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通过保龙高速公路声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根据噪声控制的理论经验,结合保龙高速公路的具体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合理科学预测交通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提出适合保龙高速公路的减轻噪声污染的若干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规划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依据城市测绘图、交通规划基础资料和交通噪声预测模式进行噪声预测与评价的技术方法。其方法通过对城区等声级线图与声环境功能区划图、声环境敏感点分布、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等图层进行叠置分析,给出噪声超标区数量、面积、不同声级下受影响的人群等评价结论,为交通规划的优化及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对早期建造的高速公路进行路面大修、改扩建阶段,施工造成的占道使车辆行驶的环境复杂,降低了路段的通行能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高速公路施工区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对施工路段进行建模,收集施工区域交通数据,计算施工区域的安全系数,并提出高速公路施工区的交通安全措施,取得高速公路施工区域最佳的安全可靠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路网区域交通噪声预测,克服传统预测模型中路段间交通特性相互独立以及路段内流量与速度相互独立的缺陷,借助Van Aerde交通流模型,在不同道路等级、设计速度约束下,结合道路线声源噪声排放,构建基于速度的单变量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分别对比4种常见城市道路的交通噪声实测值,模型预测值平均偏差为1.63 dB,满足精度需求。应用该模型对典型路网进行噪声模拟,结果显示:设计速度由40 km/h连续变化到80 km/h时,不同位置路段产生的路网交通噪声变化量大小依次为内侧路段、偏外侧路段和外侧路段,且路网内侧区域交通噪声变化量明显大于路网外侧区域,两者平均差值为5.2 dB。研究可为路网交通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叶蕾  胡莎莉 《硅谷》2010,(21):62-62,30
<正>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具有线型好、设计标准高、交通流量大、行车速度快等特点,在高速公路上部署全程的监控系统可以实施对交通流量和交通运行的监视;同时也可以对关键点进行气象检测,并在关键路段实施交通适时的控制等,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从而保证高速公路高速、安全、经济的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省内高速公路声屏障的实地调研,探讨等效频率、车流量等因素对理论插入损失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反应交通噪声特性的声源模型是合理评价声屏障声学性能的关键;同时部分声屏障工程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出现透声现象,导致声学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投资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大,而高速公路是交通的重要通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在高速公路上部署监控系统可以实施对交通流量很交通运行的监视,并在关键路段实施交通适时的控制等,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卢敬叁 《中国计量》2003,(12):36-36
计量监测表明,我国重大城市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的噪声总体水平近10年来居高不下,平均等效声级一直维持在72分贝左右。城市交通噪声占各类噪声来源的平均比为40%,也就是说,城市区域内平均近三分之一面积受到交通噪声的影响。而在大城市,这种影响的范围可达50%以上。加上其他噪声,诸如电锯、舞厅、建筑工地等噪声源产生的刺耳声音。居住在高速公路、铁路附近,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烦恼,并造成危害。有资料表明,噪声污染已被公认为当今社会的第四大危害。噪声与人体健康我们所说的噪声主要包括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在频谱、昼夜变化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指出了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对邻路居民的危害程度重于城市道路。  相似文献   

10.
静态多路径分配法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静态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的模型建立和程序设计。并从有效出行路线的确定,最短路权的计算,有效路段的边权及节点点权计算,各路段交通量(简称OD)分配率及分配交通量的计算等方面给出了该模型的算法与程序框图。同时,对该方法在广珠高速公路规划中交通量分配预测的实际应用、软件实现,进行了分析探讨。根据所得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最短路径法,为广珠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架复合道路的噪声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结合声波的传递衰减建立动态的仿真模型。由此计算实时噪声的等效声级及统计声级;为取得高架复合道路一侧垂直面和水平面的声场分布,在模拟分析中,也考虑多车道、车速、交通量、声屏障高度、林带布置等各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现代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南方某城市的交通噪声和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子与该城市交通噪声的关联度,找出了对该城市交通噪声影响较大的影响因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省域路网规划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省域路网规划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评价,其评价方法尚在发展之中。以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为例,针对规划的不确定性和宏观性,引入情景分析和经验拟合FHWA模型,对路网噪声影响进行了预测,并结合GIS进行分析,得出评价结论。建立的评价方法对大范围交通规划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秀洲区环境噪声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该区域的总体噪声污染水平。根据道路交通现状与规划情况,通过分析,简化运用FHWA模型,对秀洲区2011、2015和2020年的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情况进行定量预测,为秀洲区声环境质量保护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可供其它城镇预测交通噪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高架桥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连市高架桥交通噪声污染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从环境管理和防治技术的角度,提出了有效控制城市高架桥交通噪声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有砟轨道动力性能分析的频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砟轨道的三层连续弹性支承模型,推导了钢轨、轨枕和道床的运动方程,并在频域内求得简谐激励下的稳态响应。再引入轮轨相互作用频域模型,并借助动柔度法计算轮轨力。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平台自编程序,实现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的频域分析。在案例分析中,综合考虑轮轨力、力传递率、轨道各部件的振动等指标,对弹性扣件、枕下弹性垫板、复合轨枕、道砟垫以及它们的组合等多种减振措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减振措施使得系统的固有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各指标在不同频率范围出现复杂的变化规律;相比于弹性扣件,枕下弹性垫板和道砟垫表现出更好的综合效果,而复合轨枕的减振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7.
对自2005年至今的国内大量公路建设项目环评、竣工环保验收和道路交通噪声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噪声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对中国农村噪声污染现状的基本判断,识别出主要的噪声污染源为交通噪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农村居民对噪声问题的关注度,从环境监测机制,现行降噪措施效果和特点、实施情况等几个方面分析目前农村声环境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几点改进农村噪声污染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In the European countries noise pollu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ith respect to traffic noise, different researchers are working on the reduction of noise at the source, on the modelling of the acoustic absorption of the road structure and on the effects of the pavement on the propagatio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new method to measure the acoustic impedance of surfaces located outdoors, which allows us to further noise propagation models, in order to evaluate exactly the noise exposure.  相似文献   

19.
《工程(英文)》2018,4(2):230-234
Urban eco-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s becoming inevitable due to the extensive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growth,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One of the traffic arteries in Shenzhen is an urban expressway that is under construction and that runs across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s (ESA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rom urban expressways is critical,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ressways such as high runoff coefficients, considerable contaminant accumulation, and complex pollutant ingredients. ESAs are vulnerable to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and hence should be given special attentio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long this urban expressway and minimize the influences of the ongoing road construction and future operation on the surrounding ecosystem, the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of the relevant area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 final ESA map was classified into four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levels; this classification indicates that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expressway passes through areas of high sensitivity, representing 11.93 km or 52.3% of the total expressway, and more than 90% of the total expressway passes through ESAs. This study provides beneficial information for optimal layout schemes of initial rainfall runoff treatment facilities developed from low-impact development (LID) techniques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impact of polluted road runoff on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