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材料工程》2007,(12):66
纳米颗粒的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对其微观结构已经了如指掌。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揭开了科研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金纳米颗粒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
在干法室温条件下,以锌粉为原材料,通过滚压振动研磨法制备锌纳米颗粒,经过表征发现研磨11h后的锌纳米颗粒,分散性好,粒度均匀。将该锌纳米颗粒应用到制氢过程中,以氩气为载气携带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与预热的锌纳米颗粒接触,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化锌纳米结构。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可知,氢气的生成速率最高可达184mL/min。利用能量发射谱图和透射电镜检测可知,固体产物为棒状和块状混合的氧化锌纳米结构,在可见光区有着优异的吸光特性,尤其在波长大于400nm的范围内,吸收因子明显高于商业纳米氢化锌和锌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3.
粉体颗粒微观结构的透射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粉体颗粒透射电镜薄膜的制备方法,选取几种粉体颗粒的薄膜对粉体颗粒的微观结构进行透射电镜研究。  相似文献   

4.
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志勇  郝斌  崔华  周香林  张济山 《材料导报》2006,20(Z2):206-208,218
介绍了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和评述了国内外几种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分析了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指出了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用离子束溅射法制备了具有反常光吸收特性的纳米颗粒Cu/SiO2复合薄膜,获得了在离子束参数一定时,基片温度、膜料的沉积时间和镀膜后的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这种薄膜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纳米颗粒Cu/SiO2复合薄膜的反常光吸收特性作了计算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行研制的实验装置,通过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制备了碳包裹镍核-壳结构纳米复合颗粒,并采用酸洗和磁选的方法对初产物进行了纯化.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谱仪(XED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形貌、微观结构和粒度等特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纳米α-FeOOH颗粒的形态和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硫酸法钛白的副产物绿矾为原料,采用滴加法制备纳米铁黄(α-FeOOH)颗粒。研究了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通氧速率、搅拌速率和添加剂等对铁黄颗粒形态结构的影响,采用XRD、TEM等分析手段对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调节体系pH值能控制铁黄晶型结构和色相;改变通氧速率、搅拌速率、添加剂种类以及反应温度等可以调节纳米α-FeOOH的大小和分散性。  相似文献   

8.
以乙炔(C2H2)为碳源,铁为催化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碳纳米带.采用场发射SEM、TEM、激光Raman光谱等先进分析手段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碳纳米带是一种准二维材料,厚度约30nm,宽度在几百纳米,长度在100μm量级.碳纳米带的碳层沿着与其生长轴方向一致的(002)晶向排列,碳层的边缘都弯曲折叠成封闭结构.碳纳米带中碳层的排列不很平直,其中存在大量的层错.由此认为碳纳米带可用于能源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纳米铜颗粒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及其减摩润滑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端面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了表面修饰纳米铜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EDS和纳米压痕仪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形貌、元素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铜颗粒能够显著改善石油基础油650SN的抗磨减摩性能,降低摩擦表面温度.这主要是由于纳米铜颗粒在摩擦过程中在摩擦表面熔化、润湿摩擦副基体并最终铺展形成一层软的铜保护膜,从而显著降低了摩擦和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溅射-气体-聚集(SGA)形成团簇的原理,提出了蒸发-气体-聚集(EGA)共沉积方法,并在方华膜载网上成功地制备了Fe-Cu纳米磁性包理团簇样品。TEM/ED分析表明,样品中Fe团簇被Cu原子所包裹,形成了以Fe团簇为芯,Cu膜为壳的良好的芯-壳式包埋结构。当衬底温度由25℃变化到200℃时,样品形貌由弥散状过渡到集团状,直至形成大的块状;其结构也相应的由Fe-Cu多晶共存变化为一种不规则的单晶形态。  相似文献   

11.
PBO纤维的合成、纺制、微相结构与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PBO(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是新一代超高性能纤维,文中对PBO纤维研制开发中关于合成、纺制、微相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研究作一较详细的概述。特别阐述了其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用湿化学法制备了纳米极氧化铟超细粉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仪研究了纳米氧化铟粉体的形貌、尺寸分布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氧化铟粉体呈方片状,尺寸在10-30nm,化学组分高纯,达到了纳米级粉末要求;粉体的尺寸均匀,但在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粉体,其尺寸相差较大;制备得到的氧化铟超细粉体的结构为体心立方。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浓乳液的方法制备了系列聚苯乙烯异形粒子.浓乳液体系的分散相体积分数最高到94.7%,并且在分散相中加入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以固定粒子形态.聚合后所得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用圆度公式表征了不同配方所得粒子的异形程度,讨论了分散相体积分数、交联剂含量对聚苯乙烯异形粒子形态的影响.此外,对不同异形度的粒子增韧酚醛树脂的研究表明,粒子异形度越高,增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均匀透明的TiO2薄膜,利用X衍射对TiO2薄膜进行了相分析,对测定数据使用Warren—Averbach方法计算了微晶尺寸分布,微观应变及由X衍射图谱中TiO2衍射强度得到点阵静畸变描述TiO2微结构特征。用扫描电镜对薄膜表面和断口进行形貌观察。用光电子能谱研究了TiO2薄膜表面的原子组成及结合状态。利用动态接触角研究制备的TiO2薄膜表面浸水行为,表明TiO2既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叉具有亲油性质,还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5.
PLZT(28/0/100)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技术及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胶—凝胶技术及回旋法,在石英玻璃和单晶si基片上制备PLZT(28/0/100)多晶薄膜;在SrTiO3和α-A12O3单晶基片上外延生长择优取向薄膜.其外延关系分别为(100)PLZT(28/0/100)//(100)SrTiO3和(100)PLZT(28/0/100)//(0001)Al2O3.用IR,XRD.RHEED,SEM和SIMS分析凝胶中杂质、凝胶的分子结构和薄膜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技术能制备出显微结构良好的多组份陶瓷薄膜.  相似文献   

16.
用溶胶—凝胶技术及回旋法,在石英玻璃和单晶si基片上制备PLZT(28/0/100)多晶薄膜;在SrTiO3和α-A12O3单晶基片上外延生长择优取向薄膜.其外延关系分别为(100)PLZT(28/0/100)//(100)SrTiO3和(100)PLZT(28/0/100)//(0001)Al2O3.用IR,XRD.RHEED,SEM和SIMS分析凝胶中杂质、凝胶的分子结构和薄膜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技术能制备出显微结构良好的多组份陶瓷薄膜.  相似文献   

17.
ZnO纳米粉对压敏陶瓷材料显微结构和电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sol-gel方法制备掺杂的ZnO纳米粉体,分析讨论了这种粉体对材料显微结构,材料电学特性如非线性系数,压敏电压和介电特性的影响,与传统方法制成的粉体相比,sol-gel方法制成的纳米粉人有掺杂均匀,晶粒尺寸分布均匀,其电学特性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明胶-铁氧化物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微乳液法制备了明胶包裹的复合氧化铁纳米量级超细微粒。XRD,TEM,SEM和IR测试表明:微粒为明胶包裹球形超细微粒。微球的粒径为1.5 μm~3 μm,而微粒的粒径为20 nm。每个复合微球中约有35个~90个氧化铁粒子。该复合微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62Am2/kg,矫顽力Hc=187 Oe,剩磁r=10.18Am2/kg,具有硬磁体的性质。将其用于制备磁流变液,在低的磁场强度下有较大的MR效应,沉降稳定性优于用羰基铁粉制成的磁流变液。  相似文献   

19.
龟壳的力学性能与显微结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龟壳为对象,对其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不同的取样部位和加载方式,对抗弯强度有很大影响。抗弯强度最大值为165.1MPa,断裂韧性高达36.4MPa√m,龟壳由密质层和松质层组成。密质层的基本结构单元是Havevsian系统,在Havevsian系统的中央为Volkmann管,棒状羟磷灰石晶体沿Volkmann定向分布。而在松质层,长径比较大的棒状晶体聚集成束,呈无规则分布。棒状晶之间均由有机质膜相连。龟壳基板之间的接缝处,则是由大块片状羟磷灰石晶体组成,结构松散。   相似文献   

20.
时效对无铅焊料Ni-P/Cu焊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50℃等温时效为62Sn36Bp2Ag/Ni-P/Cu及共晶SnAg/Ni-P/Cu表面贴装焊点微结构及塑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钎料与Ni-P间的界面存在Ni3Sn4金属间化合物层,其厚度随时效时间增加,Ni-P层的厚度减小,时效后,SnPbAg,SnAg焊点的剪切强度下降,对于SnAg焊点,时效250h后其剪切强度剧烈下降,断裂发生在Ni-P/Cu界面上,在长时间时效后焊点一侧的Ni-P层中P的含量较主可能是Ni-P/Cu结合强度变差的主要原因,SnPbAg焊点保持着较高的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