑的节能工作指定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大型综合室内亲子乐园属于高大空间,设有游乐设施和游戏的特殊性使得对空间的舒适性要求一致,但是送风气流遇阻严重,室内存在较多气流死角,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儿童健康。因此其空调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温度、风速的空间均匀度,还要考虑各点的空气龄和PMV-PPD指标。以天津某亲子乐园为研究对象,利用scSTREAM软件对适用于该房间的辐射供冷加新风、置换通风、混合通风三种空调方式的送风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从流场的均匀性、人员的热舒适性等方面对模拟结果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辐射供冷加新风方式的空间均匀性和PMV指标最佳,混合通风方式的空气龄最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州地铁某车站设备区的研究,分析全年逐时空调负荷计算和空调机组运行负荷的动态变化状况,得出地铁车站设备区空调实际负荷特性及机组冷冻水进、出水温差、设备区室内温度、室内焓值等各项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以此对地铁车站设备区通风空调负荷的常用工程设计及运行模式进行评估,对地铁设备区通风空调系统提出优化建议、改进措施以及可行和节能的系统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空调房间热环境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相结合空调房间的辐射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室内的热湿分布;在室内冷负荷最大时,模拟等温和非等温送风情况下不同的地板表面温度所形成的速度场、温度场和相对湿度场;运用PMV-PPD热舒适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了人体在基本满足热舒适情况下的空调系统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Most of the modern air-conditioned buildings have a low fresh air supply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results in a poor indoor air quality (IAQ) and a 30–200% higher sick building syndrome than that of a naturally ventilated building. Alternatively, energy-efficient and eco-friendly earth air tunnel system (EATS) provides a good IAQ because of the sufficient fresh air suppl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and IAQ characteristics of a sparsely occupied building supported with an EATS. The building was monitored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fine and coarse particulate matter (PM), carbon dioxide (CO2) and carbon monoxide (CO),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relative humidity (RH)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2012. The average PM10, PM2.5 and PM1 concentrations were 6.77, 6.11 and 3.17 μg/m3 respectively when the EATS was operated. These are marginally higher compared to that when the EATS was not operated. The average indoor CO2 level, air temperature and RH were 418 ppm, 26.5 °C and 58.2% respectively when the EATS was operated. The diurnal indoor CO2 trend relates well with photosynthetic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 and around the building. The CO2 and PM concentrations correlate well with indoor air temperature and RH with a time lag.  相似文献   

17.
针对辐射板空调系统用于高热、高湿地区夏季供冷时辐射板表面结露的问题,提出基于热、湿负荷分开处理的液体除湿辐射空调系统;该系统采用LiCl溶液作为除湿剂,除湿干空气承担空调房间的湿负荷;对除湿后的干空气直接蒸发冷却,使空调回水降温,负担空调房间的热负荷;该系统具有辐射空调节能、舒适的优点,避免了表面结露的问题,同时不需要另外添加冷水机组,节约系统初投资,此外还考虑了能量回收和太阳能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