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道亮 《中国包装》2004,24(2):61-63
随着包装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商品包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容器的造型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器造型设计的方法很多,作为一切造型艺术重要的元素--线,在商品包装容器设计中极具价值,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论雕塑对包装容器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漆竞舟  戴勇红 《包装工程》2014,35(14):133-136
目的通过研究雕塑语言在包装容器设计中的深化应用。方法从论述雕塑艺术的线条、色彩、文化、意境四个方面对包装容器设计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体现包装容器的造型特色,增强容器包装的吸引力,使商品的文化内涵达到深化。结论在这样一个日益竞争激烈的设计时代,包装容器设计只有吸收各种艺术手段才能形成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设计的包装容器形态新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袁毅 《包装工程》2013,34(2):74-77
以人性化设计为启示,分析了包装设计与容器形态的人性化关系,研究其形态功能性、实用性、互动性和审美要素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论述了容器形态设计变化和设计表现变化在设计中如何把握人性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人性化的包装容器形态设计是现代包装容器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设计者体现设计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良春  李文钊 《包装工程》2007,28(7):46-47,58
从弹药包装的两个基础环节包装容器和防护方法入手,采用定量与定性方法,研究了弹药的外包装容器和中间包装容器,分析了弹药的防锈包装、缓冲包装和防静电包装3种防护方法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包装容器形态仿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霞  杨国平  王家俊 《包装工程》2006,27(1):162-163,172
通过例子分析了仿生设计与包装容器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从具象形态仿生设计和抽象形态仿生设计2个方面,对包装容器形态仿生设计在包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真正做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指出包装设计中的仿生设计极大地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设计方法,赋予了产品鲜明的个性形象,并提升了包装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包装与环境     
卡尔.    忠峙 《上海包装》1996,(1):52-53,48
一、包装的作用包装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业,包装材料制造商,容器加工商,包装容器的使用者,运输商等等,都被卷入在内.  相似文献   

7.
论民国时期化妆品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左旭初 《包装学报》2014,6(1):70-75
民国时期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功能、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将化妆品分为水、油、膏、粉四大类.介绍了各类化妆品的包装材质、包装容器造型,对当时-些著名品牌的标贴、商标的设计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时代风貌进行了分析,以对现代化妆品包装设计提供-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顾南 《上海包装》1989,(2):40-41
在医药品中遇光不稳定的制剂相当多,制药厂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设计,认为遮光有两种方法可用,即对针剂的遮光采用直接容器和2次容器包装。直接容器包装是使用褐色安瓿或褐色小药瓶,上述着色容器对于要求遮光的各种制剂,其遮光效果不太理想,由于材质对其内容物产生副作用的情况也有。而二次容器包装,即采用遮光纸、遮  相似文献   

9.
包装造型设计艺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杰  周旭 《包装工程》2005,26(6):126-127,131
包装造型设计是长期研讨的问题,造型设计是根据被包装产品的特征、环境因素和用户的要求等选择一定的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设计出内外结构合理的容器或制品,并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特点分软质和硬质包装容器两种。造型设计中的形、线、装饰、肌理是决定构成容器外形轮廓的元素之一,包装造型设计的最终目的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0.
国外兵器防腐包装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继鑫 《包装工程》1994,15(4):145-148
介绍了国外军用装备和器材防腐包装近年的一些新进展。主要涉及防腐包装计划、干燥空气封存方法、软包装封套、塑料包装容器、弹药包装容器、集装箱运输和防腐涂料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袁艳  郭倩 《包装工程》2012,33(6):32-34
以一对情侣手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有手机包装存在的不足,围绕着流通过程分析、缓冲衬垫设计、外包装容器设计这3个方面内容,说明了如何进行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尺寸计算及装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提供了一套结构简单、经济环保且适合情侣使用的手机包装方案。  相似文献   

12.
网购产品包装的可回收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购产品包装主要存在包装质量不高、资源浪费较大、可回收率低、缺乏标准化等问题。网购产品包装应遵循生态环保、减量化的设计原则,采用可回收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就对包装的最终回收状态进行预测,并据此进行产品包装设计;"减去"不必要的包装用材,进行包装结构功能的减量化设计;同时,基于可回收性原则,对网购产品包装进行可再利用的趣味性设计、可重复利用的实用性设计以及功能转换的陈列性设计。  相似文献   

13.
Corrugated package designers are focused on balancing the need for product protection, material use efficiency and the packaging material'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supply chai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conceptual sustainable packaging model that integrates the variables of technical design, supply chain 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n use the model to identify to improve upon corrugated container design. A model was developed, from the extant literature, and a cas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a corrugated container. This is believed to be a unique integrated model of most relevant agents related to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orrugated box through a supply chain from design to potential post‐consumer reuse. From this study, we found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the corrugated container through four ex ante design stages, and two ex post facto supply chain stages. Further, research can evaluate and refine this model via a ‘live supply chain’ for use in guiding corrugated box material selection design and reuse/recycling. Integration of the design criterion for a unit load in the supply chain creates opportunity to observe the packaging system holistically. Waste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CO2 emissions are traced along the material flow until the end of its useful life to provide an overall picture of the packaging system.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茶叶包装的可复用性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缨  熊思奕 《包装工程》2019,40(16):62-66
目的 研究茶叶包装的可复用性设计,探寻废弃茶叶包装成功再利用的促成因素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国茶文化内涵中解析出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合可持续发展生态观的核心理论要求,开展茶叶包装的可复用性设计研究。以现有茶叶包装形式约束可复用性设计探索的先决条件,从环保性、实用性、易用性和适度性4个方面详细论述设计师应当遵循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具体的使用情境进行设计策略的探究。结论 茶叶包装的可复用性设计是保护环境和减少资源浪费的一种创新设计,同时也是一种绿色包装设计,它充分提升了茶叶包装的实用价值,创造出良好的使用体验并引导消费者建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使深刻质朴的茶文化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引领下得以更加深远的传播,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存在着不容小觑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包装艺术设计生态性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定强  何明 《包装工程》2012,33(8):96-99
分析了生态产品包装设计在当代历史环境下的发展基础与必要性,并针对产品包装设计行业所存在的过度包装现象,论述了培育包装设计生态性发展的文化土壤问题,进而分析了产品包装艺术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性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在社会资源紧缺的今天,包装设计的可持续生态发展对策与思考,强调包装设计功能与审美的统一,环保概念与设计理念的统一,即提倡一种生态自然可循环利用的包装艺术设计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鲁志伟 《包装工程》2019,40(2):252-254
目的探究自然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向及创新策略,倡导人们使用绿色设计包装及环境友好型包装,以求达到自然和谐之美。方法从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现状谈起,剖析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以及现代设计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引出自然元素的个性化特点及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诸多应用方式,接着以茶叶、糖果的包装为例,从自然材料的视觉效果、材料特性、工艺技术以及功能作用等方面对自然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融合与创新作深入探究。结论将自然元素体现在现代包装设计上,能够丰富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和视觉特点,满足人们对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的需求,符合现代人对包装设计的多元化追求,是今后包装设计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丁伟  陈烈胜  李宏程 《包装工程》2019,40(24):121-126
目的探究乡土元素在当代茶叶包装设计的设计表现与具体应用。方法以"喫过咪"红茶包装设计中真、善、美角度思考,打造"喫过咪"红茶品牌IP包装设计,阐述乡土形态茶包装在容器造型、包装结构、图案设计、材质选择等方面的设计思考和具体应用实践。结果 "喫过咪"红茶包装设计案例实践突出了乡土文化设计元素与现代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为茶包装探索新的设计表现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结论具有质朴、温良、生态的乡土元素在未来设计服务领域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成为未来设计的有益尝试,它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消费者的情感关怀。是人们在富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的自我觉醒,未来包装设计更注重小众设计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复用型绿色快递包装设计理念探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杨丽辉  覃京燕 《包装工程》2016,37(10):39-42
目的针对国内普遍存在的快递包装废弃物价值利用不足和过度排放的现状,通过创新设计来挖掘快递包装的次级价值,以降低包装垃圾的排放频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方法秉承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提出复用的设计思路来赋予快递包装以二次生命,寻找快递包装在被废弃之前得以复用的可能性,开发出其全新的使用情境和次级功能。设计应本着创新性、实用性、易用性、高品质、商业化等的原则和方法来进行。结论复用型绿色快递包装设计理念具有积极的环保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陈联 《包装工程》2023,44(14):320-322, 418
目的 探索包装设计融入生态理念的有效策略。方法 随着绿色生态理念的推出,各个领域都开始了多样化的创新尝试,包装设计领域的表现尤其亮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从生态视角审视包装设计,分析生态理念下包装设计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设计者和消费者两种视角阐释生态包装设计的具体要求。深入分析生态理念下包装设计给多方面带来的影响。结合包装结构、包装材料、图形色彩三方面对具体的设计路径进行探索,努力构建一个符合生态保护风尚的设计思路,找到科学有效的实施路径。结论 生态理念下的包装设计是更高层面的设计方式,其除了具备基本的功能和作用外,还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生态环境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装载模型开展研究,提高航材包装单元在组合式多隔层集装箱中的装载率,为部队进行集装箱装载工作提供技术方法。方法 依据待装载航材包装单元和集装箱尺寸,分析集装箱内部的分割方案,考虑装载容积、载质量、底面积和装载重心等约束条件,综合空间利用率和载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每种分割方案进行优化计算,确定最佳的分割与装载方案。结果 以26个航材包装单元待装入B9型组合式集装箱为例,最优的装载方案是将集装箱内部分割成3层,16个航材包装单元被装入,空间利用率达到86.25%,装载后集装箱的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模型能有效优化航材包装单元的装载方案,提升组合式集装箱的装载效率,对加快军用物资的输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